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终
为去世的人举行的葬礼
初终,又称葬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代表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和社会关系的结束。
民间说法
初终作为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和“脱离仪式”,在中国民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和信仰基础。人们普遍相信,人的灵魂在死亡后依然存在并与逝者保持紧密联系,甚至能够转世重生。因此,丧葬礼仪被视为一项庄严肃穆且充满神秘色彩的重要活动。
民间习俗
中原地区的丧葬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注重对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中提到的“慎终追远”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重。孟子更强调“送死重于奉生”,表明丧葬礼仪的重要性。自春秋时期起,丧礼便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尽管后代有所简化,但基本程序得以延续。山西省各地亦遵守此传统。
程序
送老衣
亡人离世后,迅速为其更换预备好的“寿衣”,即“送老衣”。部分地区会在离世前完成更换。寿衣数量采用单数,材质避讳动物皮毛和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物通常会被弃置于屋顶,直至安葬时焚毁或自然风化,以去除不祥之意。
打麻伴
穿戴完寿衣后,还需整理仪容,晋西南、雁北等地习惯在袖筒内放置纸钱和面粉团,随后用麻披封住袖口和裤腿口,称为“打麻伴”。祁县等地则在死者手中放置象征岁数的小面饼和鞭子,以及烧化的锡箔,寓意保护死者免受恶狗侵扰。
口含钱
死者口中放入古铜钱,称为“口含钱”,源于古代“含玉”丧礼。此举是为了确保死者在阴间的温饱。
停丧
将死者移至木板上,按性别摆放,称为“停丧”。脸部覆盖布巾,颜色因地而异。雁北地区使用麻纸,称为“打善面纸”。
烧倒身纸
穿好寿衣并妥善安置后,家属方可放声痛哭,并烧化纸钱,称为“烧倒身纸”。沁县等地在傍晚烧纸,称为“烧黄昏纸”。五寨一带在弥留之际烧纸,称为“烧回头纸”。
送孝
小殓完毕后,家族成员通知亲友,称为“送孝”。
门状
家门口张贴讣告,告知死者生卒年月和殡葬安排。
引魂灯
停尸期间,点燃“引魂灯”,烧化纸钱,供死者在阴间使用。
压魂
当晚前往寺庙举行仪式,祈求死者平安抵达阴间。
寻魂
次日晚,家人外出烧纸,称为“寻魂”。
其他细节
守灵期间,防止猫狗等动物跨越遗体,夏季则防范雷电沁县等地在遗体上放置刀、秤等物品以防意外。
参考资料
初终——中国传统殡葬礼仪之殡礼.沈阳纪念林墓园.2024-10-25
目录
概述
民间说法
民间习俗
程序
送老衣
打麻伴
口含钱
停丧
烧倒身纸
送孝
门状
引魂灯
压魂
寻魂
其他细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