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朗
唐朝时期高僧
玄朗(673-754年),唐代天台宗僧,婺州乌伤县(一说东阳县)人,俗姓傅,相传为傅翕(傅大士)第六代曾孙。字慧明,号左溪,后世称“左溪玄朗”。九岁出家,二十岁时被敕住东阳清泰寺。他从光州岸律师受具足戒,研习律仪,并广泛阅读经论,尤其深入钻研《涅槃经》。玄朗曾在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禅师共同研究禅要,并在东阳天宫寺向慧威学习《法华经》及修习止观。他还涉猎儒家经典,并对道教有所研究。玄朗晚年隐居于婺州左溪山,过着简单的生活,坚持修行止观长达三十年。他的教学工作孜孜不倦,致力于讲学,培养了众多弟子。天宝十三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吴越王赐予他“明觉尊者”的谥号。玄朗被认为是天台宗第八祖,他的门下出现了许多著名僧侣,包括中兴天台宗的湛然以及来自新罗的法融、理应、纯英等。玄朗的主要著作有《法华科文》二卷。
人物经历
玄朗出生于婺州乌伤县(一说东阳县),是傅翕(傅大士)的六代孙。他在九岁时出家,二十岁时被敕住东阳清泰寺。随后,玄朗前往光州岸律师处接受具足戒,并开始系统地学习律仪。他对古代学者的注解持有批判态度,因此广泛阅读各种经论,尤其是《涅槃经》。他曾到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禅师一起探讨禅要,但在理解上仍有不足之处。于是,他又来到东阳天宫寺,跟随慧威学习《法华经》及其他相关经典,并且在此期间刻苦修炼止观。后来,玄朗因为喜欢山林生活,厌恶尘世喧嚣,选择隐居在婺州左溪山。在那里,他只带着简单的物品,实行十二头陀的修行方式,独自一人住在一间小屋里,这样的生活方式持续了三十多年。开元十六年(728年),应婺州刺史王正容的请求,玄朗短暂地回到城里居住,不久后因病返回山中。尽管如此,他仍然热心于教导他人,经常讲解佛法。玄朗强调戒律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修行的基础。一天,他告诉门徒:“我已圆满六即之道,万行皆无所获,戒律是心灵的根本,你们应该以此为师。”天宝十三年(754年),玄朗逝世,享年八十二岁。吴越王为了纪念他,赠予他“明觉尊者”的称号。玄朗被视为天台宗的第八祖,他的学生中有许多人成为了著名的僧侣,如湛然、法融、理应、纯英等。这些学生的到来使得天台宗的教义得以传播到朝鲜半岛。玄朗的代表作品有《法华科文》二卷,他还整理了《法华文句》若干卷。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