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是
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馆。该馆坐落在
惠灵顿皇后湾附近,地处市中心,是新西兰唯一由政府管理的博物馆。博物馆始建于1933年,1986年后进行了搬迁和扩建。1998年2月新馆开馆,免费向游人开放,每天前往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该博物馆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观众可以通过动手、观看影视片和听取解说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馆藏文物
博物 馆里的主要藏品有:毛利人使用的器具、工具、工艺品及其他表现其风土民情的物品,
新西兰的早期欧洲探险家介绍,早期欧洲移民的生活情景,新西兰的地质状况和珍禽异兽。在毛利人大厅内,展出有毛利人建筑木雕、巨型战斗独
木船、饰品,古代毛利人的农具、食品、服装及饰有花纹的用毛利人祖先头颅制成的木新西兰原野风光乃伊。在博物馆的珍藏中有关于毛利人的众多藏品,包括该馆自己的毛利会堂(聚会所)、专为儿童设计的可动手触摸的“探索中心”、博物学和环境展、一个仿建的
欧洲殖民地以及当代艺术和文化。
建筑布局
该馆的毛利族陈列大厅,展有许多毛利族人的珍贵器物、建筑木雕、巨型
独木舟、个人饰品及仪式用武器。毛利人的农耕、食物、服装、工艺品,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毛利人的生活真相及其日用工具。其中的“鲛齿锯”,据说是享用人肉的盛宴上用以割肉的锯子。这里还陈列着毛利人顺应自然天候发展出来的特有服装──夏季的“麻洛”,以及用狗毛皮制成的、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冬季披风等。毛利人视头为人身最神圣的部位,有将祖先头颅制成
木乃伊加以保存的风俗,也有木制或石制的人头。该馆珍藏的头颅上,刺有螺旋、曲线等毛利人装饰花纹。
太平洋陈列室内的各种器具武器及装饰品等,重点展示了
波利尼西亚和 西南太平洋诸岛的物质文化。“
新西兰与早期欧洲探险家”陈列中,以
英国探险家J.
詹姆斯·库克的文物最引人注目,包括探险船“奋力”号模型、J.库克航海时所收集的毛利人工艺品以及被丢弃在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奋力”号船的
大炮,都已复原展出“新西兰的欧洲人居住地区”陈列里,有当时盛极一时的与捕鲸活动有关的器物、住屋和家具模型,展示了早期欧洲移民的生活情形。
地质史陈列室,展出新西兰的地质图和模型、
活火山以及新西兰境内发现的矿物和化石生物间的连锁关系。
动物陈列室几乎包括了
新西兰可以发现的所有动物标本,其中有新西兰的国鸟──不会飞的
褐几维鸟、已绝灭的巨鸟──恐鸟的骨骼及模型,以及海豹、
旗鱼科、鲨鱼、乌贼等动物标本和模型。
特色展出
土著人图腾柱
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中,土著民族用品及艺术占据博物 馆的主体,另外还有地质及生物标本等。毛利人土著艺术大到房屋、图腾柱、交通工具、祭祀场所,小到生活用品等无所
不包,采用实物、复制品和影像资料等方式展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新西兰的土著文化保护的是最好的,博物馆是新西兰历史文化的写照,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新西兰人从小就经常光顾的场所。
巨型鱿鱼解剖
2007年2月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的科学家完成了几条巨型鱿鱼(Mesonychoteuthishamiltoni)的解剖,其中包括由新西兰渔民在2007年2月在
南极洲水域中捕获的那条巨型鱿鱼。这只鱿鱼“巨无霸”长10米,重450多
千克,是迄今为止人类捕获的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鱿鱼,它一直被放在冷藏库中。如今,科学家终于把这个巨大的海洋动物送上了解剖台。
科学家称,这种巨型鱿鱼行踪十分诡秘,类似于深海中的科幻怪物,如有菜碟大的眼睛。由于它们的喙很大,而且触角末端还有许多像梅花一样的钩子,所以也被看作是残忍的“怪物”,引发全球人的兴趣。科学家认为这种
头足纲能长到15多米,相当于2辆大巴的长度,且体重也相应地增加。另外,人们只在没有被勘探过的
南极洲水域中见过这种海洋动物。
参观信息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Museum of New Zealand,TePapa)坐落在
