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的游戏
奥森·斯科特·卡德所著科幻小说
《安德的游戏》是美国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发表于1985年的军事科幻小说,2003年9月1日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小说剧情设定于不久的未来,人类面临因类似昆虫而被称为虫族的外星生物的毁灭性威胁,于是人类联合起来,对虫族进行孤注一掷的反击。为了指挥这场战役,人类在地球上寻找具有军事天才的少年,并且送到国际舰队接受军事训练,期望他们中有人能成为理想的指挥官。
1985年,《安德的游戏》获得星云奖最佳小说奖;1986年,获得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同年,该小说还入围了1986年轨迹奖。2000年,《安德的游戏》名列美国图书馆协会选出的“百大青少年读物”名单,《安德的游戏》也被收录进达米恩·布罗德里克的《科幻:1985年至2010年间的101部最佳小说》作品里。2014年初,《安德的游戏》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上映。
创作背景
奥森·卡德(Orson Scott Card)生于华盛顿州里奇兰,在犹他州长大,分别在杨百翰大学和犹他大学取得学位,是美国科幻作家。卡德坚信小说具有教化意义,应该向读者传递积极上进的信息。为此创作的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充分反映出作者的这种观念。
出版历史
《安德的游戏》于1985年首次在美国出版。2013年11月原著小说中文版出版,中文版并非首次亮相中国内地,因为该书的两个少儿删减本此前就有。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13年发布的版本是无删减版《安德的游戏》首次“汉化”。该版本显示以下信息:出版年份:2014年3月。译者: 李毅 / 段 / 高颖 / 郭卫文。页数: 1024页。装帧: 精装。
内容情节
小说叙事结构并不复杂,故事主要分为三条线:第一条:主角安德进入军事学校,不断训练成为指挥官;第二条:军方对于培养安德的计划与争执;第三条:地球上的两大阵营暗流涌动,政治形势复杂。三条线有详有略,有长有短,共同勾勒出虫族威胁在外,地球争斗在内的未来世界。
故事发生在未来,在遭受了一场来自虫族的毁灭性攻击后,人类花费数年时间培养出新一代天才,并将其训练成战士以抵御虫族的再次攻击。地球上最出色、最聪明的年轻人被挑选加入建立在轨道空间站上的战斗学校,在那里,他们将相互竞争,为成为国际舰队的指挥官而努力。他们在一个充满暴力及紧张竞争的环境下,进行先进而又严格的模拟训练,每个人都深知只有一个人能被挑选成为领袖。
外星文明虫族两次进攻地球,第二次伤亡尤为惨重,人类濒临灭亡。地球决定进行第三次以防御为目的主动反攻。地球各国把大量金钱和物资花在为小孩子在太空修建游戏基地上,并不断寻找和挑选年幼且聪明的孩子前往其中接受成为指挥官的训练,进行各种对抗游戏。安德当时只有六岁,是维京家的老三。当时一个家庭最多只能生两个孩子。他们家的基因很出色,但是他哥哥彼得太过暴力,姐姐华伦蒂又过度善良,于是特批生了安德。 安德智商超群,被视为天才儿童,他的性格是哥哥彼得和姐姐华伦蒂的融合,兼具善恶,很有领导潜力,因此,六岁的安德被军方选中,送往战斗学校接受残酷的训练,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勇气、智谋足以领导地球军的舰队司令。安德踏上了充满挑战与考验的成长之路。
在战斗学校,安德在一众优秀的学员中展现出了杰出的天份。机智、同情心和卓越的战术运用都让他成为班里的佼佼者,在零重力战斗教室里进行的激光训练也都证明他拥有非常出色的战术及体能。安德和其他同学组成军队参与无重力模拟战斗,碰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策略能力和领导能力,在比赛中屡获佳绩。在学校中,他还遇到了许多朋友,比如阿莱、佩查·阿卡利等,但是他也要面对同学们的嫉妒和陷害,比如敌人波让·马利德。战斗学校的指挥官希伦·格拉夫非常欣赏和看好安德,认为安德是可以拯救人类的英雄,他对安德的训练非常的严格,总是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方法考验安德的极限,把安德孤立起来让他独自面对各种难关,甚至让他一次次地面临生死考验。在一部名为《巨人的毒饮》的心理游戏,安德得到了许多教育和心理训练。在他的一位朋友去世之后,他经历了一次心理崩溃,最终在姐姐的帮助之下重新振作起来。经历了困难和挑战,安德的内心越来越强大,安德凭借个人超强的思考能力和灵活的机体能力,在“谁能站到最后”的游戏规则里生存下来,并成为最后的赢者,这一次的胜利让安德走进了高级指挥学校的大门。
