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寒西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吴寒西于一九四七年出生在歙县昌溪的一个书香门第,望族世家。叔祖父吴承仕为清末状元,一代经学大师。寒西先生自幼秉承家学、耳濡目染,十余岁即师从族人吴逸滨学习书画和古诗文,其师既精书画又富收藏,使他有机会欣赏到明清画坛名家诸多精品,充实了眼界,从而也坚定了他对书画艺术的不懈追求。
人物简介
吴寒西
中国工艺集团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联国兴书画院安徽分院艺术顾问
人物生平
文革动乱,寒西先生屡受冲击,怀才不遇,无路请缨只能教书为生。从教之余,寒西先生一方面博览经史子集,与文友相聚切磋;一方面刻苦演习中国画传统技法,并常去登黄山、访古建对景写生,从而打下扎实的功底,无论字画创作和文学鉴赏,亦或是为人作派,在朋友圈里,在业界都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誉。
寒西先生刚交不惑之年时,与寓居苏州市的著名书画家、九旬老人吴进贤结为忘年之交,深受教益,并联袂工书做画,书精画美,一时传为佳话。进贤老人特意为寒西先生做的藏头联“寒窗梅俏诗书妍,西阁风微翰墨香”,正对寒西先生平日为人及作品的肯定。
提早退休后,寒西先生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水仓山房”(取自故乡昌溪沧山源,表心系故乡山水之意),深居简出,将全部身心投入在书画创作上,他的书画造诣也达到了新的境界。寒西先生的画,画面很简约,或是一页轻舟,一黛远山,更多的是留白,窄窄的一条,看似只是画画的边角上面随意的涂鸦,却是水雾轻烟,非常的飘逸,国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言已尽,却意无穷”,这尽能在寒西先生的作品中表现出来了。寒西先生书画严谨,他认为书、画不可分家,书为画之根本,无论是点线笔画,还是款识,书法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
艺术特色
寒西先生勤奋好学,四十余年的刻苦磨砺,外师造化,终有所成。他能书、善画、擅诗、古玩鉴赏也有所涉猎。他的行书,恰如行云流水,笔力遒劲,圆润自如。他的水墨画,点墨染,技法老道,几于黄宾虹乱真,而相对于古人,寒西先生的作品又有了自己的特点,沉稳却不失灵动,所绘山水用笔严谨、线条流畅坚挺、墨韵润厚、笔笔有致,简而丰盈,味正韵足,古意盎然,尤其对水、云的刻画更有特色,轻盈流动,变化丰富,给人以一种泾渭分明,气韵生动之感。他笔下的花卉清逸俊朗而又有所寄托,梅、兰、竹、菊形态各异,高洁秀雅,坚毅刚强;其古典诗词格律严谨,深入浅出,灵性飞扬,极富感染力。寒西先生的书画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寒西先生率真、自得,对中国画、中国艺术执着而情有独钟,他甘于寂寞、不求名利,只唯艺术,远离浮澡虚华,长期卧游于山水,笔耕不辍。吴寒西先生是徽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发扬光大者。只是在这个浮华和功利的社会里,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他淡泊入世,坎坷简约,只有用对艺术的热情延续着家族曾经的辉煌和梦想。他的《静思有感》表达出他的宁静心境“红尘看破鬓飞丝,逐利追名淡薄时。似水流言何足惧,如刀白眼且由之”。不过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浪淘沙,历史终会点津。
艺术道路
人民政协报》曾转载介绍他的画作。1995年安徽广播电视台也以《教师画家----吴寒西》为题做了专题报道。2001年《香港大公报》以《黄山画家吴寒西印象》为题作了专访。他的《雨后黄山》被编入《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与海外友人也有诸多合作,还有许多作品被海内外友人收藏。但寒西先生仍然平淡如水,孜孜不倦地去探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曾有诗云:“日日临池学二王,朝朝研墨抚荆关。而今废弃三千纸,展卷依然自汗颜。”倾心倾情绘画艺术,数十年如一日,正是这种不满足的精神促他不断进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作品欣赏
吴寒西先生的作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艺术特色
艺术道路
作品欣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