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儿
中国香港粤剧老倌
张月儿(1907年-1981),原名张帼雄,祖籍广东顺德谢村,著名香港特别行政区粤剧老。11岁跟从乐师徐桂福学习。13岁开始在香港登台演唱。她的代表作是《歌姬同乐宴琼林》。适逢唱片业崛起,上海市及香港各唱片公司为她录制唱片,包括了《蝶迷》、《花月留痕》、《口花花》、《狗肉父老》、《游子悲秋》、《爱花情果》、《莺莺酬柬》、《拜金花》、《难兄难弟》、《字花厂寻妻》等唱片。后来请了音乐撰曲家何少霞写成《一代艺人》,名震一时,风头一时无两。
个人简介
张月儿原名张帼雄,一九○七年出生于广东番禺钟村谢村一个贫农家庭,但因家贫被卖到新会区由养母(阿姑)抚养成人,在老音乐师傅徐桂福门下学艺。她十三岁登台,初试歌喉,各大唱片公司就争相聘请去灌唱片。当时香港歌林唱片公司汇集名家灌了《歌姬同乐宴琼林》一曲,就称张月儿为歌界明星,熊飞影为大喉领袖,郭湘文为平喉领袖,刘碧云为子喉后学。二十年代,张月儿的唱片《蝶迷》、《花月留痕》、《游子悲秋》、《爱花情果》、《莺莺酬柬》、《口花花》、《拜金花》、《难兄难弟》、《字花厂寻妻》等,已风行于省港澳,“歌界明星”美誉,张月儿是受之无愧的。三十年代,影星阮玲玉自杀,张月儿既哀悼这一代红星,更愤恨那吃人的社会,特邀名撰曲家吴一啸,为她写一首《一代艺人》。此曲问世后,竟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曲。张月儿不但平喉自成一家,在演唱谐曲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如《通台佬倌》、《呃神骗鬼》、《睇相》等曲,都是历唱不衰的。加上她能唱多种声调,大喉、平喉、子喉、子母喉、老生喉都能运用自如,在一首曲中,经常一人唱多角,身份各殊,形神俱肖,故群众又称她为“鬼马歌王”。张月儿享誉六十余年,足迹遍省、港、澳、沪及偏僻农村,曾到过旧金山、星加坡、马来亚、泰国越南等地演唱,到处都载誉归来,获奖状与金牌不计其数。但张月儿没有一点“佬倌”架子,她为人风趣,性格开朗,平易近人,虚心好学,有不明白的地方,甚至不耻向自己的门生下问。她虽自幼失学,但由于谦虚好学,使她不但认识字,还能领会字句中的含义,掌握每首曲的特定情景与人物性格,所以,张月儿唱曲,能七情上面,声随情发,腔从情生。
张月儿自己是“学而不厌”,对人更是“诲人不倦”,说张月儿是“桃李满门”,真是一点也不夸张。张月儿的首徒奔月,在二、三十年代之间,师生合唱,曾灌了不少唱片。在省、港、澳有一定成就的门生,有张蝶儿、苏莺儿、关楚梅等。稍露头角便转业或息影家园的,就有张萍儿、关雪儿、尤娟儿及肖儿、荣儿等一大批,即使非正式门生的小燕飞、张雪英、刘碧云、胡美伦、黄佩英(即新月儿)、何丽芳等,亦曾获得张月儿不少教益。用何丽芳的话来说:“算是阿家(张月儿)半个徒弟”。
六十年代后,张月儿年事已高,且患有心脏病,还继续授徒教艺,她最后一个得意门生,就是曾随香港香江业余音乐社来穗演唱,博得好评的杨丽红小姐。张月儿一生致力于曲艺事业,不幸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四日(农历辛酉年十月初八)病逝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职业生涯
曲艺界的人都知道,徐桂福老师傅是十分严厉的,最恨以艺术为儿戏,用行话说就是“有衣食”,艺员迟到,必见福师父守候门前,叫她看看钟,跟着来一顿批评。艺员在演唱时,如有不够严肃的地方,福师父就站在台下严加指责。张月儿经常对门生谈及,她学艺时,常被师父打得藏在台底。
小明星与张月儿、白婵娟。
