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话找话:决策还是拍脑袋》是2011年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浩。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决策就是拍脑袋》刊行于2005年末,初版现已脱销。考虑到其中一些文章对新近的读者可能仍有裨益,而且本人在北大国际MBA的教学与培训对该书仍有需求,于是精选了其中大部分文章,作为《没话找话:决策还是拍脑袋》内容的补充。定名为《没话找话:决策还是拍脑袋》。掌权的机制与专权的秘密、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底线与伦理误区、有关管理思想的奢盼。
作者简介
马浩
北大国际MBA项目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图书目录
其实都是没话找话(代自序)
企业家的风范:梦想加折腾
梦想加折腾
有关折腾的一些思考
企业家的自信和乐观
游击队的使命定位与自律
士兵与将军
管理者的要务:决策与执行
管理者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
决策就是拍脑袋
独裁管理者的法宝
掌权的机制与专权的秘密
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底线与伦理误区
管理学的迷信与科学
玩火的尝试与启迪:理论思维的实用意义
大而无当之老生常谈
有关管理思想的奢盼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企业为什么存在
职业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
错误的期许与职业合法性的缺失
大卖场中的过客以及日益丧失的社区
MadeinChina什么时候崛起
企业文化的实质:人与任务的平衡
你以为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功能和表象
企业文化的传承
企业文化的优劣
群体思维与团队共识的管理启示
组织公民行为的个体基础
职业的关键是门坎儿
猪也可能会飞
性感·架子·职业做派
想挂千顷牌的地主愿意雇饭量大的长工
独裁领袖与真才实学是兼容并包的前提
与人打交道的挑战:务实与务虚
名义和借口
承诺和参与
规矩就是规矩
贼绝对是市场经济
没话找话:推心置腹与花言巧语
从征婚广告到战略定位:言词模糊之绝妙佳趣
你不过是在挂了大学牌子的院子里睡了四年而已
信仰与修炼:真假之辨的关键
喜好到处支招的经济学家们可以休矣
排名的诱惑与灾难:总有一款适合你
决策还是拍脑袋(代后记)
后记
决策的实质在于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判断的基础是对决策者所把握信息的处理、加工和提取。这种判断可以建立在旷日持久的系统研究之上,也可以通过知觉顿悟和即时灵感来实现,抑或直觉顿悟与系统分析互动并进。系统分析主要是基于理性的准则和科学的方法而实现的。而我们经常说的“拍脑袋”则更重视直觉和灵感的功效,但并非没有理性。专家拍脑袋,其背后有强大的相关信息储备,迅速识别模式和关系的能力,以及老练果敢的判断能力。所以,专家拍脑袋,有科学分析的基础,有艺术发挥的可能,实在无可厚非。因此,“拍脑袋”,也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常见的主观臆想和瞎指挥。
公众和媒体喜欢天经地义、不容置疑地将“拍脑袋”和“盲人瞎马,夜半深池”联系在一起。这实在是对拍脑袋的习惯性误解和无端的非难。在复杂的组织体系内,比如一个大型企业,由于任务环境复杂、制度设计缺失、人事政治困扰、决策者认知偏差,以及时间压力和成本约束等诸多限制,管理决策很难产生于完全系统和理性的分析与制定过程中。不是决策者不愿意去尝试,而是基本上不可能。由于高层管理决策注定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决策总是在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常常没有机会通过各类实验进行模拟,往往没有可能在事前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
什么样的决策者在决策时拍脑袋?答曰:最聪明的决策者和最愚蠢的决策者。最聪明的决策者知道,面临高度复杂和不确定的决策环境,拍脑袋是必需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拍脑袋,需要高度的智慧,丰富的经验,果敢的出手,最终的担当。最愚蠢的决策者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人,于是无所敬畏,为所欲为,尤其是在自己不需要为自己的决策失误负责任的时候。正是由于许多愚蠢的决策者无知无畏,刚愎自用,酿成悲剧苦果,才导致大家对“拍脑袋决策”本身的全面诋毁和深恶痛绝。天才与蠢才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在于都是与众不同。但同样是拍脑袋,成色差大发了。
那其他人呢?一般决策者,既不愚蠢,亦非天才。他们并不勇于为解决问题而积极主动地去决策。大凡遇事,就引经据典,诉诸规章制度和组织程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不直接地应对冲突与危机,避免承担临机应变所带来的责任和后果。对于稳定环境下的组织中面临的常规任务来说,这种按程序办事的做法倒也无碍大局,甚至在某项情况下是必要的,或者非常必要的。不疼不痒的决策,往往都是非常科学理性的决策。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无所谓决策不决策。循规蹈矩而已。
