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波利策(1949年8月31日-),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现任
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教授。他与
弗朗克·韦尔切克、
戴维·格娄斯共同因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发现夸克渐近自由现象而获得2004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物理系担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粒子物理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加州理工学院坐落于
帕萨迪纳美丽的圣盖伯利山脚下,是美国声名显赫的名牌
私立大学之一。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戴维·波利策(H.DavidPolitzer)和
弗朗克·韦尔切克(FrankWilczek),以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过程中的开创性发现,他们发现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现象,构建适用于所有物质的“万有理论”。
构成世界的最小单位是什么?自然中的各种作用力是通过什么形式相互作用的?这些作用力如何产生?这些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学。就是他们三位对夸克渐近自由现象的发现为上述问题找到答案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他们的研究成果为量子色动力学(QCD)创建了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创建关于夸克结构稳定性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描述了与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有关的所有物理现象。通过过去几届
诺贝尔奖得主在这方面的贡献,标准模型已经具有了很强的理论立足点,因为它是惟一一种能够兼顾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模式。
三位科学家早在1973年就通过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夸克渐近自由。根据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声明,
诺贝尔物理学奖必须授予那些使全人类都受益的物理方面的重大发明或发现。诺贝尔奖评委会认为他们三人的研究成果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将他们的发现描述成“夸克世界一项精彩的发现”。瑞典皇家科学院说,由于三位科学家的发现,物理学朝着伟大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最终将形成一种涵盖包括重力在内的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的理论体系。
夸克被认为是质子、中子的组成单位。强作用力存在于夸克之间,它是
原子核内起维系作用的力量,它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夸克之间越接近,强作用力越弱。当夸克之间非常接近时,强作用力是如此之弱,以至于它们完全可以作为自由粒子活动。这种现象叫作“渐近自由”,即渐近不缚性。与此相反,当夸克之间的距离越大时,强作用力就越强。
渐近自由最大的作用是有可能对自然界各种作用力有一个统一的描述方式。QCD这一理论在最近几年
欧洲粒子研究中心的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但是专家认为,要想能够统一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作用力,可能还要对标准模型进行一些修改,一种可能就是引入一种新的粒子概念。
对于自然界的四种作用力,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地心引力。比如
苹果落地、太空飞船升空等都直接涉及地心引力问题。有时候地心引力作用力非常强大,如彗星撞击地球表面造成巨大的陨石坑;但有时在微观世界中,比如在电子和质子间的作用力往往就非常微弱。物理学家在“标准模型”理论中提到了另外三种交互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根据标准模型,目前认为夸克构成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重子,加上远离原子核的电子共同构成原子。扩展之,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这样
宇宙万物就能够完整地表述了。
三位美国科学家30余年前发表的研究成果,让他们荣2004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前,
戴维·格娄斯、戴维·波利策和
弗朗克·韦尔切克这三人已经得到的物理学大奖无数,独缺分量最重的
诺贝尔奖。1973年,维尔切克正在
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格罗斯。师徒俩1973年发表论文,揭示了粒子物理
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当时他们分别只有32岁和22岁。同年,波利策也独立发表了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