惠灵顿皇后湾附近,地处市中心,是新西兰唯一家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博物馆。展览内容包括毛利文化、《威坦吉条约》、
英国入殖、淘金时代以及
现代技术等历史、文化方面的介绍还有许多涉及到地形的形成、动植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在开业以来的两年间招待过无数国外游客和本国公民。以最先进的科技结合博物馆的特色和娱乐设施,发明出可以和游客互动的
计算机、虚拟实境的时光隧道,展示
新西兰独有地理、文化及历史。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馆藏丰富。该馆占地三万六千平方米,其中一万四千平方米为参观游览区。建筑使用了八万立方米混凝土和两万立方米的加固钢材,耗资3.5亿新元。博物馆始建于1933年,1986年后进行了搬迁和扩建,于1998年2月开放。这是一所以电脑互动器材为本的博物馆,参观Tepapa,新西兰的过去、现在、未来 一切尽现眼前。
该馆设备现代化程度很高,有抗强震装置,馆内温度和湿度可自动调控。主要展厅有:海洋地质和貌展厅、生物展厅、毛利建筑、习俗和传统艺术展厅。我国北京市人民政府赠送的张衡地动仪(复制品)陈列在地质展厅(AWESOME FORCES)内。该博物馆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观众可以通过动手、观看影视片和听取解说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开放时间除周四是10:00-18:00,其余每日是10;00-18:00。免费参观。
中国巡展
建交35周年之际,新西兰总理
海伦·克拉克宣布了“新西兰新思维”在中国的巡展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新西兰政府在中国第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全国巡展。
“新西兰新思维”采用一种极具创意性的互动方式,将一个现代的新西兰呈现给中国观众。这次展览将着重介绍新西兰的土地、人民、及其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地位。在展览会的现场,观众们将欣赏倒一个关于新西兰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的全景电影短片介绍,以及有关新西兰科技创意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的介绍。另外,观众还将得到由
新西兰威塔工作室设计的“绿色屏幕”技术的亲身互动体验机会,这项技术曾经在电影《
指环王》中被运用,并获得了奥斯卡技术大奖。
在“新西兰新思维”的展览会现场,将有一群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新西兰青年作为主持人热情的带领您参观。这些新西兰的年轻人代表了新西兰新一代的文化,观众可以随时与他们互动或提出问题,他们将耐心的为您解答。
这次“新西兰新思维”的展览会将会帮助中新两国建立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外交关系,而中国人民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去了解一个现代的新西兰。
新闻
2007年12月3日,
新西兰国家战争博物馆近100枚珍贵
军事勋章2日凌晨被盗,新西兰总理
海伦·克拉克说,这是一起“针对国家的犯罪行为”。
失窃的近百枚勋章中包括9枚象征英联邦最高荣誉的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2枚
乔治十字勋章、1枚阿尔贝奖章等,总价值约1千万
新西兰元(约合750万美元)。
克拉克3日对
新西兰电视台说:“荣获这些
勋章的都是杰出的英雄人物。把这些勋章作为偷盗目标,这样的行为令人惊骇。”
据新西兰国防部一位发言人介绍,窃贼行窃时曾砸碎了两个展览柜,在报警器响起后几分钟内逃离现场。
2020年5月28日,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闭馆68天后重新开放。参观者入馆参观需要登记个人详细信息。博物馆设定了全馆同时只能容纳500人的上限。一旦馆内人数达到上限,参观者需要在馆外排队等候。
2022年10月2日,在流落
奥地利130多年后,60多具新西兰原住民的遗骨被送回国,由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