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兑,原名张文悦,
张家界市慈利县五雷山麓张家塌人。元朝
至正元年(1341)
进士,曾任德州牧、
丹徒区尹、翰林国史
编修、辰州路总管等,著有《
溪堂集》等书,后归隐五雷山。
人物简介
张兑少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元元统元年(1333)贡
礼部,至正元年(1341)参加殿试中进士。
元顺帝嘉其才,见其齿缺,赐名曰兑,授官荼陵州同知,后调德州牧,升丹徒尹。张兑在任时,公正廉洁,治绩斐然,被征召为翰林国史编修,后迁升为辰州路总管。元末,弃官还乡,隐居大维山(今五雷山),修金殿、观音堂,重修
火宫殿等,有《张公兑记》。
明洪武四年(1371),张兑又被起用为朝廷
编修讲读官,食禄终身。兑学问渊博,尤以诗见长,有《
溪堂集》行世,卒后葬七都南山坪方巾山祖。
相关人物
父张杏孙,字子椿,事母以孝闻,人称张孝子。子张公亮,
洪武戊申以秀才辟为
澧阳学训,后升
平江县教谕,所至有其名。孙张毅,博学能诗文,洪武年间征入京师,
朱元璋命其赋飞鸽风诗,诗得太祖嘉许,毅被擢为国子监录,后升监丞。
人物评价
张兑一生著作颇多,最著名的有《溪堂集》等书,流传至今。他能文、能武、能医,先后在河北德州、江苏丹徒、
茶陵县等地作过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隐居
道教名山五雷山,做了第二代道长,留下不少奇闻轶事。
奇闻异事
治鬼除妖怪
张兑来到五雷山,继承神师爷五雷山第一道长天摩天行的衣钵,从此学道经,习道功,经常背上宝剑,穿上道服,四山云游。一天,来到老棚,听人说,附近戈儿潭经常有一恶鬼扰乱,见男人就抢,见女人就奸,每当
太阳下山之时,路上就无法行走。
老棚,是通往五雷山的山道之一,凡是桃源、
常德市的香客都要从这里经过。从戈儿潭到
五雷山,长达20华里,全是峡谷小道,又是唯一的出处。张兑闻知此事,极为愤慨,心想:我身为道长,何不为民解难呢?于是他下了山,等到夜深人静,打从这里经过。他走呀走,行走一半之地,似乎刮出一阵狂风,沙子从林中飞来,接着发出“沙沙”的响声,他先做法术,可是做了一阵,仍是原样。他心中一怔,这必是有歹人装作鬼怪。
不由他多想,鬼怪一个飞步,从林中跳了出来,拦住他的去路。张兑定睛一看,只见对方披头散发,黑面獠牙,一个舌子伸出一尺多长,张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张兑反而镇定自若,挥起宝剑,大喝一声:“我乃张兑,不要装模作样,要不我的宝剑不留情了。”那鬼怪一听是张兑,立即现了原形,从嘴中取出假舌,自称是本地刁民谢老三,忙跪地求情。
张兑冷笑一声,将他擒住。第二天,要乡人带他游山,承认罪过,偿还损失。此后,张兑擒鬼之地人们叫做“捉鬼湾”。
治病显神灵
张兑在五雷山经过多年修炼,不仅有了道法,而且学会了治病神药仙术。
澧县有个叫陈炳的员外,对张兑治病信不过,装作肚子痛,来到五雷山,一面给祖师烧香,一面求助于张兑发药。张兑为他切脉,看了他舌苔,又察看眼神,摇摇头,写了四句话:“远道而来上名山,为求治病情可原。休怪老道吐真语,假病无药请早还”。
陈员外一听,脸上象火烧一般,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当即向张兑吐出了真情。这件事不胫而走,他的医术法术也因此而传神了。其实许多药方都是张兑多年研究的结果,但人们一时不理解,把这些当作法术,张兑自然也就成了神仙。
那一年,五雷山下由于气候的变化,许多人得了瘟病
腹泻不止。一个个被屙成了皮包骨,有的命丧黄泉。张兑见了这种情况,马上采集了一种止泻药,然后用五雷山“神井”中的神水,加以调和,制成丸子,发给每人一包,很快止住了腹泻,真乃妙手回春。这样一来,“神井”的水更灵了,张兑的名声传遍天下。
亲眼见过张兑上山的人,有的老了,有的去世了,可是他呢?越活越年轻,鹤发童颜,人们根本弄不清,他究竟活了多少岁。
外县的香客,一时未见到张兑,心中发愣,于是来到金顶的石柱面前,仔细玩味在两棵石柱上面写的文字:“
楚南名山推第一”,及下面由张兑亲自写的年月日。人们屈指一算,足有80余年了,加上来时的年龄,至少不下150岁,他死了吗?没有。五雷山的四面八方,都听到了他的笑声,见到了他的身影。他没死吗?山下张家塔葬有他的坟墓,还有一个石碑,上面刻有:“张兑在此,鬼怪远避”。
就是当地人,甚至连他的后人也说不清,张兑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都只晓得他的后人也当了道人,执掌了五雷山这块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