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描绘清初贵族豪门及其眷属、侍女们附隋幽雅逸致的牛活:作者以长卷的形式,分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来衬托。此局部图为长卷巾的夏季一段、炎热的夏天,
太阳酷热似火,蝉呜声不断,在一片宽阔的河塘边,有二五成群的贵夫人,衣着十分华丽,携着他们的子女,或坐于水中,或行于幽径小道上,或游乐于长廊水榭之间、玲珑湖石之下、浓荫草坪之上,或驻足观莲赏花,或在大树下,茶几旁纳凉闲谈、阅读书卷,沉静在一派怡然自乐的大自然美景中:远处为湖水清澈,满塘
菱荇,“有风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相互争妍,采莲姑娘驾着小舟,在菱间穿梭,边摘菱边唱歌,轻驰而来,引得水榭上的贵夫人抚栏侧目而望,其旁童子兴奋地爬栏窥看。水榭后庑廊里一侍女手捧果食盘,正疾步而来,听那榭中及塘上的一片采莲曲声;而在曲径上的妇人们,望闻此景,停步平眺,低声细语;在他们身后连着园中之园,这里的贵夫人及子女们依旧在那树下惬意地纳凉,享受着微风的阵阵吹拂:这里大有“露冷红衣已卸香,镜心何处出新妆;菱歌未断西风起,八月凉于五月凉”的欢快场面,其境界怡人。
杨晋的《山水人物图》吸取了中国传统长卷画在时、空上的特殊方法,具有较浓的浪漫色调。款署“岁次戊辰嘉平
虞山杨晋写。”“杨晋之印”白朱文方印、“子鹤氏”朱文方印。戊辰为
康熙二十七年(1688),杨晋时年45岁,为中年精心佳作。
通过画面的色彩,可见其鲜而不艳的和谐格调,其画笔力劲健,疏密得体,设色明丽,柳、竹、荷先以墨笔勾出,后染汁绿,遍数不等;山石细笔勒,汁绿晕染,石绿轻罩,
花青翡翠点苔;屋宇栏杆用红、绿画出,佻而不俗;人物姿态各异,神形俱全,十分传神。人物用游丝描,衣着各不尽同,神情迥异,姿态轻盈。作者以优美抒情的笔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诗意般的境界,给人美的享受:
从此《山水人物图》可知
杨晋画的特色,他师承
清代“四35'’中的王晕,其山水景物无不有王晕那清丽
杨深秀的风韵,而点景人物之生动有趣,则又是王晕所不及.所以在王晕作图时只要有人物,舆轿、牛、马、羊等点景之物,皆有杨晋补绘。由此可知,师徒之长互补,才有
杨晋此妙作。他在这幅画中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传统上笔界画的特长,把人工建筑楼阁臼榭,及人物举止和天然景色,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结构上虽满而不觉得闷。自然景物画得细致明秀、娟丽、清新。尤其人物描绘,生动活泼,娇女幼男,更是天真可爱。另外此画为春夏秋冬四景山水人物画,因此季节分明,层次过渡非常自然。
杨晋(1644—1728),
清代画家:字子和、子鹤,号
西亭镇,二雪、谷林樵客、鹤道人、里子鹤÷江苏常熟人:王晕弟子:善山水,所作炯林清旷,锋毫精整,尤工村庄景物,亦写人物,花卉,尤擅画牛,蹄角生动,王晕出游,晋必随行:晕作图凡有人物,舆轿,驼马、牛羊等点景之物,皆由晋补绘:尝与王晕征人宫廷绘制《
康熙帝南巡图》:晚年每多率笔,苍而不润,有亏神气。传世作品有1674年与王晕介作《王时敏小像》,1696年与王晕合作《艳雪亭看梅图》轴,《柳塘春牧图》轴,还有与
王翚、恽寿平、
王蓍、
笪重光、
王概合作《岁寒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