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假虎刺(学名:Carissa macrocarpa (Eckl.) DC.)是
夹竹桃科,在
南非语中,这种水果被称为noem-noem。它被列入南非国家树木名录第640.3号。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枝
近无毛;刺两叉状,长2-4厘米。叶革质,广卵形,长3-7厘米,宽2.5-4.5厘米,顶端具急尖而有小尖头,基部浑圆或钝,无毛;叶背中脉凸起,侧脉扁平而不明显,无毛;叶柄长约2毫米。
聚伞花序顶生,
花冠高脚碟状,白色,芳香,长达2.7厘米;
花萼短,5裂,裂片
披针形,长约5.5毫米,宽2毫米,无毛,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裂片长圆形,向左覆盖,长约为花冠筒的2倍,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
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中部略上;子房全缘,2室,每室有胚珠10颗,花柱长圆柱状,柱头比雄蕊为高,顶端2裂,被毛。
浆果卵圆形至椭圆形,长2-5厘米,亮红色;种子圆形,纸质,红色。花期8月。
分布范围
大花假虎刺原产于南非洲,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栽培。中国广东引进栽培。
生活习性
大花假虎刺性强健,喜高温干旱,生育适温为20℃-30℃。冬季搁放于棚室内,最好能维持5℃至10℃的棚室温度。
栽培技术
播种
可于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洗出种粒后,在室内进行盆播。
扦插
可于春季选择粗壮的成熟枝条或顶梢,穗长10厘米至12厘米,仅保留顶部的一对叶片,下部叶片剪去,插入沙壤中,约过50天-60天,即可愈合生根。
高压
可在春季选择粗壮的1年至2年生枝条,于平滑处以利刀进行环状剥皮,剥皮宽度约为1-1.5厘米,伤口处包裹好湿润的混苔土,土团直径6-8厘米,外用塑料薄膜包扎好,待剥皮处愈合生根后,于秋末剪下另行上盆栽种。
栽培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要求光照充足,春、秋季可接受全光照,惟盛夏高温时应适当给予遮阴。
生长季节,可每月浇施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内加0.2%的
磷酸二氢钾,能有效促进其开花结果。因其枝叶茂密,栽培环境要求通风良好,必要时酌加修剪。
若在生长旺盛的春、夏季开花较少,可进行一次修剪,抑制其营养生长,促成植株孕蕾开花。为了促成植株矮壮,可在修剪的基础上,用0.05%-0.1%的比久药液喷洒茎叶,可将其培育成株形矮壮的特殊观果盆景。
盆景造型
大花假虎刺的主干不是太粗,比较适合表现植物的清秀,但很难表现树木的高大风采。故而比较适合制作中小型盆景。其枝条呈水平方向发展,自然成片状,适合制作悬崖式、临水式、曲干式、丛林式等多种形式的盆景。造型采用修剪、蟠扎相结合的方式,蟠扎一般在夏季进行,因其枝条柔软,有些侧枝、较细的主干可用棕绳、麻绳进行牵拉,而对于较粗枝干则要用金属丝蟠扎。等基本骨架形成后,在利用其它枝条自然成片的特点,对细枝进行仔细修剪,即可成型。由于大花假虎刺叶片厚而且生长密集,重量较大,而其新枝又比较柔软,一次次先端往往稍有自然下垂现象,在制作盆景时应予以考虑。还可对树桩进行提根,使其悬根露爪,以提高盆景的观赏,提根应逐步进行,每次提一段,不可一次完成,否则会因根系裸露过多影响植株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养护管理
大花假虎刺原产
非洲南部,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水涝,怕干旱,不耐寒,忌过于荫蔽。制作好的盆景在4-10月的生长期放置室外光照充足处养护,这样可以使得株型紧凑,叶片排列密集,色泽光亮浓绿,质厚,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但夏季高温时稍加遮光,以防止烈日曝晒引起的叶色发黄。生长期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勤向叶片喷水,既能冲洗掉叶片上的灰尘,又能增加空气湿度,使叶片洁净清新,润泽亮丽。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移至室内向阳处,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稍干燥,不要施肥,5℃以上可安全过冬,若高于25℃可在中午打开窗户,进行通风降温,以免因高温发生煤烟病。
用途
大花假虎刺的花、叶、果均可作为观赏的植物,其株形美观,四季常绿,在中国北方可盆栽观赏,装饰阳台、居室、客厅、酒楼、商城等处,中国
南方地区可地栽用于庭院美化。其叶片不大,枝叶自然成型,还是盆景的好材料。大花假虎刺也被称为纳塔尔李和
南非的大红果,在
祖鲁语中,以及
乌干达班图部落中被称为Amathungulu或umThungulu oBomvu。这种水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成
馅饼、
果酱、
果冻和酱料。作为非洲的传统食用植物,这种鲜为人知的水果有潜力改善营养,增加食品安全,促进农村发展并支持可持续的土地管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