安德提前进入了高级指挥学校,并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战争游戏,以应对即将发生的虫族战争。他的朋友们也都被选入他的队伍,并由打赢第二次虫族进攻的英雄指挥官:马泽·雷汉担任教练。马泽亲自训练安德,在模拟指挥训练中,虽然安德和他的队员取得了很多胜利,但严格的压力和噩梦让他们身心疲惫。有一天,安德发现他们的训练实际上是一场真正的虫族战争。他率领队员们击败了虫族,并且他无意中毁灭了整个虫族种族。然而,在这场胜利之后,安德意识到他已经完成了不可逆转的大屠杀,他无法接受自己灭了一个种族,并且葬送了无数同伴的生命。从而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虫族被消灭后,地球上各列强之间展开了短暂的内战。战争结束后,人们开始回到争霸的局势中。安德被视为英雄人物,因此被禁止返回地球,并与其他成员一起被送往了虫族所留下的星球,以便在那裡建立起第一个外星殖民地。安德继续担任了新殖民地的最高领导职务。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安德的游戏》的主旨内涵:游戏是所有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儿童游戏群体是初级的人类社会群体,游戏也是现实。安德以及他的伙伴们通过游戏这样一种方式打败了虫族。这也许也是作者对于战争的批判,战争不过是权力的游戏,而发动第三次战争的军方将进行战争种族灭绝的罪恶强加在了一个孩子身上。维京家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智商超群,但性格各有不同。老大彼得性格残忍,老二华伦蒂温和柔软,而安德则是他们二者的融合,介于二者之间。老大老二象征着人类的善恶两面,而安德则是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兼具善恶。
主角安德既是虫族与人类战争的终结者,又是新时代的开创者。这种身份的重合与他性格的重合二者相互呼应。科幻小说在为我们展示科技发展、社会变化的同时,也在发掘人性的美丽与瑕。前有几十亿生命的毁灭,后也有安德怀揣虫族希望流浪宇宙。归根结底,《安德的游戏》是对人性之善,或者扩大一点,宇宙之善的歌颂;同时也是对于恶的批判。
艺术特色
创新概念
首创概念“战斗学校”“异生物”“虫族”等被其他作者一用再用,影响了星际争霸、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黎明等一系列殿堂级游戏。
精彩描写
作品对于整个宏大世界的描述并不多。克制的笔触下,全书通过描写安德的经历,为人们掀开了这个世界大幕的一角。书里展现未来世界的瑰丽想象,关于无重力状态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近乎真实地想象出人在无重力条件下行动战斗的情景。小说的心理描写同样非常出彩,安德的挣扎与矛盾,麻木与痛苦,成长与蜕变都在这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独特内心独白
作者对于心理学颇有研究,他运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在小说中加入了许多独特的内心独白与寓言性的情节,解释了安德如何一步步练就强大的内心。
作品影响
业内影响
自《安德的游戏》提出“战斗学校”的概念以来,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和苏珊·柯林斯的《饥饿的游戏》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一设定并在各自的著作中开始使用。
社会影响
1985年《安德的游戏》首次在美国出版,出版后30年时间里,安德系列(安德系列有《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等)至少被译成34种语言,在各国不断再版。
基于安德在战斗学校的设想,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小说置于推荐阅读书目之列,称其能够为士兵提供“方法论、伦理观以及领导力方面的指导作用”。美国海军陆战队把这部科幻小说作为官方指定心理教材。
获得荣誉
截止时间2011年
作品评价
暮光之城:暮色》作者斯蒂芬妮·梅尔极力推荐该书。(斯蒂芬妮·梅尔评)
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曾公开表示喜欢《安德的游戏》。(扎克伯格评)
美国著名的《科克斯书评》称《安德的游戏》是一个“单调但令人满意的儿童战士故事”,相当迷人,且细节处理得“相当天才”,比奥森·卡德过去的长篇文学作品还要“扎实、成熟且具说服力”。(《科克斯书评》评)
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的编者尚恩·史诺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称赞《安德的游戏》引人入胜的程度让人“读到欲罢不能,直到书页掉光为止。”(尚恩·史诺评)
衍生作品
2013年《安德的游戏》被改编成电影在美国上映。
2014年初,《安德的游戏》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国内上映。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出版历史
内容情节
角色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创新概念
精彩描写
独特内心独白
作品影响
业内影响
社会影响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