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
广东省惠州市南部,毗邻深圳
坪山区,陆地面积293平方公里,占惠州市的2.58%。海域面积(含海岛)1319平方公里,占惠州市的29.19%,海岸线63.1公里,占惠州市的22.42%。距离
香港特别行政区47
海里、
深圳市中心约60公里、东莞市中心约120公里,拥有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和城市依托,是珠三角东岸地区唯一的石油化工基地。截至2023年,常住人口44.7万人、户籍人口17.27万人。截至2022年全区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5689人,民族数46个。
惠州
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惠州东南,三面环山,口向南海,自古以来便是天然避风良港,“为粤省海洋最擅形胜之地。”纯洲岛造船湾遗址考古发现的夹砂陶绳纹罐残片,显示出大亚湾畔早在
新石器时代就有
人类活动。
战国至
西汉的陶片,以及唐宋时期的墙基、墓葬、栓船石等遗址,也充分证明了大亚湾的文明历史由来已久,至明代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环。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辖澳头、西区、霞涌3个街道办事处,29个行政村、35个社区。
2022年大亚湾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915.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37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739.3亿元。2022年,石化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05.1亿元;石化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9.9亿元。西部综合产业区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0.9亿元,其中:电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7.2亿元;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1.3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在产的66个行业中类,有32个行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19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惠州—深圳沿海高速公路、惠大高速贯穿大亚湾,并与深汕、惠盐、广汕、广惠、惠河等高速公路联通。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一
惠州港。
惠州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大亚湾石化区被列为全国重点发展的石化产业基地,是广东省唯一列入的石化产业基地,获评国家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绿色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获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发展布局
面对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和奠定百年发展格局的历史重任,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我们提出了突出
大亚湾滨海特色的规划布局,力争通过5~10年时间的努力,奠定将大亚湾建设成为惠州城市南部的滨海新区,南中国海北岸的璀璨明珠的坚实基础。具体发展布局如下:
(一)东区
主要发展石油化学产业。按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反映当代最新技术水平的世界级石化工业基地。
不是生活中的日用化工消费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假以时日,惠州老百姓所用的日化用品中的原材料,极有可能来自于大亚湾。”
精细化工是根据
产品性能和应用领域而划分的化学品。按行业成型的时间先后顺序,精细化工分为传统和新领域两部分。
传统精细化工主要包括:
染料、涂料、农药和医药
中间体、
橡胶加工等;新领域精细化工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剂、塑料助剂、
皮革化学品、
表面活性剂等。
入驻企业
惠州东风众科有限公司
鼎富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惠州合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永昶集团有限公司
惠州大亚湾华德石化有限公司
惠州东风易进工业有限公司
行政区划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辖澳头、西区、霞涌3个街道办事处,29个行政村、28个社区。常住人口22万人(户籍人口12万)。
土地资源
2022年4月,大亚湾开发区发布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一)、全区耕地444.70公顷(6670.50亩);(二)、全区园地2881.97公顷(43229.55亩);(三)、全区林地12923.54公顷(193853.10亩);(四)、全区草地1431.41公顷(21471.15亩);(五)、全区湿地1016.80公顷(15252.00亩);(六)、全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057.76公顷(120866.40亩);(七)、全区交通运输用地1304.77公顷(19571.55亩);(八)、全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45.25公顷(14178.75亩)。
人口概况
2019年末,
大亚湾区常住人口23.83万人,人口出生率18.17‰,死亡率1.60‰,自然增长率16.56‰。
经济
综合
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685.7亿元,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67.3亿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116.6亿元,增长0.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3:82.7:17.0。民营经济增加值45.1亿元,增长7.4%。2018年,
大亚湾人均GDP为307272元(现价),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6434美元。
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05亿元,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50.07亿元,增长20%,非税收收入10.98亿元,下降3.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2.36亿元,下降8.7%。全区税收总收入(含海关代征税)465.2亿元,增长41.3%。其中,海关代征税收入224.9亿元,增长71.9%。若剔除海关代征税,全区税收总收入240.3亿元,增长21.1%。
2021年,大亚湾开发区经济总量、税收总额、国内税收、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8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和7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70.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分别增长59.8%和266.3%。
2021年大亚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805.7亿元,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4.3%;第二产业增加值577.2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26.7亿元,下降4.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2:71.7:2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998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900美元),增长2.7%。
第一产业
201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32亩,增长27.7%;粮食总产量1957吨,增长34.2%;蔬菜总产量6484吨,增长9.5%;水果总产量1600吨,增长33.5%。
2018年肉类总产量2107吨,增长11.2%。其中,猪肉产量1755吨,增长11.5%;禽肉产量347吨(含禽蛋),增长10.5%。全年水产品产量19546吨,下降2.8%。其中,海水产品19203吨,下降2.2%;淡水产品343吨,下降26.1%。
