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属
豆科黄耆属植物
黄耆属(拉丁学名:Astragalus Linn),别称紫云英属,是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植物。草本,稀为小灌木或半灌木,通常具单毛或丁字毛,稀无毛。茎发达或短缩,稀无茎或不明显。分布于北半球南美洲及非洲,稀见于北美洲和大洋洲。
形态特征
草本,稀为小灌木或半灌木,通常具单毛或丁字毛,稀无毛。茎发达或短缩,稀无茎或不明显。羽状复叶,稀三出复叶或单叶;少数种叶柄和叶轴退化成硬刺;托叶与叶柄离生或贴生,相互离生或合生而与叶对生;小叶全缘,不具小托叶。
总状花序或密集呈穗状、头状与伞形花序式,稀花单生,腋生或由根状茎(叶腋)发出;花紫红色、紫色、青紫色、淡黄色或白色;苞片通常小,膜质;小苞片极小或缺,稀大型;花萼管状或钟状,萼筒基部近偏斜,或在花期前后呈肿胀囊状,具5齿,包被或不包被荚果;花瓣近等长或翼瓣和龙骨辨较旗瓣短,下部常渐狭成瓣柄,旗瓣直立,卵形、长圆形或提琴形,翼瓣长圆形,全缘,极稀顶端2裂,瓣片基部具耳,龙骨瓣向内弯,近直立,先端钝,稀尖,一般上部粘合;雄蕊二体,极稀全体花丝由中上部向下合生为单体,均能育,花药同型;子房有或无子房柄,含多数或少数胚珠,花柱丝形,劲直或弯曲,极稀上部内侧有毛,柱头小,顶生,头形,无毛,稀具簇毛1)。
荚果形状多样,由线形至球形,一般肿胀,先端喙状,1室,有时因背缝隔膜侵入分为不完全假2室或假2室,有或无果颈(即果熟后的子房柄),开裂或不开裂,果瓣膜质、革质或软骨质;种子通常肾形,无种阜,珠柄丝形。
染色体基数通常x=8,11,12。
分布情况
产于西亚和叙利亚
约2000多种,中国有278种、2亚种和35变种2变型,南北各省区均产,但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区)、亚洲中部和东北等地。
物种分类
属模式种:西亚黄耆 A. chistianus Linn.
该属全世界共分11亚属,中国有8亚属。其中簇毛亚属 (Subgen.Pogonophace Bunge)主产中国,其余亚属各种均分布在中国及邻近国家。紫云英糙叶黄耆,背扁黄耆、斜茎黄耆和草木樨状黄耆分布略广,少数为狭域分布。
下级分类
主要价值
本属植物主要用于牲畜饲料,其次为药用和绿肥。有些种含生物碱或皂苷,有些种为水土保持和治沙的优良草种,还有少数种为有毒植物,也多为富集或的醉马植物。
该属研究
常朝阳、徐朗然、吴振海、黎斌对中国黄耆属植物旱生类群丁字毛类群进行修订的过程中,查阅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HNWP、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植物标本馆LZDI、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WUK的黄耆属标本。经过对一些现有标本(包括部分模式)的反复考订,以及对原始文献的详细研究,发现一些不同时期发表的类群存在同物异名现象,对这些类群进行了归并。
吴玉虎发表的Astragalus dulanensisY.H.Wu作为变异黄耆(A.variabilis Bunge)的新异名;将Lipsky发表的A.heqingensis Liouf.和A.mongutensis Lipsky作为库萨棵黄耆(A.kuschakewicziB.Fedtsch.ex O.Fedtsch)的新异名;将傅坤俊发表昭陵黄耆(A.zhaolingicus K.T.Fu)作为乳白黄耆(A.galactites Pall.)的新异名;吴玉虎新种A.xiqingshanicus是根据采自青海河南省的主模式和采自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吴玉虎7571)的副模式(郭本兆12234)两号标本发表的,曾被认为与华黄芪(A.chinensis)和亮黄(A.lucidus)相近。
经过对主模式标本的检查,发现其与傅坤俊发表的岷山黄耆(A.minshanensis)形态特征一致,分布区也连成一片,应为同一物种故归并;中宁黄耆(A.ochrias Bunge)是蒙古高原的老种,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自治区乌拉山。该种分布于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曾被误定为其它类群(N.Ulaijchutag,2000).何善宝发表的A.transiliensisi Gontsch. var.microphyllus S.B.Ho与中宁黄耆其实为同一种植物,予以归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情况
物种分类
下级分类
主要价值
该属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