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儿河,因状似熊耳,故又名“熊耳河”,是郑州市区“两河一渠”中的重要一条城市河渠。熊儿河起源于郑州市区西南30里的铁三官庙,西南至东北流向,经马沟、荆胡、王胡寨、高寨,在潘张分为东西两支分别进入市区,在东豆腐寨汇合一起。折向
北流市至旧城南关西过德济路,折而顺南城外东流,至二里岗附近再折向东北,过祭城东汇七里河,最后流入贾鲁祠,东风渠修成后,接东风渠再入贾鲁河,全长21.4千米,流域面积78平方千米。2018年8月,郑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发文将“熊儿河”统一更名为“熊耳河”。
熊儿河为季节性排水河,是
郑州市城市防洪骨干河道之一,建有交通桥14座、铁路桥一座、拦河闸一处、渡槽二处。熊儿河得名于熊儿桥,该桥相传于
明朝年间由一个叫熊儿的人所建。由于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注入,熊耳河成为郑州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也是
淮河污染最严重的支流之一。郑州市政府先后于1949年、1963年、1978年、1990年对其治理,因条件限制,效果不佳。2001年上半年,郑州市政府对熊耳河予以根治,使得熊耳河成为郑州的一处景点。
依托熊儿河,
郑州市建有熊儿河滨河公园,其中含地方特色区、历史文化区、园林观赏区三个景区以及松风听涛、铁路文化、竹篁幽深、夏荫可人、熊儿溯源、商陶花海、梅岭初雪、运之魂、芳苑春晓、紫薇园、沁香园、桂馨园等12处景点。
历史
因明代一个叫熊儿的人建桥而得名
这桥明代时就有了,听老人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熊儿的人。熊儿本名叫
熊二,是郑州西南石柱村(现新圃东街一带)人,因二和儿谐音,熊二后来被叫成了熊儿。有一年秋天,郑州雨多水大,南关外的小河经常泛滥,淹了庄稼,泡了房屋,两岸百姓苦不堪言。熊儿便把自己积攒的钱拿出来,带领周围群众挖河筑堤,排洪导水,把害河变成了益河,涝时可以排泄洪水,旱时可以灌溉田地。为方便人们行路,熊儿又在南城门(今
南大街与城南路交会处)外的河上修起一座石桥。人们为了纪念熊儿的功德,便将桥冠以他的名字,河也因桥得名,叫作熊儿河。因为谐音的缘故,后来熊儿河一度也被人称作“熊耳河”。熊儿河桥是不是明代建的,没有资料能够证明,但它确实是
郑州市现存时间最早的石桥。
康熙帝《
郑州志》有“熊儿桥,在南城阜民门外”的记载,可见在那以前桥就有了。桥原为单孔,再加上年久失修,桥身多处损坏,
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郑州
知州张钺为解除水患,率百姓将原单孔
古桥修为双孔石桥。
桥梁
寻访:2002年之前熊儿河的桥大大小小有42座
站在熊儿桥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双孔石桥北边那个桥孔上面雕刻的图案,
鸟纲、花草、凤鸟,还有一兽头,怒目大嘴,象征镇服水患。伏石左右两角各刻一龙,龙头向上,四肢伸展,造型精美。“听老辈人讲,一个是火龙,一个是
水龙。”据考古人士称,从石桥上图案的雕刻手法和生物形态来看,该桥当创建于宋元之际。
史上熊儿桥的景色是非常美丽的,熊儿河的“熊桥芦月”和
金水河的“金海晴波”同是郑州八景之一。桥多且颇负盛名是熊儿河的一大特点。2002年之前,熊儿河沿线还有大小桥梁42座,分别建于不同时期,后来因为交通扩展的缘故,全长21.4公里的熊儿河上共建有交通桥14座、铁路桥一座、拦河闸一处、渡槽二处。位于南关街和熊儿河交会处的石桥是
郑州市现存时间最早的石桥。
污染治理
忆旧:臭气熏天的河道曾让两岸居民苦不堪言
因为熊儿河和金水河一样横贯郑州市区,自然也是城市河道防治的重心。加之熊儿河自东南城脚向下便无固定河槽,每遇
山洪,沈庄、合庄、燕庄、凤凰台等村均受其害。历史上洪水泛滥成灾的记载非常多,因此,召开疏挖熊儿河河道会议,筹划该河疏导工程成为历代政府的必要工作。
解放后,
郑州市人民政府也把治理市内河流的工作提上日程,1949年8月组织全市干部、军警、学校师生疏挖熊儿河。疏挖工程参加单位26个,出工4160人,挖河6530米、土方1.96万立方米。1950年8月,又动员4个乡的农民开挖熊儿河,长6350米、加深0.6米,疏挖后
凤凰卫视中文台一带3万亩土地即去水患。1952年,再次组织沿河农民疏挖3250米。经过1958年、1959年、1963年的几次疏挖和整修,熊儿河河底宽增至12米,河深平均3.5米。
