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桥
捧檄桥
捧檄桥是庐江县内仅存的5孔石桥,且与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毛义有渊源。
基本概况
年代:明清
地址:安徽省庐江县城东门外文昌河
明宣德九年(1434年),庐江知县马骥在重修此桥时,曾在桥下掘得碑石一块,上刻“临仙桥”三字,始得知此桥之古名。后更名为“捧檄桥”。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著名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庐江县沙溪乡人),捐款重修为五孔青石桥。桥身造型古朴,正桥长46米、宽6.7米,中孔跨度为6.3米,桥面两侧为石雕栏杆。并于桥头重树“棒檄桥”碑石,碑之两侧书刻楹联曰:“捧出真心归大隐,檄来强喜慰慈亲”。
相关故事
毛义,字少节,东汉庐江县人。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年少便为他人放牧为生,食瓢饮,奉养其母。母病伺候汤药,曾割股疗疾。逐以孝行称著乡里,举为贤良。朝庭得知,送檄文赏封他为安阳县文字令,为了安慰母亲,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然时隔不久母亲病逝,朝庭派人专车前来看望,岂知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市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躬履逊让”,不愿为官。葬母后隐居山野。(《后汉书·刘平传序》)
毛义孝行且不贪利禄,世人称道,便改“临仙桥”为“棒檄桥”,并刻碑石记之。明万历年间,邑人又在“棒檄桥”西南地建“毛公祠”(晚清又将该祠移建于县城北门,遗址尚存),春秋奉祀。当时,庐江县城如有谁家子女不孝,其街坊邻居便将他们带到“毛公祠”前,先讲上一段“毛义捧檄”的故事,再将他们领到“棒檄桥”下,令他们喝一口桥下河里的水,使他们洗净灵魂,改非悟孝。
保存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砖砌栏杆。后因拱桥面不便交通而改建铺设水泥平桥面,余为原状。上世纪80年代,为进一步保护此桥,在319省道扩建时,便改道在此桥上游东100米处新建公路桥一座为交通要道,“捧檄桥”由此专为人行桥而得以保存至今。
1987年,庐江县人政府公布此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相关故事
保存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