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冢雉
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大型林栖鸟类
丛冢雉(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lectura lathami),又称澳大利亚丛林火鸡或gweela,是一种体型修长、类似雉类的鸟,体长60-70厘米,体重雄鸟2120-2950克,雌鸟1980-2510克。丛冢雉的营巢习性特殊,它们不孵卵,而是把卵产在有腐植质的堆积中、沙土上和火山灰上,借自然热力进行孵化。丛冢雉哺育后代的方式也很特殊,它们会在植物和泥土建成一个巨大的育儿巢,而不是由雌鸟把蛋孵化出来。丛冢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从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南海岸的Eurobodalla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并且被引入到南澳大利亚州袋鼠岛。尽管它们的名字和外表与美洲火鸡和澳大利亚灰胸雉相似,但它们与这些鸟类并不密切相关。丛冢雉是目前家鸡体型最大的亲属之一,其最近的亲戚是有鬃丛冢雉、怀格鸟丛冢雉和荒野丛冢雉。
形态特征
丛冢雉体长60-70厘米;雄鸟2120-2950克,雌鸟1980-2510克。体型修长,是一种类似雉类的鸟,体羽大多为黑色羽毛,颈部细,皮肤裸露,具明亮的彩色。颈部肉垂悬是垂着一堆多皱的皮褶。有白色的蛋壳状圆鼻孔。胸部紫粉红色和看起来像光滑的乳房袋,尾巴较短。鸟喙和爪铁灰褐色。它们有一个明显的扇形尾巴,羽毛主要为黑色,但头部裸露为红色,指名亚种为黄色,A. l. purpureicollis为紫色。雄性在繁殖季节时的鬃变得更大,常常在奔跑时摇摆。雄性的头部和鬃在繁殖和筑巢季节变得更加明亮。身体的下部布满白色羽毛,老年鸟更为明显。
生活习性
丛冢雉通常栖息在封闭的热带雨林沿海地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不迁徙,林栖。杂食性,显然偏爱植物食物,以种子、谷物、芽和根为主食。丛冢雉飞行笨拙,不能飞行长距离,只有在受到威胁或在夜晚和白天炎热时才会飞到树上栖息。
丛冢雉哺育后代的方式比较特殊,不是由雌鸟把蛋孵化出来,而是由父亲用植物和泥土建成一个巨大的育儿巢。此土冢建筑开始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是5-6月(冬天)。
在母环颈雉产卵前的4个月里,公雉鸡就开始忙起来了。它设计了一个大约5米长、一米高的土包。土包填入了许多树叶和树枝。蛋将来就会被放在这里。等土包里的植物腐烂了,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借助这个热量,蛋就能够被孵化。等公雉鸡测量了巢内的温度,觉得温度符合了孵化的要求,母雉鸡就把蛋生在土包里。当蛋被安全地保存在土包以后,公雉鸡每天都要测量一下土包里的温度是否均匀。育儿巢的温度必须保持在33℃左右。测量温度的时候,公环颈雉把土刨开,把喙伸入土包里,用舌头或者颈上没有毛的地方感觉一下温度。如果夏天太阳暴晒,公雉鸡就会在土包上多覆些土,这样土包里就不会太热,如果太凉,公雉鸡就会把土包打开,让阳光晒到蛋上去。
栖息环境
澳大利亚丛冢雉栖息在雨林和湿性硬叶林中,但也可以在干旱的灌木丛和开阔地区找到。在其分布范围的北部,澳大利亚丛冢雉在较高海拔地区最为常见,但在冬季个体会迁移到低地地区。在南部,它在山区和低地地区都很常见。丛冢雉现在在城市环境中很常见,在布里斯班悉尼的后院都可以找到。
分布范围
丛冢雉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东北部。澳大利亚丛冢雉的分布范围从开普约克半岛的顶端延伸到大约沃隆贡周围的地区。在其分布范围的北部,澳大利亚丛冢雉在较高海拔地区最为常见,但在冬季个体会迁移到低地地区。在南部,它在山区和低地地区都很常见。丛冢雉现在在城市环境中很常见,在布里斯班和悉尼的后院都可以找到。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目前,丛冢雉相当常见,但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鸟曾被认为濒临灭绝。在昆士兰州受到全面保护。根据1992年的《自然保护法》,伤害丛冢雉是一种罪行。对于一级罪行,罚款为3000个刑事单位或监禁两年。对于四级罪行,罚款为100个刑事单位或13,345澳元。在新南威尔士州,射杀丛冢雉的罚款高达22,000澳元,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同属物种
冢雉Megapodiidae有7属20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体大如鸡;嘴呈圆锥状;头部大多无羽,皮肤裸露,现黄或红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为主;趾强大。营巢习性特殊,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有腐植质的堆积中、沙土上和火山灰上,借自然热力进行孵化,故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保护级别
同属物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