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钦战役
科钦战役
科钦战役(Battle of Cochin),也称科钦围城战,是1504年发生在印度科钦城及其附近海域的一场战役,对阵双方为卡利卡特的领主和葡萄牙军队。
战役简介
五百多年前,发生在印度西海岸城市科钦的围攻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案例。兵力不足200的葡萄牙殖民地守备队,凭借各种手段,顽抗号称八万印度大军长达数月之久。最终,失去信心的围攻者,退兵而去。
帝国大业棋子
现代的科钦是印度西部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印度海军主要的造船基地所在地。而在整整五个世界前,这座城市就已经是依靠海洋贸易为生的重要港口了。在当时,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通过此地,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全球跨海贸易。西方的贵重金属、玻璃制品,东方的香料、丝绸都通过这里,抵达地球另一端的买主手里。这座城市就是仰仗这样的全球经济发展起来,在一千多年里先后被希腊罗马人、波斯人、埃塞俄比亚人、阿拉伯人,以及郑和这样的中国人所光顾。
科钦并不是地区内仅有的重要港口。由于古代的航海技术限制,大部分船舶只能在近海的各个港口之间做短距离航行。虽然古希腊人在公元前就发现和利用了印度洋季风,从埃及等地直接航行到印度西部。但这样的快捷航行条件,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当各地商船云集印度海岸,还是会分散停泊在海岸线上的众多港口补给和贸易。科钦非常不巧的被北面,条件与实力更厚的卡利卡特人,压在下面。如同现今的孟买一般,当年的卡利卡特无疑是印度西海岸上最重要的港口,在财力、人口和影响力等多方面,力压其他城市。诸如科钦这样的普通港口,就更像是卡利卡特的附属品。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498年,从欧洲西部边陲的葡萄牙远航而来的航海家达·伽马,带着他的小型船队,突然造访了卡利卡特。他们带着明确的贸易和联盟目的,来的印度,希望打通从这里直航到西欧的贸易航线。然而,由于带来的贸易的产品太过普通,且基督教信仰与当地占据优势的穆斯林商人团体有着严重对立。最终,造成了当地统治者萨摩林对达伽马一行人的敌意。达伽马留下小部分人在当地建立一个商站后,便去到与卡利卡特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城市,完成了贸易。
1500年,第二支葡萄牙船队抵达了卡利卡特,结果发现两年前留在当地的葡萄牙人都已经被杀害。结果,怒不可遏的葡萄牙人发起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对亚洲城市的炮击。随后,在一名印度人的建议下,葡萄牙第一次来到了更加南方的科钦。一直被卡利卡特压制的科钦人,敏感的察觉到了机会。于是,当年科钦人便开始和葡萄牙人结成联盟,依附于新来的殖民者。
从此,科钦变成为了欧洲早期殖民者们,建立环印度洋帝国的重要棋子。当时还有几个其他城市也一同与葡萄牙人联合起来,但没有一个有科钦这样的条件。两年后的1502年,达·伽马重返印度。在回国前夕,葡萄牙人在科钦和另外一个港口城市奎隆,留下了5艘船只和一小批守备队。这些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亚洲殖民地常备军,不仅可以保护友好城市,更可以在航海季节拦截去往卡利卡特的贸易船队。这些事情都深深的刺激了卡利卡特人和他们的国王萨摩林。
厉兵秣马
1503 年,萨摩林决心与葡萄牙决一死战。趁着葡萄牙舰队在夏季开往红海执行封锁任务的间隙,卡利卡特国王召集了号称50000 人的大军入侵科钦。科钦军队在地区霸主卡利卡特面前不堪一击,科钦国王特里帕门拉只能同20 名留下的葡萄牙人一起逃到附近的拜皮姆岛避难。一直到新的葡萄牙舰队从不远万里的欧洲赶到,科钦国王才回到了自己的城市。
但萨摩林并没有就此罢休,相反他还准备筹集更多的部队,更新自己的武器,再次兴师问罪。而葡萄牙舰队主力也要在夏天的航海时节,前往波斯湾和红海一带,拦截当地的穆斯林商船队。所以他们在科钦仅仅留下了1艘大船和2艘小船,以及150人的守军。这一小支守军,还在科钦当地建立了一座临时的木制要塞和一座小教堂。
1504年夏季,精心准备后的萨摩林果然发难。号称80000人的大军被卡利卡特人召集起来,攻打科钦。同时还有一支偏师,攻打另一座小港口奎隆。由于科钦城本身坐落于一座沿海岛屿上,卡利卡特人军队为了封锁岛屿,还动员了各类船只260艘之多。可以说,无论是舰船还是陆军,印度人都有10倍以上的绝对优势。这和当年古希腊人抵抗波斯帝国入侵的温泉关战役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此战也被人冠以“葡萄牙人的温泉关”这一称号。
