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绘画史》是一本关于魏晋南北朝绘画历史的书籍,书籍讲述了虽然在220-589年间不断有战乱和王朝更替,但是魏晋南北朝却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绘画融入了文化潮流,见证了历史传承,反映了时代面貌,说明了文化成就等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象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
曹不兴创立了佛画,他的弟子
卫协在他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作为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南方出现了
顾恺之、
戴逵、
陆探微、
张僧繇等著名的画家,北方也出现了
杨子华、
曹仲达、
田僧亮诸多大家,画家这一身份逐渐地进入了历史书籍的撰写之中,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这一时期中,发展得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和走兽画,而中国绘画中的其他各科还远未成熟,
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
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
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也是那时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第一章、绘画的多方面发展(功能的拓展与技巧的变化;上层画人的介入;
曹不兴与
卫协)第二章、
顾恺之(顾恺之及其传世作品;顾恺之的贡献与影响)第三章、山水画的出现(山水题材的发展与山水画的出现;早期山水画作品)第四章、
中国画理论体系的形成(传神论的形成与发展;山水画论的贡献;绘画品评与“六法”体系)第五章、疏密二体(
张僧繇;多种绘画风格的产生;疏密二体与多种绘画样式的出现)第六章、墓室绘画与
四大石窟壁画(多种遗存反映的匠作风格变迁;墓室壁画的南北分化;石窟壁画的分布与形制;石窟壁画的艺术形象;研究壁画的绘制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