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镇,位于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中部。三官镇是市县文化体育、综治安全先进乡镇、市级
桑蚕基地建设乡镇、县生猪、枇杷、速生林产业建设基础乡镇、黑龙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重点乡镇。镇政府驻地三官场。
三官镇在历史上是四川
制盐重镇。在汉初平年间(190~193)已有大盐井(宝马井),并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设福兴盐课司,是四川盐课提举司下辖的17个盐课司之一。清雍正八年(1730),在宝马井设立复兴(盐)厂,随上、中、下纳税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三官场原名三官堂,又名三官塘。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之前地名多次变更,但具体地名暂无考证,但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前后,实行里甲制度,包括现三官镇辖区等地的里叫
宣化区可能性较大。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至清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间,相传境内有一位姓梁的文官和姓朱、姓卫的两位武官共同筹建庙宇,故名“三官堂”,后演变成场名三官场。
建镇沿革
三官堂场1896年舆图
东汉初平四年(193)分充国县置西、南二充国县,两县境大体以
宝马河为分界线。故推测现三官镇辖区分别属于
西充国县和
南充国县。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
南部县共辖9里,现三官镇辖区属于宣化可能性较大。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已有三官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现三官镇辖区属于宣化乡。清
宣统二年(1910)属于南部县第六自治区。民国24年(1935)置联保处,属于南部县一区。民国26年(1937)属于增设的南部县第五区。民国29年(1940)置乡。民国30年(1941)属于南部县第三区。民国31年(1942)属于南部县第五指导区。1949年解放。1950年建三官乡,属于
南部县第七区。1958年成立三官公社,属于建兴区。1966年改名前锋公社,1971年恢复三官公社,1984年改回三官乡,1991年属于建兴区,1992年并入建兴镇,1994年析出置三官镇。1996年属于建兴区。2001年南部县撤销区委,区工委,建立督导办。2004年三官镇属于建兴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中华民国下辖11个保。1990年底辖区20个村,156组。2004年下辖20个村,157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遇
三官镇地跨北纬31°17'15.36",东经105°52'20.64",国道212线穿镇而过,距南部县城25公里。东邻
太华乡、四龙乡,南界
建兴镇,西连
永庆乡,北与
宏观乡、
大王镇接壤。幅员面积30.2平方公里,耕地11983亩。全镇地貌属浅丘,南低北高,除宝马河沿岸的杨海坝较平坦外,其余多为坎状和馒头状浅丘,镇域海拔最高处灵宝山为526.8米,最低宝马河边为335米。境内有名山四座:东有宝马山,南有双合寨,西有金宝山,北有灵宝山。有河溪四条:宝马河从建兴流来,奔大王而去,流经三官7个村,流长10公里;苏家河从建兴镇义丰流入,在白岩寺汇入宝马河;石洞溪流经凤阳村等3个村,进入大王注入宝马河;鲜家河流经保福庵村等3个村,进入
宏观乡。有四种土壤类型:潮沙土、棕夹沙土、黄泥土、红石骨子土。森林覆盖率57%。
气候特征
境内气候属
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
摄氏度,无霜期290天,年降雨1000毫米。
人口民族
在汉初平年间(190~193)已有人类从事开采井盐等活动。但在明清之际,整个
四川省因战乱造成“土著仅十之一二”之说。故现三官境内的居民大多是在清
康熙(1662~1722),湖广赣闽等省迁入者多。
南部县境内大姓源流及分布如下,和三官镇境内的姓氏源流有一定出入,供参考:
王姓。支脉有二。一是宋代
进士王纲、王秉均及元代进士王文佐的后裔,世居本境;另一只是
清代自湖北麻城迁入。
张姓。支脉有三。一是元代进士张炎、张天隆、张天野的后裔;一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湖北麻城徙居顺庆府,旋迁本境;再一支是
乾隆十五年(1750)
抚州市府迁入。
李姓。有宋代李斌、明代
御史李玑的后裔,但大多以明
洪武孝廉大名
知府李延昌算起。
杨姓。支脉有二。一是宋代进士杨彬、杨贤及明代进士杨芳蚤的后裔;另一是清初自湖北迁入。
鲜于氏。世为右族,
唐朝有剑南节度使
鲜于仲通及弟
京兆尹鲜于叔明,宋代有其裔孙鲜于子骏。
刘姓。分两支传入
南部县,一是
清代自楚迁入;二是清
嘉靖有粤迁居南部县。
宋姓。支脉有二,一是元代
进士宋汝砺后裔;二是清初自湖北迁入。
罗姓。南部县土著居民七大姓之一。
成汉时李雄尊罗氏为皇太后,其子孙在境内繁衍千年。
杜姓。支脉有二,一是元代进士杜启安,杜凌汉以及明代进士杜友兰后裔;二是清初自楚迁入。
何姓。
唐朝何焕永家在保城,
开元仕殿中
御史,宋代有何永等4进士。
赵姓。支脉有二,一是明代孝廉赵紫来后裔;二是
清代自湖北传入。
三官镇1980~2017年总人口及在校学生图
截止2017年底,全镇共4942户,总人口16650人,其中农业人口4802户、15980人,非农业人口140户、670人。人口出生率6.48‰,死亡率4.32‰。居民全是
汉族。
经济
三官镇1980~2017年人均收入及国内生产总值