印度武装部队早在14-15世纪之间就开始接触火器,15世纪便开始能够制造火炮。这一次印度人的军队中一下子多出了数十门火炮。(有说法说卡利卡特人得到了威尼斯支援5门重型攻城炮,但这种说法非常可疑)
大量火炮同样也被装上了卡利卡特的战船。其中76艘大型战船都各自装备了至少2门火炮、5支大型火门枪和25名弓箭手。即便是小型战船,也都至少装备1门小型火炮。这些战船还在船上安装了临时建造的大型木质挡板,并在船体上覆盖了渔网和棉花,用来减轻火炮对船体的伤害。
然而,这些旧式火炮的战斗力不宜过于高估,不久后德里苏丹国被来自中亚巴布尔打得惨败就是铁一样的证明。印度当时的火器技术,还极为有限。
相比之下,科钦当地的几百名土兵,无论是装备、训练和士气都非常低落。150名葡萄牙人不仅数量太少,手头也仅有数量有限的火炮、火绳枪和弩作为主要武器。他们建造的临时要塞是木质结构的,如果遭遇火炮的集中射击,必然抵挡不住。原本只有3艘的战船,还在开战前损坏了1艘。所以,葡军指挥官帕切科在一开始,希望在半道上阻止敌军的前进势头。
军事较量
当萨摩林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将葡萄牙人赶出科钦的战争后,整场战役竟然持续了将近7个月之久。
帕切科留下1艘大型战船和39名要塞守军防卫城市的西部沿海地区,自己带着1艘小型战船与2艘小船一起,在卡利卡特大军必须经过的一个狭窄海峡设防。他们不仅在浅滩一带建造栅栏,还将3艘船用铁链链接起来,堵住狭窄的海峡。当萨摩林麾下的大军,以水陆并进之势开进到这里,不免被狭窄的地形所堵住。卡利卡特人的舰队数次向守卫海峡的葡萄牙小船队发起攻击,却因为地形问题而每次不得不只能使用一小部分兵力。几波进攻都如同当年被困在温泉关战役波斯军队一样,被集中火力的守军击退。
稍作调整的卡利卡特人又计划以自己手里的5门重型火炮来击沉葡萄牙战船。但是他们的炮手缺乏欧洲同行的瞄准技术,也没有使用类似武器的经验。相反,帕切科和他的手下一直用火力压制着沿海的敌军,让对方无法好好校准射击精度。
气急败坏的萨摩林于是利用手里的兵力优势,施行分兵之计。70艘战船组成的船队被派去直接攻打科钦城。这些装备较好的战船在城市的西北部与葡萄牙要塞火力交手。留守当地的1艘大型卡拉克战船,则利用性能优势,航行到较深的水域后,以更好的火炮执行远距离射击。帕切科也带着2艘小型船及时赶回了科钦沿岸。他们的突然出现让印度舰队觉得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果断撤退。马不停蹄的帕切科又赶回了之前的海峡战场,挫败了卡利卡特舰队的又一次攻击。
此后,卡利卡特人改变了进军路线,选择从北面进军科钦城。但是他们还是需要穿过一条狭窄的海峡。葡萄牙守军也如法炮制的赶到北面,重新设防。卡利卡特人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攻击后,继续改进了自己的武器。他们找来16艘大船,分别在2艘船上打造了一做木质塔楼,造出了8艘高耸的连体船。葡萄牙人也针锋相对的在自己的小船上加装了高耸的塔楼。开战后,依然是利用自己的机动迅速优势和火炮射击准度,压制了印度人的新式战船。卡利卡特军队的计划再次失利。
最后,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萨摩林策划了最后一次分进合击的攻势。已经因为瘟疫流行和大规模伤亡而士气低下的军队,再也无力支撑下去。到了这年9月,新的葡萄牙远征舰队抵达印度,萨摩林被迫承认失败并撤军。时运不济的卡利卡特城被葡萄牙海军第三次炮轰。
印度失败原因
纵观整整7个月的科钦之战,卡利卡特人不可谓不用心。他们本身在兵力、补给等各方面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在最新武器技术上作出了努力。但过快的武器升级速度和军队扩充步伐,都影响了军队本身的战斗力形成。
印度人大部分的火炮因为太小而杀伤力不足,他们的炮手也没有葡萄牙人那样在欧洲和远海战场练就的高强度压力下精准射击水平。同样,在获得了新式的大型火绳枪之后,他们也没有及时掌握准确的使用方法。至于疑似存在的威尼斯人支援的重型攻城炮,就更难发挥应有的功效了。
结果,即便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卡利卡特军队依然一次次交手中,有惊无险的落败了。
甚至军队本身过于庞大的规模,都在长期作战中让他们的后勤压力远超对手。而期望通过简单的堆砌数量,来获得优势和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得当时的印度人不得不去招募和维持如此大而无当的军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战役简介
帝国大业棋子
厉兵秣马
军事较量
印度失败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