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亦其
骆亦其
itrogen 到了大学之后,他如饥似渴地一头扎进知识的殿堂。 1985年9月骆亦其去了美国,独在异乡为异客,他把浓浓的思乡之情,化作学习知识的动力。
人物简介
骆亦其,男,生态学家,生于1957年5月。1982年毕业于扬州大学(现扬州大学)农学系。现为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大学教授,生态学实验室主任,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主席、CO2浓度升高与全球变暖国际研究联盟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生物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成员。
复旦大学教授,受聘为国家教育部第五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聘任岗位:生态学。
骆亦其博士长期致力于生态系统碳,氮和水分循环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为植物生理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模型。骆教授在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都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Ecology,Bioscience,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s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他的研究成果对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与完善,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人物履历
1982年毕业于扬州大学(现扬州大学)农学系
1991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生态学博士学位
1991-199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博士后
1992年-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
1994-1997年,在美国沙漠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7年任该所副研究员
1999-2001年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与微生物系副教授,2001年至今任该校教授
2002年被聘为复旦大学长江讲座教授
成就
骆亦其教授长期以来从事生态系统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化学循环方面的研究。过去的5年来主持或合作主持了24项研究项目,总经费达1530多万美元。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Nature、Science和Ecology等SCI刊物收录论文36篇),在Academic Press出版学术专著2部。骆亦其教授予成名作“Predicting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oot fraction to elevated CO2:Interaction among and growth”被引用次数高达111次之多。在多年的研究生涯中,骆亦其教授发现了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不变量函数,首次将逆向分析方法成功地应用到生态学中。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与完善,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而且将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历程
骆亦其出生江苏宜兴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弟兄四人中排行老大的他很早便开始劳动,帮助父母担负起家庭的风风雨雨。艰苦的劳动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坚强性格,在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在高中毕业之后因无大学可考,不得不回家种起了家中的那几亩地。看着乡亲们在浸润着祖祖辈辈血汗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没有理想的产量。他开始认识到改变这一切必须依靠科学知识,从那时起,他就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面前的一切。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之后,他喜欢一个人独处,仰望满天星辰,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他相信总有一天不远的天边一定能够升起一片希望的光芒。
一有空闲,他会借来各种各样书籍自己学习、琢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丰富了他的实践经验,同时他与庄稼的感情也越发厚重,他相信会有一天,自己的努力会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他兴奋地几个夜晚未能入眠。白天要继续参加劳动,晚上挑灯复习,备战高考。真正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将自己关在一个小屋子里,饭菜和洗澡水都是由家人送入和端出。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1977年他考入当时的扬州大学仪征青山校区,紧张而充实的军训之后,骆亦其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
到了大学之后,他如饥似渴地一头扎进知识的殿堂。不知疲倦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据他的同学顾世梁先生介绍,他的天资并不是非常的突出,而勤奋却是班上独一无二的。处于那个经济条件和学习环境都很差的时代,他克服重重的困难坚持学习。没有手表,他只能听着早晨伙房烧早饭的锅炉的声音起床读书,为了学英语,酝酿了很久想买一台收音机,却苦于没钱。最后,终于是舅舅借给他三十块钱,才帮助他圆了收音机梦。就连一块简单的手表也是等到工作之后才买的,每次回家的车费只能从伙食费中挤出。越是条件艰苦,越是激发出他昂扬斗志。那时候学校规定晚上9:30后统一休息,而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继续看书学习。同学们好几次在厕所里碰到看书的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骆亦其付出艰苦的努力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一系列的斐然成绩。到大三的时候,在一次植物生理课上,老师布置每位学生要求每人按要求完成一篇论文。经过严密的思考,他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溶入自己独特的见解,写成了一篇题为《冻害对于水稻花粉危害机制》科技论文,其水平之高,让许多老师都感到意外,很是诧异于他的论文质量。经指导之后,于1981年发表于重点刊物《植物生理学通讯》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动作”,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他是学校唯一在此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学生。在当年的年终全校学术会议上他是唯一上台做报告的学生,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增添了新的信心。就这样的一篇论文得到了日本北方水稻研究所专家的高度赞扬,骆亦其解决了一个他们多年来悬而未解的难题,并写来信函对之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
在校三年的理论学习对于他以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讲,没有这三年也会我今天的一切。
1985年9月骆亦其去了美国,独在异乡为异客,他把浓浓的思乡之情,化作学习知识的动力。
有一次他从实验室回来,莫名其妙被在路上的警察拦了下来。他用英语与其交流却始终无法明白对方的意图。费了好大的劲,才知道是由于自己夜间走路没装车灯,按美国规定夜间所行车辆要安装车灯。骆亦其依照规定安装后,却又在几天之后受到了法院的传票,这更使他摸不着头脑,原来他在其车上装灯之后,要请当时查车的警察签字才算完事,经多方的帮助方才化解麻烦。这一件事对骆亦其的触动很大,他明白要在此生存发展,第一位的是语言关,一向自认为英语学得较好的他,才明白了摆在面前真正的差距;其次要溶入这样一个社会,得了解它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理念,必须下很大功夫。经过两年的努力,骆亦其终于取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又转入到斯坦福大学继续工作深造,在1992~1994年间,他再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此前20年间有不少人在进行研究探索,骆亦其根据自己平时工作学习经验,查阅许多的相关文献做出一个简单的模型,轻而易举将问题成功解决,令同行为之震惊,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他的《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被其它的科研部门引用达93次之多。成绩的取得并没有放慢他进取的脚步,他的导师莫惠栋先生曾说,他在美国访问期间,经常看到骆亦其半夜三更起床,匆匆赶往他的实验室,将刚刚产生的想法应用于实验中,他的许多论文被《自然》和《科学》收录。
应该说骆亦其是成功的,但他却始终不改他谦虚的本色。多次促成了我校对外的合作交流,每每有校友去美国,都会得到他热情无私的关怀和帮助。近几年来他在飞机上就花去了不少时间,作为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在繁忙之余,总是千方百计抽出时间到国内的各所高校传经送宝。
2002年3月14日,现为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州立大学教授的骆亦其回母校讲学,受到了郭荣校长的接见,并被聘请为我校客座教授,他很高兴地接过证书并说:“我得到过许多的荣誉,被冠以许多的头衔,只有今天我才从心底感到真正的自豪。无论我在外面取得多大的成绩,我的根永远在中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履历
成就
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