张月儿在严师教诲之下,养成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的习惯。她教门生,并不单纯教唱,连出台的风度,唱时的口形,面目的表情都加以指正。张月儿最反对不问曲内情由,都套以一种固定的唱腔。她常教导门生,运用唱腔,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她演唱的每一首曲,都是经过精心处理的,例如《一代艺人》与《游子悲秋》,同是平喉独唱,两首曲的二黄,亦大同小异,一般的唱法,是可以相同的,但张月儿唱“野草闲花已非当年风韵”的“当年”,在两字之间,运了一个一气呵成的多音腔,唱来既悲且愤;唱“一别家园已是秋凉时候”得“秋凉”,则吐出“秋”字后,并不歇气,一路滑上“5”音,到中顶才急速滑低八度,突“凉”字,听来使人有秋风飒飒之感。特别是谐曲,因为是一人多角,而且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物,处理上就更是千差万别,看相的、喃呒的、学戏的、痴呆的、泼辣的,男女老少,各有不同的唱法,无一不维肖维妙,听曲如见其人。当她认为按常规处理会使曲中情绪中断时,她就打破常规,如《一代艺人》中,有“情海中翻波澜”一句,本来在“情海中”之后,有四拍过门的,张月儿不要过门,一气唱下去,使整句连贯起来。在谐曲方面,打破常规的唱法就更多了。张月儿唱曲,听众不用看幻灯,字字都能听得清楚。这是天赋的吗?不!原来张月儿是下过功夫的,每有新曲到手,她都逐句琢磨,在一句之中,分出主词、副词、虚词三种,主词就加以强调,副词可用一般唱法,虚词就带过。这种处理方法,在谐曲中较为突出,例如《呃神骗鬼》的一段中板:“所以话,迷信个一层,的确完全〓用。渠地无非系,呃神骗鬼咋,系处乱发〓风”。在这两句曲中,张月儿处理“迷信”,“无非呃神骗鬼”是主词,“的确”,“渠地”,“系处”是虚词,其他是副词。在唱的时候,主词都紧连在一起,而且不受原调门
限制,“呃神骗鬼”是主题,就用双句来加以强调突出,这样,每句曲唱来,主次分明,听来就一清二楚了。“四两唱,千斤白”,张月儿不但唱工精湛,念白更是炉火纯青。她教导门生,唱曲决不能忽视念白,念来要字字清楚,有节奏感,更要符合曲中人物性格。张月儿的念白能如此感人,就是她精心钻研的结果。例如《养孤儿》曲中,有“恨不能食你〓肉寝你〓皮”一句,按字面理解,一般都提高声线,以示愤恨,张月儿处理,是咬着牙龈念上半句,下半句拖长一个“寝”字,然后一字比一字低沉,最后似乎用尽力气,逼出一个有韵无声的“皮”字,这样处理,就把一个满怀怨恨,又患着严重肺病的、垂死妇人的形象,活生生地刻画出来了。在谐曲方面,张月儿往往一口气念完大段口白,字字清楚伶俐,这种功夫是不可多得的。解放初期,日月星剧团特邀张月儿客串,演《百花齐放朵朵红》一剧,剧中情节是从清朝到解放的一个故事。张月儿并非演剧出身,当时已有四十多岁,演一个从少年到老年的角色,难度是很大的,由于张月儿一向重视对人物的刻画,演来中规中矩,恰如其份,一首主题曲,满座鼓掌声。有人说,听张月儿唱曲,只博得笑,意义不大。这是一种偏见。张月儿平日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是深恶痛绝的,因而她所唱的曲,以针砭时弊的居多。《一代艺人》,《花月留痕》、《爱花情果》、《葬花留影恨》,是对旧礼教的控诉;《戒烟从军》、《字花厂寻妻》、《香消夜合花》力数吹嫖赌之害;《拜金花》、《睇相》、《呃神骗鬼》是反对迷信的。当然,在旧社会,曲词上难免会掺杂一些糟粕,这是当时社会之过,责任不全在歌者。有人说,张月儿唱的是“杂腔”。是的,张月儿没有一种固定的“月腔”。她说,如果每首曲都是那几个腔,唱不出人物性格,千篇一律,即使行腔能响遏行云,绕梁三日,多听了也会腻味。所以,张月儿唱曲是以情取胜的。正因为这样,唱悲曲才能唱到声泪俱下,唱谐曲才能逗得哄堂大笑,才能唱什么象什么,才能百听不厌,才能享誉六十余年。我于四十年代拜在张月儿门下学艺,曾随师在省港及四乡演唱数年,解放后还一同参加抗美援朝捐献运动,到街头宣传。
个人作品
拍摄过的电影
点错鸳鸯 (1963) 、徐志伟 巧凤试郎心 (1962)、沙三少与俏银姐 (1961) 、沙母 蝴蝶夫人 (1954) 、三姑 好女十八嫁 (1954) 、陆太太 卖花的美 (1953)、月儿 司马琴挑寡妇心 (1953) 、月儿 新女儿香 (1953) 、月儿 明星传(1952) 、歌伶 十个肥女嫁瘦郎 (1952) 、玉梅 一曲凤求凰 (1952)。
参与制作的电影
演唱老婆皇帝(1937) 、演唱神秘之夜(1937) 、演唱小明星传(1952)。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职业生涯
个人作品
拍摄过的电影
参与制作的电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