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阳算经》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也是算经十书之一。据传,该书由
唐朝夏侯阳所著,但原书已失传无考。流传至今的《夏侯阳算经》共三卷八十三题,其中第一章《明乘除法》保存了真本《夏侯阳算经》的内容。该书主要介绍了乘除捷算法,即将乘除转化为加减,促进了珠算的诞生。唐初经
李淳风等整理,列为国子监算学诸生必读的十部算经之一。然而,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夏侯阳算经》并非夏侯阳所著。该书被收录在《十算》中,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第一部分介绍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平方和立方根这五种运算。除法又分为普通除法、十、百等除法特别用于测量工作,以及“简化除法”。该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展示了如何将乘除问题转化为加减问题,以简化计算过程。分数在书中也有所提及,其中四种最常见的分数有特殊的名称:1/2称为“中盘”,1/3称为“小盘”,2/3称为“大盘”,1/4称为“弱盘”。
第二部分涉及税收、佣金等问题,以及军官在士兵中分配战利品和食物(丝绸、大米、
葡萄酒、
酱油、醋等)的问题。
第三部分涉及货币兑换、物资分配、工程计算等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将黄金兑换为丝绸、如何计算丝绸的重量、如何分配搬运工和官员的工资,以及如何计算建造一堵墙所需的工时等。这些问题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数学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夏侯阳算经》不仅是数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也为研究
唐朝以及更早时期的社会经济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的计量单位、货币制度、物资分配、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历史面貌。书中的乘除捷算法对后世珠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