冷泉港实验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缩写CSHL),又译为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是一个非盈利的私人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位于
纽约州长岛上的冷泉港,此机构的研究对象包括癌症、
神经科学、
植物遗传学、
基因组学以及
生物信息学,其主要成就为
分子生物学领域,在该研究所一共诞生了8位
诺贝尔奖得主。除科学研究外,冷泉港实验室还参与了一些教育计划。如今,约有300位研究人员在冷泉港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冷泉港实验室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分子生物学摇篮”,名列世界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冷泉港实验室负责人
詹姆斯·杜威·沃森先生是
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图的发现者之一,被称为DNA之父,诺贝尔奖得主,同时也是“国际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冷泉港DNA学习中心是全球最有影响的生命科学教育基地。 (备注:冷泉港实验室已经解除和沃森的所有关系。2019年1月11日,冷泉港实验室官网宣布,切断和沃森之间的任何联系,并撤销包括
名誉主席、Oliver R Grace名誉教授和名誉受托人等在内的所有头衔和荣誉。)
冷泉港实验室位于
纽约长岛冷泉港,建于1890年。以定量生物学而著称。它分别与15个大学的非赢 营利研究组织相结合进行研究工作,在财政上由美国政府、慈善部门、基金会和当地机关团体支持。著名的
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模型的发现者之一──J.D.沃森在该实验室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有:微生物遗传、
染色体结构、动物病毒、
细胞培养、肿瘤免疫和
神经科学等。并在细菌遗传、
噬菌体、动物病毒和肿瘤病毒方面进行夏季
博士后的指导工作,每年出版定量生物学论文集刊载年会和专题讨论会的发言;其他研究成果通过试验室在科学杂志或文摘上刊载。设有图书馆,收藏基础生物学书籍约3万册。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CSHL)被称为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与
分子生物学的摇篮,名列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不仅如此,冷泉港实验室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还是国际生命科学的
会议中心与培训基地。冷泉港实验室负责人沃森(James D. Watson)先生是DNA双螺旋结构图的发现者之一,
诺贝尔奖得主,同时也是“国际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冷泉港多兰DNA学习中心(Dolan DNA Learning Center)是全球最有影响的生命科学教育基地,冷泉港出版社因出版名家名著在全球享有盛誉。同时,这五种期刊具有非常高的
影响因子,例如基因与发育一刊,影响因子为20.88。五种期刊均名列相应领域的前三名之列,都是同生物领域的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资料。
弗兰克·本内特(Frank Bennett)和艾德里安·科内纳尔(Adrian Krainer)(两人作为一组获奖,分别来自美国生物制药公司Ionis Pharmaceuticals和冷泉港实验室)获得2019年度
生命科学突破奖。
冷泉港实验室为一家非政府、非营利的科研与教育机构。在美国科学院院士、
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会员Bruce Stillman博士的领导下,大约330名科学家在这里就癌症、
神经科学、
植物遗传学和
生物信息学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冷泉港实验室是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美国指定的八所基础研究中心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横跨三个州份的基础研究中心。
冷泉港实验室以其丰富的教育活动而享誉国际,其中包括一项广泛的科学会议计划和每年吸引8千多名科学家的课程。冷泉港实验室下属的“沃森生物科学学院”(Watson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以实验室主席、
诺贝尔奖获得者James D. Watson的名字命名,它为少部分格外优秀的学生提供富于创新的博士教育项目。此外,冷泉港实验室还设有培训大学生的“大学生研究项目”(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面向中学生的“未来合作伙伴项目”(Partners for the Future Program)、以及针对小学生的“自然研究”
夏令营(Nature Study summer camp)。另外,实验室还在冷泉港村开办了“多兰DNA学习中心”(Dolan DNA Learning Center),为理科教师、学生和
美国其它团体提供实验室场地。冷泉港实验室的其它组成部分还有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共出版5种
学术期刊和多种实验室手册和书籍;设在劳埃德港(Lloyd Harbor)的班伯里会议中心(Banbury Conference Center),举办参与者少的专业会议;还有位于伍德伯里(Woodbury)附近的癌症基因组研究中心(Cancer Genome Research Center)。
冷泉港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是众多科学家集体协作的成果,具有世界影响力。每年,实验室还举办大约20场学术会议,加强交流与互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7000多位科研人士参与。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还与其它实验室和大学、以及生物科技和制药行业的科研人员合作,旨在把基础科研领域的新进展转化为拯救生命、丰富生活的实践。冷泉港实验室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年轻的科研人员都非常有兴趣作为硕士研究生或
博士后在这里进行研究工作。
2017年8月16日,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亚伟与冷泉港实验室首席执行官Bruce Stillman在美国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打造冷泉港(广州)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共同设立冷泉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据介绍,冷泉港(
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由香港益普基金公司、广州基金公司及广州开发区基金公司三方合作发起成立,该基金将为冷泉港实验室在广州的发展提供产业投融资等全方面支持。
冷泉港实验室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于2010年正式在中国
苏州工业园区挂牌,同时,冷泉港亚洲的首次会议“沃森癌症研讨会”在此举行。诺贝尔得主
詹姆斯·杜威·沃森(1962年生理学医学奖),
琳达·巴克(2004年生理学医学奖),以及
托马斯·施泰茨(2009年化学奖)先后亲临会场,并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及发展历程做主题报告。
冷泉港亚洲的主旨是以冷泉港实验室会议的形式及风格为原型,在亚洲建立由一系列科学会议构成的年度项目。该项目包括大型学术会议、小型培训研讨会以及特邀Banbury会议等多种形式。会议将讨论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各类话题,如
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神经科学、癌症研究、
细胞和
发育生物学,以及植物生物学等。冷泉港亚洲沿袭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传统,为来自亚洲乃至全球各地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及学生们,提供近距离分享最新科研进展的独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