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康
方福康
方福康(1935年2月28日-2019年2月4日),理论物理学家、系统科学专家,定海区(今舟山市)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80年获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伊利亚·普里高津)。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物理系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2019年2月4日,方福康于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方福康,1935年2月28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定海。1948年起就读于上海麦伦中学,受到该校民主氛围的影响。1952年,他放弃了原本计划的工科道路,转而在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浪潮中选择报考师范院校,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56年毕业后,留在该校任教,专注于理论物理学和原子核物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教育与职业生涯
文革期间
文革期间,方福康遭受了不公正对待,一度被下放至山西省临汾市劳动改造。尽管如此,他并未停止科学研究,而是抓住一切机会继续学习。回到学校后,他曾向数学家蒋硕民教授请教,后者曾留学德国并与约翰·冯·诺依曼共事。这段学习经历提升了方福康的数学基础。1970年代中期,他与多个院系的教师组成跨学科讨论小组,探讨当时的学术前沿问题,为后来成立非平衡系统研究所奠定了基础。
国际交流
1976年,方福康参与接待了美国核物理应用团,从中了解到布瑞斯的能量沉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推导计算,与其他研究人员一同获得了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他在全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了伊利亚·普里高津关于耗散结构的工作。同年10月,作为文革后首批公派留学生之一,前往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普里高津的领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并在两年内完成了学业。
学术贡献
归国后,方福康继续开展非平衡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非平衡系统研究所。他还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更广泛的复杂系统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1985年后,他将非平衡统计物理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一般复杂系统演化研究,开启了对非平衡经济系统的研究。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系统理论本科专业,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为系统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职业生涯
方福康的职业生涯涵盖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多个层面。1983年至1984年间,他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1984年至1985年间,担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6年至1989年间,先后担任副校长、党委书记。1989年至1995年间,担任校长。此外,他还曾在多个国家级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银行教育贷款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等。
逝世
2019年2月4日,方福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研究方向
方福康的研究领域涵盖理论物理、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及其在经济、神经计算等方面的应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的研究重点是非平衡统计物理及耗散结构理论,探讨非平衡相变及其数学形式。80年代后期,他将非平衡系统的研究扩展到社会经济、教育经济和生态资源环境等领域,讨论其中存在的复杂性和自组织。当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学习与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复杂性,重点关注宏观学习过程和记忆的涌现机制。
人物贡献
方福康在原子核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在离子注入理论的研究项目中,他和其他同事因对布瑞斯能量淀积理论的工作而获得1977年中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国内,并在非平衡相变的驰豫时间、Fokker-Planck方程的李代数结构、化学双稳态分析、具有饱和吸收的单模激光相变等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80年代后期,他将非平衡系统的研究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对经济复杂性的研究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思路,并在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系统对称性的分析、经济系统多因子模型、人力资源经济和教育经济效益分析等问题上得到了许多具体结果。他是系统科学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为中原地区系统科学特别是系统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
方福康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2024-09-14
方福康.博雅人物网.2024-09-14
方福康同志生平.搜狐网.2024-09-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教育与职业生涯
文革期间
国际交流
学术贡献
职业生涯
逝世
研究方向
人物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