第二产业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家,实现增加值633亿元,增长23.8%。分园区看,石化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54.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7%,增长41.7%;西部综合产业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61.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5%,增长10.5%。分支柱产业看,石化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39.5亿元,增长43.2%;电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3.2亿元,增长7.9%;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20.8%;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9.4%、16.3%、7.2%。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257亿元,增长46.7%。其中,内销产值2084亿元,增长33.9%;出口交货值173.4亿元,增长21.2%。内外销比例为92:8。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90.6%、15.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1.5亿元,增长47.3%;利润总额142.9亿元,下降4.4%,产品销售率98.9%。
第三产业
201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7亿元,增长9.4%;零售业零售额39.5亿元,增长21%;住宿业零售额0.7亿元,增长7.2%;餐饮业零售额2.3亿元,增长6.6%。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82.7亿元,增长15.1%,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23.8亿元,增长14.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5.5亿元,增长19.4%。
金融
201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00.8亿元,增长16%;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41.9亿元,增长13.1%。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81.6亿元,增长2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59.4亿元,增长2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5.3亿元,增长12.4%。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16.2亿元,增长13.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7亿元,比增长22.2%;中长期贷款余额488.4亿元,增长13.1%。
交通和旅游
至2018年末,全区
农村公路总长207.4公里,市政道路总长371.3公里。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765.6万吨,增长29.8%。其中,荃湾港区1761.3万吨,增长25.8%;东马港区5004.3万吨,增长31.3%。全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25.3万标准箱,增长22.3%。全年港区油品货物吞吐量4978.1万吨,增长31.2%。全年完成油气输送量1246.1万吨,增长6.3%。
2018全年共接待游客310.2万人次,增长19.2%。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45.5万人次,增长19.7%。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5.3亿元,增长38.9%。至年底,全区拥有国家4A级景区1个(
大亚湾红树林公园);拥有国家3A级景区2个(清泉古寺、
碧海湾旅游度假区);旅行社(门市部)13家。
社会事业
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8年度考入大学人数675人,考入中专人数808人。本地高中毕业升学率99%;普通初中毕业升学率99.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8年末,全区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2家,增长39%。全年全区专利申请数1864件,增长24.8%,其中发明专利613件,增长22.8%;全区专利授权数1062件,增长6.4%,其中发明专利83件,下降20.2%。
全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共3.3亿元,增长38%。截至2018年底,科创园已入驻各类机构130家,其中孵化企业107家、公共服务平台14个、总部经济项目6个、新型研发机构3个、创业投资基金公司3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64家,其中当年孵化毕业企业14家。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8 年末全区共建有群众文化事业站3个,农家书屋39间,全区行政村及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区有线电视用户3.9万户,其中
数字电视用户为3.8万户。娱乐歌舞厅7家,网吧51家。
全年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支出共2.2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4.2%),下降21.4%。年末全区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数9家,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拥有病床数854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人员921人,增长0.5%,其中医师380人,下降3.6%,护士338人,增长0.3%。农村医疗机构数57所,与上年持平;从事乡村卫生工作人员102人,增长3%,其中农村执业(助理)医师48人,增长6.7%。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59元提高到62元。
2018年末全区共有体育馆1个。全年体育健儿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36枚;人均体育场面积2.08平方米。
2018全年社会保险征缴总额21.2亿元,增长15.9%。全年领取养老金人数9036人,全年发放养老金总额13179万元。城乡居民基层养老金标准由145元/月提高到173元/月。
全区列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146人,下降18.4%,保障资金投入总额123万元,下降75.6%;列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0人,下降20.9%,保障资金投入总额85万元,下降71.5%。临时救济109人次,下降15.5%,国家定救人数786人,下降5.3%。集体供养五保户数6户,投入供养金额13.9万元。年末全区各种社区服务设施共40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9个。
资源环境
2018全年总用电量(包含中海油惠州石化、
中海壳牌自发电量)84.1亿千瓦时,增长24.3%。其中工业用电量74.4亿千瓦时,增长25.6%。供电线路总长5907公里,增长13.8%。年末全区拥有110千伏以上变电站22座,主变容量704.2万千伏安。全区供电能力9282.6万千伏安/日;供水能力68万吨/日;供燃气能力30.1万立方米/日;集中式污水处理能力(不含企业污水处理设备)8万吨/日。港口货物设计年吞吐能力10672万吨;专用集装箱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80万标准箱。
全区建成区面积75.5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442.41公顷,比上年增长7.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年末公共绿地实有树木数13.8万株,比上年增长4.5%。供水管网长度390公里,排水
管道长度770.85公里。
全区污水处理厂共4座,污水管网长度353.45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100%;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4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1%。
安全生产
2018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29宗,死亡21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7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4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04。
人口
2021年5月,
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亚湾区人口为444387人。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被评为第二批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6月,位居2021年化工园区30强名单第1位。
参考资料
地理位置.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2023-12-22
行政区划.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2023-12-22
民族宗教.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2023-12-22
历史沿革.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2023-12-22
经济发展.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