熊儿河两岸居民区密集,随着经济的发展,身兼排污功能的河道污染越来越严重,再加上源头枯竭,熊儿河慢慢成了一条人人厌恶的臭水河、污泥沟。虽经多次治理,终未能彻底解决问题。熊儿河和
金水河一样,一度成了
郑州市的“龙须沟”,下雨臭水横流,晴天臭气熏天,两岸居民苦不堪言。
1989年,政府投资20万元,清淤疏浚熊儿河市区段严重阻水河道。1990年6月,在大汛之前,组成熊儿河疏浚工程指挥部,经7.7万余人艰苦劳动,清除淤泥23万余立方米,工程竣工后大大提高了熊儿河的排泄能力。但污染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蜕变:成了市民家门口的休闲乐园
真正的改变来自1998年。1998年
金水河滨河公园建成后,郑州市即开始规划熊儿河的治理和滨河公园的建设,治理工程从2002年开始,先后完成了拆迁、截污、疏挖、护砌、橡胶坝、补充水源、建筑物配套等工程,使污水流淌、臭气熏人的熊儿河得到彻底改观。
而随后
郑州市开始实施的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更是让熊儿河和其他很多地方一起来了次优美的变身。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从2003年起,郑州市把熊儿河纳入中心城区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克服拆迁、截污等一道道难题,对熊儿河实施了截污、护砌、拆迁;2004年,政府专门成立指挥部,对熊儿河两岸进行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经过整治后的熊儿河成为老城区一条生态景观绿廊,市区段滨河公园全长11.24公里,其中东支长1.95公里,西支长2.13公里,干流长6.98公里,3个景区自西至东分布着松风听涛、铁路文化、竹篁幽深、夏荫可人、熊儿溯源、商陶花海、梅岭初雪、运之魂、芳苑春晓、紫薇园、沁香园、桂馨园等12个景点、总面积达39.16万平方米,两岸绿草如茵、名贵花树点缀其间,健身器材合理布局,美景令两岸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成为继
金水河之后,郑州市民家门口又一个带状休闲乐园。
如今的熊儿河已经变成了一个景美如画的地方。河的两岸种着各种各样的观赏树木,有梳着长长辫子的
垂柳,有亭亭玉立的
银白杨,有高大挺拔的
松柏……除此之外,还有五颜六色的花草、灌木;随处可见的健身广场,有老年人在那里抖动空竹、扭秧歌,放开
喉咙唱着经典的老歌;有年轻人在那里打羽毛球、跳健美操,舞动着青春的旋律;更有可爱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喂鸽子,脚穿时髦的轮滑鞋快乐地穿梭于广场之中。夜幕降临,河边的路灯亮起来了,一对对情侣在树丛中窃窃私语,相互搀扶着的老夫妻漫步于小路之中,幸福的三口之家散步在河岸边……
在2008年备受关注的十条精品街改造工程中,
郑汴路熊儿河桥也是整治的内容之一。
郑汴路熊儿河桥建于20世纪80年代,年久失修,承重有限,仅有4个车道,通行能力非常弱,致使该桥成为东西大街至郑汴路东西向的交通主要“瓶颈”。因为不能直接拓宽,东西大街——郑汴路项目部决定建一座新桥。8月5日,老桥管道开始迁移,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通行,项目部在桥旁边搭起人行便桥。10月10日,开始全封闭施工,目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到12月底畅通。
而已经开挖的
南运河工程,也为熊儿河的蓝图增加了绚烂的一笔。南运河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南侧,起始于
金水河,向东连通熊儿河,分流至十八里河、十七里河,并以暗涵形式沟通
潮河。根据规划,南运河修成后,将实现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之间的连通,分流这些河道的洪水,构成城市南部贯通的水网。
2008年,在市政府治理
金水河、熊儿河“两河流域”的5项工程中,关于熊儿河的占了三项:沿熊儿河排水系统单位户管雨污水分流工程;熊儿河西支上游截污工程;熊儿河(市区段)沿河两岸居民区积水治理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曾经清澈的熊儿河将焕发它的青春,在承担它排洪功能的同时,用碧水装扮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