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学派是由霍夫兰领导的
美国传播学学派,该学派主要运用实验心理学方法,专注于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耶鲁学派认为,单靠大众传播无法直接引起人们态度的变化,
传播效果的形成并非单纯由传播者的意愿决定,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传播主体、信息内容、
说服方法及受众特征等。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显著;但从长远角度看,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是决定性因素。
耶鲁学派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心理学,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深入探讨了说服性传播的效果及其背后的机制。他们发现,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到多个变量的交互作用。耶鲁学派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人们对
传播效果的理解,挑战了一些传统的传播理论假设。
耶鲁学派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争论,尤其是在对待“教父”角色的态度上。虽然有人将保尔·德曼视为耶鲁学派的领导者,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耶鲁学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一群各自独立的思想家。然而,德曼的确对耶鲁学派的其他成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不容忽视。
1979年,
雅克·德里达与德曼等人合著的《解构与批评》问世,这本书不仅强化了外界对
耶鲁大学学者群体的印象,还将德里达纳入了这个团体,并赋予了“解构主义”的标签。自此,德曼被视为德里达在
美国的代言人,而耶鲁学派则被认为代表着“美国解构主义”。
德曼与解构主义的关系较为复杂。尽管他在某些理论上与德里达有所共鸣,如对文本互文性的强调,但他的一些理论观点却超出了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的理解范围。德曼本人曾表示,他从德里达那里借鉴了“解构”一词,并将其用于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中。然而,他也强调,“解构”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工具,而非目的。德曼与
雅克·德里达的区别在于,前者将“解构”视为一种揭示文本内在矛盾的方法,而后者则将其提升为一种哲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