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龙乡位于
安吉县东北部,区域面积32.3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11278亩,山林面积14700亩。辖6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9189人(2020年),是一个
半山区半平原的小乡。地处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43℃,年降雨量1496毫米,大气三项指标均达一级标准,水质标准达I级。水陆交通便利,11
省道和西
苕溪穿境而过。物产资源丰富,盛产
安吉白茶和建筑砂石。
2011年8月22日,
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安吉白茶)入选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溪龙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
行政区划
经济
发展历史
“八五”期间溪龙乡被评为省级
计划生育先进乡镇。1985年、1992年,建立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各1幢,共投资40多万元。1992年,中格局圩区治理工程建设完工,完成土方26.2万立方米,总投资260万元。1994年,溪龙乡在“八杯”竞赛中经中共安吉县委、县人民政府验收荣获“一金四银一铜”,名列全县第二;有线电视开通,乡财政投资15万元,1994年乡财政资金包括向上级争取资金44万元,从王家样引水,完成自来水工程。1995年,全乡开通程控电话,完成凉亭岗小集镇规划设施,建立了象样的农贸市场。1997年,完成凉亭岗小集镇公路降坡工程,总投资30万元,路程总长约1公里。1998年,重点抓好“二一二”工程的实施,即二个园区(农业园区、红壤开发)、一千亩白茶、二百亩辣椒。
发展规划
乡党委、政府以建设富裕、文化、和谐溪龙为目标,确立了“工业兴乡,茶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培育提升白茶产业,积极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成为
安吉县工业经济强乡、
湖州市效益农业大乡和
中原地区著名的白茶之乡。2004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4亿元,同比增长76.8%,白茶产业总产值6000万元,同比增长3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91.6万元,同比增长93.6%,农民人均收入7156元,同比增长12%。在全县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
经济增长
全乡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完成技改投入7660万元,实到内资5850万元,实到外资151万美元。新祥铝业二期顺利建成,新祥亚麻项目顺利开工,湖州中味、利丰公司相继落户溪龙。在全乡85家工业企业中,销售收入超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5家,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2家,形成了以
铝型材、金属制品、竹木制品为主的产品格局,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速。积极打造万亩白茶、千亩花卉苗木高效生态农产品基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科技、注重品牌、强化服务,着力提升白茶产业。有13个白茶获注册登记证书和
茶博会金奖。推进农业组织化程度,新增白茶专业合作社一家,加大对农业投入,全年用于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和农业扶持奖励资金300余万元。三产服务业进一步拓展。完成了黄杜白茶园区旅游概念性发展规划,对现有
浙江省旧石器考古第一点——
上马坎遗址、黄家漾温泉等项目精心包装,积极开展旅游招商。水上运输业快速发展,2004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近5年,只有8556人的溪龙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翻了一番,达到15.68亿元;财政收入翻了二番,从一开始的2000万元增加到近8000万元,在全县15个乡镇排名中名列前茅。
文化
特产美食
茶中之王——安吉白茶是茶中的珍稀茗品,全国独一无二。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味,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肉玉白,叶脉翠绿。白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茶一倍,富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白茶文化传播(杭州)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白茶文化的传播工作,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白茶的无限魅力、独特清香,让安吉白茶传遍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白片茶创制于1981年。1988年在
浙江省名茶评比会上被列为省级名茶。1989的在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评比会上又荣获全国名茶称号。安吉白片又名玉蕊茶,因色腻如脂滑如玉而得名,为浙江省名茶的后起之秀。安吉白片产于浙江
安吉县的山河、章村、溪龙等乡。地处
浙江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疏松,灰化棕色森林壤土,腐殖质含量丰富,腐殖质层厚度达20厘米以上,极有利于茶树生长。茶树生长旺盛,芽叶幼嫩肥壮,无需施用化学肥料,少有病虫侵害,没有农药污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白片茶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
安吉白片在海内外均有较高的声誉,目前产量已达3000公斤以上,产品销往
上海市、南京、
苏州市等地,还用作馈赠港、澳、台胞的珍贵礼品茶,得到很高的赞扬。如今,白片茶区的茶农仍在不断完善采制技术,争取生产更多优质的白片名茶,满足海外人民的需要。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溪龙乡常住人口为9189人。
社会
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集镇建设扎实推进。调整修编集镇发展总体规划,完成了溪龙、梅溪、昆铜三乡镇结合部发展规划,完善了各中心村规划。开展集镇美化、亮化工程,集镇环境进一步改观,品位得到提升。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村庄环境整治点9个,受益人口达到60.4%。坚持长效管理,村庄卫生状况明显改进。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投入资金180万元,完成3个村康庄工程,全乡通村公路全部硬化。闭路电视和农民饮水受益面不断扩大。投入60余万元完成全乡电视网络改造,闭路电视入户率达90%。启动“十万农民饮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95%。生态建设扎实开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扩建了乡生活垃圾中转站,横山、黄杜两村通过了县级生态村验收,溪龙乡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事业
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化。推进
细胞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四个十佳”创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启动了文化中心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省级教育强乡顺利通过复评。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深化优质服务,代表
安吉县通过全国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检查。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大病统筹基本实现全覆盖,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优抚救济等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建设切实推进。进一步深化“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平安溪龙”创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多年无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无集体上访事件。
旅游
上马坎遗址
上马坎遗址为单纯的旧石器文化。试掘18平方米,获得旧石器标本45件,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石英
砂岩和砂岩,砍砸器、石球和镐常见,石器制作工艺原始、粗糙,打片技术基本上使用锤击法和转向打击法,石器的修理都用锤击法。石制品个体粗大,长度超过80毫米,小于50毫米的标本极少,属南方
旧石器时代砾石石器文化,是我省旧石器考古的重大突破。
上马坎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
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将浙江境内人类的历史提前到距今10多万年前。为研究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崭新资料,是我省发现的第一个
地层堆积明确,时代特征鲜明,保存状况良好的旧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黄杜白茶基地
1998年4月,溪龙乡计生协会与市、县及黄杜村计生协会因地制宜,共同投资10万元,在黄杜村建立了一块17亩的白茶基地。经过8年努力,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白茶在1999年、2000年、2001年连续被评为国际金奖。同时,白茶基地又被省农业厅、县政府列入《浙江省无公害白茶基地》和《安吉县农业观光园旅游景点》。2002年4月首届“中国白茶节”揭牌仪式就在该基地举行,溪龙乡也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白茶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