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6
洪都飞机制造厂研制的运输机
运-6(中国代号:Y-6)运输机,是中国以苏联伊尔-14M飞机为原型进行仿制改进的双发活塞式发动机支线运输机。
1965年5月中国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洪都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中国第一代中型螺旋桨旅客机,该机以苏联伊尔-14M为原形放大设计,命名为运-6。在投入一千万研制经费和两年时间后,国家决定放弃研制运-6。在建国早期,伊尔-14运输机是中国能够获得的最先进运输机型。1965年,中国计划在伊尔-14基础上进行放大研发,生产中国首款运输机-运6。相比伊尔-14,运6机身加长1米,舱内座位数由伊尔-14的24个增至32个,机舱也由非增压改为增压。最终因运-6整体技术落后,尤其是其搭载的活塞-8甲发动机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最终运-6下马。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空军面对的是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于是战斗机的需求被排到第一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将力量集中到战斗机的研制和制造方面。
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并不具备生产大型飞机的条件,同时空军对于大型运输机的需求也并不迫切。于是双方选择了比较容易制造的机型进行研制,这就是运五。作为战略运输机运五确实太小了,有效载重只有1.5吨。只能运十几个人,运力还比不上一辆卡车,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工农业生产全面高涨,整个国民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提出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特别是迅速改变航空运输事业的落后状态。
研制历程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一时间难以继 续从苏联进口大量飞机。因此中国在1963年转向英国购买“子爵”843型4发涡桨客机。由于从西方进口飞机价格昂贵,1965年3月,三机部决定以320厂(洪都飞机制造厂)为主,对国内使用的苏联伊尔-14M客机进行测绘仿制。仿制的型号被定名为运-6。
1965年7月,国防工办和三机部决定,由320、172、122厂合作试制运-6飞机,320厂负责制造机身、中翼、垂尾、方向舵及全机总装,122厂和172厂分别承担外翼、副翼、平尾、升降舵和起落架及部分液压附件的制造。1965年7月,320厂成立第一设计室,负责伊尔-1 4 М的改进设计工作。 1966年3~9月,先后完成了模线绘制、工装设计和制造。机体结构图采用明胶板按1∶1绘制,作为模线与工程图结合的一个尝试。这种图样一般不标注尺寸,仅少数接头标注出装配尺寸。样板按二底图晒在钢板上的外形直接制造。机体结构图以外的图样仍按国家标准缩比绘制。发图后,进行了部分生产准备工作,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工作进展缓慢。1967年3月,第58车间第四组电工在31车间零件库上方焊接照明灯,将焊火落入库房内起火,烧毁运-6零件成品156种733件,直接影响了运-6研制。
项目中止
1967年3月,有人在三机部机关内贴出大字报,主张仿制安-24飞机,反对仿制伊尔-14运输机М飞机,三机部领导将大字报的意见上报国防工办,转报军委,经军委6月27日第77次会议批准,停止仿制伊尔-14М。经中央军委1976年6月27日批准,停止运-6飞机的研制工作。研制工作结束时一些零部件已制成,也订了不少成品。
技术特点
运-6飞机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比伊尔-14M机身加长 1米,座位由24座增加到32座,座舱改为气密舱。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双梁金属结构,襟翼为分裂式后缘襟翼,在中外翼对接处分开为两段。机翼的防冰是利用滑油散热器的热空气经导管通到机翼前缘。水平尾翼、单垂尾、安定面等均为全金属结构,舵面为金属骨架,表面为蒙皮覆盖。起落架为前三点可收放式,前轮向后收入机身,主轮向前收入发动机舱。该机的特种设备有无线电台、无线电罗盘、信标接收机和盲降设备等。该机可载机组人员5人、旅客32人。客舱备有行李间、食品间和卫生间,客舱除开有旅客门外,还备有货舱门和旅客应急出口。
性能数据
参考数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研制历程
项目中止
技术特点
性能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