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河,
彝族乡地处素有贵州西大门的
盘州市北部,境内居住着彝、白、汉、苗、
布依族等8个民族,彝族占61%,是盘县彝族最集中的乡镇。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已探明近期可采储量达1.4亿吨,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原材料基地。2004年全乡国税收入突破1000万元,2005年突破2000万元。
八大山位于淤泥乡东部,海拔2558米。登峰远望,美景尽收眼底。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
徐霞客游记》里写道:“州东北七十里,有八纳,其山高冠一州,四面皆石崖崭绝,惟一经盘旋而上,山颠,众览群山几百里之外,东望晴隆关岭,北望水城乌蒙,西望昆明曲靖,南望刘官宝霞。”
从淤泥彝族乡政府出发,坐车经罗多村、清水河可以到达雨朵箐,从雨朵箐开始就要一步一步向上爬了,经过三道榨子门才到山顶。每一道榨子门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当你走到关口时,左边岩穴深不见底,只见一股股烟雾缭绕,每过一道道榨子门都会打一个寒禁,过了三道榨子门,你就会看到岩边有一道裂痕,长越三十米,宽约六米,传说这是龙的迹印。
白雨洞是世界目前发现的最深的天然沉井。它位于盘县
淤泥彝族乡境内,距县城红果100余公里。井深560米,井口约30×50米,从井口到深424米的垂直井段可利用单绳技术顺一根绳索直达底部,比
墨西哥的巴霍天然井还深14米。据探测,该井底部仍有较强气流活动,表明该竖井仍向深部延伸。井口植被繁茂,下部井筒因为流水溶蚀,非常光滑。白雨洞天然井位于分水岭地带,发育在石灰纪
石灰岩中,该井的发现为石灰岩地块
喀斯特的形成发育及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淤泥河乡境内的滩口,距盘县城关60公里。
溶洞四周山峰耸立,岩壁如刀劈斧削。峰接峰,谷连谷,山谷两边石崖上呈现许多溶洞,组成一片溶洞群,最为壮观的是龙滩口溶洞。龙滩口溶洞由上中下三层组成,上洞、中洞、下洞各具特色。洞口在中洞,横直约3米,从洞中向外看似一朵梅花;距地面约2米,洞口左右各有一小间守卫室。进洞后,洞逐渐宽阔增高,距洞口5米处有一座宝塔形小山,似设在屋里的暗哨,山尖与洞顶相连,山上细水长流,右侧有一耳洞可供游人出入。举步前移,能容纳万余人的大厅呈现眼前,距塔山约3米处,有一口数十人才能抱完的倒扣石钟;大厅左侧有两条
蛟龙,头大尾小,弯弯曲曲,并戏其中。右侧有一棵石柱,直径约50公分,与“天”“地”相接,形如撑天柱,柱上缠有几条
钟乳石凝形,既像
玉龙绞柱,又像雄鹰啄食。顶棚石帘悬空垂下,如满天星斗,底面花纹好似龙鲮。经大厅再往里走,道道石阶耀入眼帘,逐级上升,如层层梯田,似体育馆中的排排座阶,又可谓千倾良田。拾级而上,有两条大石龙,全身鲮甲,在洞中嬉戏。留下无数梯田和梯地。再举足往里走,眼前又展现出20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面巨石形形色色,如蘑菇云,
圆明园遗址的门柱、农家挂在楼上包谷串,似佛像、像僧人、走兽、
鸟纲……无奇不有。
抬头一看,天窗大开。进入上洞,又是一番景象,洞顶垂下千万条石帘,大小、宽窄、长短各具特点,如屏幕、似
琼花,如飞瀑、似
冰川,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石帘横直交叉,把洞隔成无数条地道,纵横交错。游人可在地道里钻来钻去,如用拳击石帘,则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组成一曲洞中交响乐,十分悦耳。
下洞在中洞尽头左侧2公尺处,有一人工修凿的小圆洞,只能一人进出,在洞口就可听到岩泉飞泻之声。入洞必须双脚倒爬,如擦背翻单杠状。到下洞后又是一番奇景,穿过小亭楼往下是一段斜坡,坡长约50米,坡底是一个长60米、宽20米的龙滩(龙滩口因此而得名),中间有一石柱顶天立地,石柱上下粗、中间细,像传说中的定海神针。里面有大小不等的珊瑚岛屿,又像航船。更为奇观的是,有一约三四平方米的池塘中,似有一条直径约0.5—0.6米的巨蟒在游动,游人到此往往大吃一惊。调头往后看,迎面的飞瀑像一条银带,从数十米的洞中山崖直泻而下,溅起无数水花雾罩龙滩。龙滩右侧,上面是天楼,似“宾馆”内分“接待室”、“客房”“餐厅”等。一个套间连一个“接待室”。一进“接待室”,大大小小的
钟乳石,犹如站立两旁的白衣女士,迎接过往客人,穿过石门进宴厅,厅内有“桌凳”、“碟盘”、“窗帘、“服务人员”。再侧身往左门进去,则到了“卧室”,室内有洁白的“床”、“帐”、“窗帘”、“墙壁”。再往左后门出则是“检阅台”,迎面可观泉水,台两旁有石人守卫,当人们游到这里时,都有一种威严之感。台下是方梯,从方梯而下。
“八大山高,巍巍玉屏,层峦叠嶂。看苍穹似海,云霞翻浪;飞瀑如练,一泻千丈。看白雨洞,看龙滩口,美景如画;看人杰地灵,远村近寨,古色古香,直把乌蒙着奇装”。这是一首描写淤泥《八大山高》的名歌。在磅礴、巍峨的八大山下,淤泥河年复一年蜿蜒流淌,像母亲的浮汁养育着这片土地上勤劳善良的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