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The Univers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位于
香港岛薄扶林般咸道90号,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创立于1953年,前身为1932年成立的
冯平山图书馆,以纪念冯平山先生于1932年捐赠大楼作中文图书馆。博物馆坐落于冯平山楼以及
徐展堂楼底下三层,珍藏逾1800件具历史价值的艺术品,主要分为青铜器、陶瓷和绘画三类。上至
新石器时代,下迄
清代的展品,包括色泽绚丽的唐三彩及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元代景教铜十字等。此外,博物馆也经常举办各类型展览、研讨会、讲座等活动。冯平山楼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级历史建筑,并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创立于一九五三年,最先称“
冯平山博物馆”,所占的建筑物原属一九三二年启用的“冯平山图书馆”,两者均以建筑物的捐建人来命名。至一九九四年,博物馆改称“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一九九六年,博物馆增加了新翼,位于徐展堂楼的展厅建成开放。在过去五十年,博物馆珍藏超逾一千五百件具历史价值的
中原地区艺术品,它们主要分为青铜器、陶瓷和绘画三类,年代上至
新石器时代,下迄
清代。
在陶瓷方面,博物馆藏品包括新石器时代的
软陶泥,汉代和
唐朝的铅釉器,以及色泽绚丽的唐三彩。其他藏品有早期的越瓷及青瓷,这类瓷器最受东南亚及
韩国人士喜爱。宋代的名窑作品则有定窑及磁州窑。至于明清两代的单色瓷及彩瓷,以及风靡
中东及
欧洲各国的釉里蓝或青花瓷器,博物馆也藏有一些代表作品。当中便以唐代的釉里蓝点三足水注最为珍贵,它是中国最早期的青花例子。
至于青铜器,博物馆收藏了商代及
西周力气,
东周至唐代铜镜,以及在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元代景教铜十字。在其他艺术品方面,博物馆还藏有木、玉和石凳雕刻,以及少量明代至现代的
中原地区水墨画及油画。
除展出馆藏外,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类型展览,介绍中国和西方的现代和传统艺术,以至
香港特别行政区早期历史,并举行研讨会、讲座,以及演视艺活动。博物馆同时参与
香港大学艺术系的教学工作,教授中国古代艺术及
博物馆学等课程,秉承博物馆以教育为目标的宗旨,希望透过艺术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此外,为推广中国茶文化,馆内设有“博茶座”,参观者可品尝中国名茶。
博物馆坐落于般咸道大学入口旁的冯平山楼,以及徐展堂楼的底三层。开放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九时三十分至下午六时;星期日,下午一时三十分至五时三十分。大学及公众假期休息。
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美术博物馆致力为各界不同人士提供不同艺术和文化体育,为香港社会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加深文化修养。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认为艺术能美化人生。透过各种馆藏和活动,教育公众取欣赏古今中外的文化和艺术,并籍常规和非常规教育,推动终身学习的风气。博物馆遵循下列途径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