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塨所著的《论语传注》等书籍,旨在对儒家经典进行新的解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反对空洞的理论。他的观点受到
颜元的影响,主张实用主义。对于程朱理学和陆王
心学的观点,他认为凡是不符合立身处世原则的都是空谈,尤其批判了心性之学。他在《
论语》的注释中较多地使用古代的意义,同时也吸收了
毛奇龄的一些说法。然而,在某些地方,他故意采取不同的立场,以显示自己的独特见解。此外,《
大学》和《
中庸》的注释也都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
《论语传注》共两卷、《大学传注》一卷、《中庸传注》一卷以及《传注问》一卷,这些作品由
清代学者
李塨撰写。其中,《论语传注》主要采用古义,同时结合毛奇龄的学说;《大学传注》遵循古本的读音,将“大”字读作“泰”,并将“亲民”的“亲”字读作原本的发音;《中庸传注》则摒弃了
朱熹提出的天道、人道之分,转而关注实际的人事问题。《传注问》则是模仿朱熹的《或问》形式,详细阐述了作者在注释过程中的选择及其原因。
清代学者李塨所著的《论语传注》等书籍,收录于《
四库全书》。这些著作在解释经文时,常常与宋代学者的观点相悖。这是因为
李塨的思想受到了
颜元的影响,注重实用性而非空泛的理论。他对程朱理学和陆王
心学持批评态度,认为那些不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都是无意义的讨论,尤其是对心性之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在《
论语》的注释中,他采用了多种古义,并且吸纳了
毛奇龄的部分观点。比如,“无所取材”一句,他遵从
郑玄的看法,将其理解为“桴材”。而在“偏其反而”一句上,则采纳了
何晏的说法,认为这是比喻“反经合道”。这种做法有时显得刻意追求不同意见。《大学》的注释中,他坚持古本的读法,将“大”字读作“泰”,并保持“亲民”中“亲”字的原意。至于“格物”中的“物”字,他则引用了《周礼·司徒》中的概念来加以阐释,这反映了他个人的学术立场。相比之下,《
中庸》的注释更为完备,它没有接受
朱熹提出的天道、人道之别,而是着眼于现实世界的事物。《传注问》这部作品则类似于朱熹的《或问》,详细说明了作者在注释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及其理由。不过,这本书的语气并不平和,更多是以气势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