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厦村
广东省深圳福田中心区下辖村
岗厦位于中心区的东南片区,是深圳福田中心区内唯一的城中村,是深圳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
握手楼支撑租屋经济,由于村内私房建设缺乏规划,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岗厦片区握手楼比比皆是,根本达不到居住采光、通风的要求,更谈不上消防保障;密集楼群里一间间小出租屋里的一个个煤气罐,更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威胁着村内居民的安全;村内电线私接现象也很严重,管线老化普遍存在,用电高峰期或台风多雨季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受居住质量条件限制,村内租客庞杂,时有造假和不法分子混杂其中,这进一步加大了管理难度,恶化了村内环境。
单纯的租屋经营限制了城区价值的提升。虽然房屋出租率还算较高,但租金低廉,与优越的地理位置极不相配。同时,受条件限制,股份公司集体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局限。
地理环境
新岗厦将定位成深圳市中心区CBD的商务配套功能区,为中心区金融、会展等产业服务。新岗厦片区的服务功能包括:办公、商业、酒店、时尚住宅、休闲娱乐、交通枢纽等。
历史沿革
文天祥后裔繁衍600年
近日,记者在岗厦河园片区采访了解到,岗厦村本村居民几乎全部姓文,他们是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第二十六代后裔。据了解,岗厦的始祖文萃正是文天祥堂兄文天瑞的第五代子孙。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现在的岗厦文氏家族后裔共900余人,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据了解,岗厦文氏是文天祥组织的文家义军的后代。1278年,为了扩充军队反击元军,文天祥在家乡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组织文家义军,扩充军队,组织进攻,但因寡不敌众,在江西战败转至南粤,不久后文天祥在海丰县不幸被俘,之后,文家义军四处流散,其中一支就在今深圳松岗一带养伤,而后定居在那里。680多年前,文氏子孙文萃等人来到岗厦,见到这里四面都是渔塘,土地也十分肥沃,又有茂密的山林,从此定居于此,繁衍生息。岗厦文氏的始祖文萃与香港泰亨村的始祖文荫都是文天瑞第四世文垂统之子,垂统祖就葬于现香港落马洲一带,每年重阳节,两地文氏都会有千余人聚集在那里祭祀祖先。
据岗厦股份公司董事长文晓阳介绍,解放前,岗厦曾被喻为“番薯之村”。因为种植很多番薯,岗厦人常常用番薯和上沙、下沙的渔民换海鲜吃。改革开放前岗厦村有水田2000余亩,800多村民都以种植水稻为生,但是由于地多人少,生活并不富足,全村只有100多间瓦房。为改善生活,很多村民们都去香港特别行政区打工,做生意,甚至定居。改革开放之后,村里有些家庭开始有了些积蓄,他们开始陆续拆掉瓦房,建起新楼,并将自家的空房出租,过上了富足生活。
发展历程
中心区商务配套功能区
岗厦河园片区的改造范围东起彩田路、西至金田路、北起深南大道、南至福华三路。沿金田路一线布置高层及超高层办公建筑,形成“双龙起舞”的格局,并有一栋地区性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00米。在福华路和海田路形成本地区的商业核心区,并在本片区的地下空间安排地下商业群。
旧城改造
1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有房屋590栋,大多为村民所有的握手楼。常住村民486户900人,暂住人口达6.7万,倒挂比例悬殊。由于种种原因,该片区的规划布局混乱、安全隐患严重、市政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片区的现状与深圳市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极不相称,已经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
2008年12月,历经十年酝酿的岗厦河园片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正式进入私人签约环节,本次进行改造的岗厦河园片区共有城中村房屋约590栋,总建筑面积约51万多平方米。其中私房520栋,总建筑面积39.95万平米,占总迁除量的78%,岗厦项目中还包括集体物业70栋,总建筑面积11.48万平米,已先期签约拆除,整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预计将于2015年完成。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经济
地理环境
历史沿革
发展历程
旧城改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