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菊
桔梗目菊科植物
羊耳菊(Duhaldea cappa (Buchanan-Hamilton ex D. Don) Pruski & Anderberg)是菊科羊耳菊属的落叶灌木。根状茎粗壮直立。羊耳菊生于亚热带和热带的低山和亚高山的湿润或干燥丘陵地、荒地、灌丛或草地,在酸性土、砂土和粘土上都常见,海拔500-3200米。2003年,羊耳菊归入了羊耳菊属(Duhaldea DC.),接受名为Duhaldea cappa。
形态特征
羊耳菊为亚灌木。根状茎粗壮,多分枝。茎直立,高70-200厘米,粗壮,全部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分枝,全部有多少密生的叶;下部叶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棉毛的腋芽。叶多少开展,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叶长10-16厘米,有长约0.5厘米的柄,上部叶渐小近无柄;全部叶基部圆形或近楔形,顶端钝或急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密糙毛,沿中脉被较密的毛,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中脉和10-12对侧脉在下面高起,网脉明显。
头状花序倒卵圆形,宽5-8毫米,多数密集于茎和枝端成聚伞复总状花序;被绢状密茸毛。有线形的苞叶。总苞近钟形,长5-7毫米;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短3-4倍,顶端稍尖,外面被污白色或带褐色绢状茸毛。小花长4-5.5毫米;边缘的小花舌片短小,有3-4裂片,或无舌片而有4个退化雄蕊;中央的小花管状,上部有三角卵圆形裂片;冠毛污白色,约与管状花花冠同长,具20余个糙毛。瘦果长圆柱形,长约1.8毫米,被白色长绢毛。花期6-10月,果期8-12月。此广布的种外形略似艾纳香属的一些种。常见的另有两个变型:(1) 叶较宽大,有波状浅齿;(2) 分枝较多,叶较小,头状花序较小(总苞长5毫米)。
分布范围
羊耳菊广产于中原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等地。此外,也分布于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生长习性
在中国贵州,羊耳菊一年内的生育期为270-290天,即从3、4月初到12月底。可将羊耳菊的生长周期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出苗期、展叶期、花期和果期。花期和果期之间有明显的重叠交叉现象。
出苗期:羊耳菊种子4月中旬进行播种,播种后13-20天内开始出苗,出苗不整齐,前后大约有1个月的时间。
展叶期:从种子出苗后长出第一对真叶到叶片停止生长,前后约129-143天。在此期间内羊耳菊植株生长迅速。
开花期:当羊耳菊植株株高达到20厘米时,可开花。各植株开始开花时间不一致,差距甚大,而花期差距很小,花期约延迟达到53天,但主要集中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
结果期:羊耳菊植株从11月中旬开始结果,果期受到花期的影响,延续达35天。在此期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部分叶片由边缘到中心开始发黄、有斑点、干枯、掉落。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植物学史
据197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 第75卷记载,羊耳菊归入旋覆花属(Inula L.)。
2003年,羊耳菊归入了羊耳菊属(Duhaldea DC.),接受名为Duhaldea cappa。
别名
羊耳菊的别名有猪耳风(广西壮族自治区)、羊耳风(贵州)、山白芷、白牛胆(广东省)、白面猫子(广东)、蜡毛香(四川)、壮牛浪、白面风(江西省)、八面风(浙江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羊耳菊.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9-1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生长习性
保护现状
植物学史
别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