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
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
修罗,也称阿修罗,梵语Asura,又作阿素罗、阿素洛等,意译为非天。是佛教六道之一,也是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是介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后被佛教收为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阿修罗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因嫉妒帝释天,经常挑起与天部的战争,却从未胜过帝释天,天神大战的地方又叫修罗战场。阿修罗道所生女子端正美丽,所生男子多丑陋,依种族而划分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四类,分别为天、人、鬼、畜四种阿修罗。最著名的阿修罗王有四位,即婆雅稚、罗骞驮 、毗摩质多罗、罗睺,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
释义
梵语Asura的译音,阿修罗的省称,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 十界之一。 又作阿修罗界、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
人物种类
三界中有四种阿修罗类。若是远因从鬼道而来,以护法之力而升入于修罗道中,故能乘通入空界而居。此类阿修罗从卵而生飞空,为鬼趣所摄。若是在天上因为梵行稍亏,情欲稍重,因而被降德贬坠下来,改生在阿修罗道中,其所居住之处邻于日月,这一类阿修罗从胎而出,为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能执持世界,力能洞达无碍,能与梵天及帝释天、四天争权,这类阿修罗,因变化而有,为天趣所摄。另外还有一部分下劣阿修罗,生于大海中心,沉下水穴之口,白昼游于虚空,黑夜回归水宿,这类阿修罗感湿气而生,为畜生趣所摄。
人物形象
外貌形象
阿修罗的形象有多种说法,据《增一阿含经 》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 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 》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等,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 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阿修罗于云岗石窟中作三头四臂像。四川省石窟摩崖造像中为三头六臂,上举双手托日月轮,中间双手执称和尺。
阿修罗手持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 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 则曲音自然弹出,这也是阿修罗所具有之福德。
性别形象
阿修罗王以身体高大、神通自在而著称,它身高八万四千由旬,其口纵广六千由旬,变化时可加大一倍。男阿修罗极丑,而女阿罗极美。
佛教形象
阿修罗原为印度最古神话中诸恶神之一,常与帝释天率领之天族对抗。被佛陀降服后,又与天众、龙众、乾婆、紧那罗等同为天龙八部众,守护释尊。因常常作战,所以又被称为战神,后世也因此称战场为修罗场。
阿修罗道又称“非天界”,能生活得犹如天人般享福,却没有天人的德行。女阿修罗貌美,时常迷惑众生,使难修行。故此阿修罗虽然不用受苦,但死后堕落三恶道机会甚大,所以一般将它列为恶道。
性格特点
阿修罗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带有嗔恨之心,执着争斗之意志,终非真正的善类。阿修罗凶猛好斗,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嫉妒是阿修罗与诸天斗争的一大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双方互相忌妒。另一方面是因为阿修罗王见日月、诸天皆在自己头上,因而愤懑不平,大发怒,于是“誓取日月以为耳珰”。
起源传说
《经一阿含经》记载,在宇宙劫初之时,有一位叫光音的天神,飞行到人间,在大海中洗浴时,“体生触乐,精流水中”, 八面之风将其精子吹入淤泥中,自然形成一卵子。经过八千多年,卵子成熟产出一女子。某天,该女子到大海里游水嬉戏,山风吹过海面,水精便入了她的体内,由此怀上身孕。又经过八千多年,女子生下一个男孩,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
第一次与天界斗争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有一孙女非常貌美,被帝释天看上,扬言要带兵抢回去,阿修罗王听说后大怒,与帝释天展开大战。结果帝释天得到佛的帮助,诵念神咒,将阿修罗王打败。后阿修罗王将孙女儿送给帝释天,双方和好。后来因帝释天风流成性,又看上别的美女,阿修罗王的孙女儿知道后心生嫉妒,回家告状,阿修罗王大怒,“兴四种兵往攻帝释”,帝释天见状吓的要命,深刻地体会到阿修罗们善妒又凶狠好斗的个性。
第二次与天界斗争
阿修罗王非常羡慕帝释天主神的地位,住着奢华的宫殿,拥有无数美丽的天女。渐渐地,阿修罗王的羡慕转为嫉妒,他自认为能力与智慧并不会输给帝释天,还掌握着天界最强的军队,却屈居帝释天。想到这些,阿修罗王暴躁、善妒、好战的脾气发作,他越想越气,便召集了他的阿修罗众,向帝释天的宫殿进攻。平常过着安逸生活的帝释天王和他的天兵天将,由于疏于作战,不是阿修罗众的对手。帝释天王的军队兵败如山倒,只能溃逃。阿修罗乘胜追击,誓要灭掉帝释天,彻底占领他的天宫。帝释天在撤退的路上,看见前方路边金翅鸟的巢里有刚孵化的雏鸟。帝释天慈悲为怀,担心金翅鸟巢会被大军路过震落伤及雏鸟于是下令往回走,迎向阿修罗王带领的追兵。阿修罗王看到帝释天带军突然反转,担心有阴谋或是陷阱,立刻下令,调转军队,向相反的方向逃走了。形势瞬间逆转,帝释天因一念之仁,不只保住了雏鸟的性命,也取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阿修罗王
佛教经典中的阿修罗王有很多,《正念法处经中》记载中,有四大阿修罗王聚于大海底须弥山旁:一个叫婆雅稚,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一个叫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因其两肩宽阔,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一个叫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个叫罗睺,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其中罗喉阿修罗王体大如须弥山,被美貌的少女吸引,他曾在天宫园林外欣赏天女,却被照射在身上珠宝的太阳光挡住了视线,他伸出右手遮住太阳。当他一心想见月天女时却又被月光干扰了视线,他又将手伸出挡住了月亮,这就是有关阿修罗王与日食月全食的传说。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
人物评价
阿修罗部虽然是三善道的众生,却没有善道众生应有的宽容与慈悲。他们脾气暴躁、性格执拗,且疑心很重,佛陀说法时说“四念处”,阿修罗王却要说“五念处”;佛陀说“三十七菩提分法”,阿修罗王偏要说成是“三十八道品”。此外,他们还总是嫉妒帝释天,经常挑起与天部的战争,为此古代多把战场比作阿修罗场。天龙八部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不如佛菩萨那般圣洁无瑕,身上存在着种种缺陷,但正因为这样,才更容易与人亲近。从他们身上,可以照看不完美的自己——自己的善恶执念、贪喜嗔怒。(诺布旺典评)
相关作品
出版书籍
影视作品
音乐作品
目录
概述
释义
人物种类
人物形象
外貌形象
性别形象
佛教形象
性格特点
起源传说
第一次与天界斗争
第二次与天界斗争
阿修罗王
人物评价
相关作品
出版书籍
影视作品
音乐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