然而,对于一个面临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环境,迅速发展壮大的组织而言,尤其是高层决策,没有一定的组织程序和既定的经验与惯例来指导决策,拍脑袋则是势在必然。因此,高层的决策者通常是很孤独的,正是因为他们必须拍脑袋决策。而拍脑袋其实上是一种很奢侈的技术活。蠢才当政,不乱拍脑袋,尊重程序,也许不会错得出格,但肯定不会有所成就。然而,毕竟,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只不过是决策的最低境界。长期而言,要发展,要进步,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在永不停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应对挑战,尝试摸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让那些英明善断的领导掌权,那些懂行对路的专家决策。说白了,该谁拍脑袋,谁就拍脑袋,方为上策。
(2009年12月31日于海淀北京大学中关园)
序言
随便打开任何一本商务畅销书,那只熟悉的警钟便会不厌其烦、不由分说地再次一本正经、推心置腹地敲响:传统的管理模式(或者分析方法)已经不再管用了,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采用本书中首次推出的全新的视角、理念、战略、方法、指南、秘诀等才能在新的时代里立足,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如此云云。什么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或者分析方法呢?当然是指该书出版以前的所有曾经真实地存在抑或被倾情地鼓噪过的玩意儿啦!自然也包括这些畅销书作者(公认的大师、自封的大师和各类准大师们)本人六个月前说过或者写下的东西。真是科学发现与日俱增。可谓理论创新层出不穷。
暗自思度,有时禁不住会为这些
管理学大师们扼腕叹息。这么超强的悟性、深切的洞察、神奇的创造、迅猛的高产,浪费在管理学这么低俗的学科上实在是可惜了。如果这些高人们去研究医学,那该多好!很可能世界上已经没有治不了的病了,各种恶性肿瘤癌症或者
艾滋病什么的,可能已经平均拥有若干种以上妙手回春的常规治疗方法了,而且是随到随治,即治即走,不用住院,不用开刀。以此推之,医学院里面也应该早已春潮涌动,热火朝天,讲的已经不再是什么大循环、小循环等基础理论,而是实战派的最新方法与攻略,比如
白血病一周搞定七步法。
以此推之,市场上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什么实战派大师教你如何当篮球教练或者教你如何跳高跳过2米以上的书籍。运动场上,你玩不转,立马就被观众轰下去了,不管你是否读过多少最新战法和秘诀。就连你自己也可以很清楚地判断这些战法和秘诀是否真正奏效,你只需比较一下自己被观众轰下去需要的时间的长短即可。
而管理则不同了。天晓得你的管理方法是否有效,你是否真正在不折不扣地使用某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或者你的绩效究竟是归因于你的管理方法还是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运气)。因素很多,因果难辨。于是,这便给予那些贩卖各种最新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人以可乘之机。越是
纸上谈兵的领域,越是容易出现所谓的理论创新。因为连旧的是什么,大家也未必清楚。越是真枪真刀玩命,越是没有机会清谈。如果你不称职,人人清楚得见。
理论与方法之结果越是不容易检验,就越是需要为自己的理论与方法造势宣传。其实,只有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之上,熟练的从业者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挥创造。整天跟风赶时髦,只能是生活在一知半解地咀嚼别人不断更新的语境的尴尬境界。然而,如果某本书说要老老实实教给大家一些基本功,那么此书基本上不会有多少人看。练基本功多慢呀?!大家需要的是速成秘诀,最新指南。于是,倒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人们必须不断花样翻新地推出所谓新发现,变着法儿的寻找新的说法与概念。
这,其实就是没话找话。完全是为了赚取众人的兴趣与好感,使其仿佛觉得耳目一新。“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如是说。问题是,这年头,你充实,没人知道。你叫卖,或许觅得三两知音。你不说话,别人不知道你到底是故作深沉还是滥竽充数。拉出来单练,白纸黑字为证,也给大家一个褒贬的口实。说穿了,到底还是虚荣心作祟,挡都挡不住。在下还达不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其实,树人先生也没有在“沉默中消亡”。您没看,新版鲁迅全集出了18本呢。
笔者自2004年正式返国任职之后,已经攒了四本与管理有关的闲话集子。《决策就是拍脑袋》、《段子麻袋装管理》、《管理的偏见》以及《
叶公品龙》。到了《叶公品龙》,自觉已经是强弩之末。本来觉得已经无话可说,但又觉得鲁毕竟微薄,不免就想再弩一把。于是,禁不住诱惑,又厚了脸皮、硬着头皮将笔者在《销售与管理》的专栏写作继续下去,名曰《没话找话》。此篇小文,便是该专栏的开篇,本意是先给各位看官告个罪。一不留神,却又被打扮成了时下这本集子的前言。
拙作《决策就是拍脑袋》刊行于2005年末,初版现已脱销。考虑到其中一些文章对新近的读者可能仍有裨益,而且本人在北大国际MBA的教学与培训对该书仍有需求,于是精选了其中大部分文章,作为本书内容的补充。定名为《没话找话:决策还是拍脑袋》。在我完成此书的编之际,不禁感慨于自己数十年的求学历程。我之所以还能算是一个读书人,除了我父母的教诲和恩养之外,我奶奶对我的影响格外深远,至今令人难忘。奶奶对我的教诲是朴素而真挚的:“要吃如意饭,还得自己干”,“读书就是种钱”。奶奶的话一直鼓励着我自强不息,在书海中遨游。虽然在下并没真正收获几个钱,“种钱”的过程还是很愉悦的。感谢奶奶的指引,我把这本书献给对她的无限思念与追忆。
马浩 谨识
2008年6月3-5日于海淀上庄
2009年12月31日于北大中关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