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1.6亿元,财政收入1300万元。粮食作物生产11820吨,经济作物产量518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7元。宝马寺村、太和庵村发展
葡萄和脆香甜柚产业500余亩;灵宝山村引进业主种植草莓170亩,实现收入560万元。朱家梁村枇杷产业创产值137万元。兰家沟、朝阳庵等村引进业主,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朱家梁村建成省优质桑苗基地100亩。文昌宫村、朝阳庵村发展水稻优良品种产业,引进“华友野山猪”养殖合作社,建成年出栏野山猪1000头养殖基地。
三官镇1980~2017年粮食总产量及经济作物总产量
社会
教育
三官小学开设有小学、初中教育,开设幼儿园。2017年,教职工46人。教学班18个。在校小学学生390人、初中学生150人。入园幼儿135人。
医疗卫生
镇卫生院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一级甲等医院。2017年,病床10张,从业11人,年接诊2000余人。
其他
镇政府在编行政干部18人,事业干部13人。畜牧站,从业人员3人;邮政所,从业人员3人;三官线路组,从业人员3人;信用社,从业人员4人。镇基层组织健全,共有23个基层党支部,党员远程教育点20个,2014年年底共有党员498人,2014年新发展党员7人。
政治
脱贫攻坚
2017年投入各项资金1000万元,聚力安居扶贫、产业扶贫、基础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
环境管理
2017年建立乡村两级“河长制”,划力水资源保护区域,指定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完成
宝成铁路、宝马河三官段水葫芦打捞专项治理,启动苏家河综合整治项目。实施“
秸秆”还田,禁止“秸秆”焚烧。
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新建村道
水泥路11.3公里、社道16.3公里;新建三官镇至老观乡道路排危设施3处。16个村、3000余户用上自来水。3个村实施了电网改造升级。
制盐历史
在汉初平年间(190~193)已有大盐井,日可易一马,人共宝之,故名宝马井。并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设福兴等六井盐课司,是四川盐课提举司下辖的17个盐课司之一,治所位于燕子山,产量位于17个盐课司中等。清雍正八年(1730),在宝马井设立复兴(盐)厂,随上、中、下纳税。1962年9月14日,经南充专署批准,停办包括三官镇在内的全
南部县盐场。
现今三官镇仍有大量地名与制盐有关:宝马井、宝马沟、宝马山、宝马寺、宝马寺村、宝马河、宝马加油站、干井坝、王家井等。
文化
特产美食
宝马河水质独特,金丝鲤鱼独产其间,为宝马河独特产品。此鱼因鱼腹两侧各有一道金色纹线而得名。金丝鲤鱼比普通鲤鱼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细小的金色线纹,从腮边直达尾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活蹦乱跳、逗人喜爱。其鱼肉质细嫩,入口有粘糯感、鲜美异常。但因环境污染,这种鱼很少见到了。
烧鸡公,口味以麻辣为主,
重庆市的一道江湖菜,广泛流行于川渝一带。在三官镇也特别盛行。
风土人情
宝马寺
宝马寺,坐落于
宝马山,原名报恩寺。创建于明代,后被毁。今寺掘土,仅拾残物一二,其因无志。后续建于此山之麓,名今名。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已名宝马寺。民国二十九年(1940)某时,后殿起火,殃及前殿,危机一寺,忽暴雨如注,虽烈焰三日,前殿及一偏殿幸存。1974年,公建缺木,被拆除。1991年始,于报恩寺遗址重建,续名宝马寺。
古人有记:县西七十里宝马寺有宝井出盐,日可易一马,人共宝之,故名。坊间相传:宝马山有马,为神骥;数里之外有山,名灵宝山,山有仙草,名
灵芝;数里之外有井,名盐井。此马以灵芝果腹,以盐水济困,于此山吞云纳雾,呼风唤雨,福泽四方,恩被远近。惜乎,有
渭河平原一异人经此,取芝驭马,乘风西去。尔后,是井涸竭。由是,时人念之,命此井为宝马井,命此山为
宝马山,命山下之河为宝马河。
宝马寺位于宝马寺村5社,占地20000余平方米。其正院由堂屋及南、北厢房组成。面阔五间,明间用作客厅,左右次间、梢间为居室。堂屋阶沿前方有一座拜台,正面石壁上刻有
浮雕的卷草、花卉和盆景图案。南厢房面阔四间,北厢房面阔三间。院内地面采用石板及石条铺砌而成。南院由南面的建筑和正院的南厢房组成。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
莲博园
以黑龙观村为中心,包括三官镇的6个村,建兴镇的10个村,四龙乡的5个村。拥有全国最大的万亩连片
莲藕基地。被上海基尼斯总部授予“中国规模最大的莲花博览园”称号。景区有特色各异的莲池近千个,莲藕品种20余种,构成了“九夏芙蓉”、“清涟园”、“醉莲园”、“菡萏园”、“月牙湾”、“莲花仙子”和“官字大院”、“婚纱摄影基地”、“莲花文化主题公园”等特色景观。
朝阳庵
朝阳庵,因在大山之东得名。始建于明-清时期,
南充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登沟雍家大院
黄登沟雍家大院,始建于
清代,
南部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凤阳村4社,占地1.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为川北古建筑典型风格。
宝马河
2017年三官镇境内的宝马河
宝马河,
嘉陵江二级支流。以流经
宝马山得名。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已名宝马河。文献对宝马河介绍不一。版本一:左源于
玉镇乡大力山(大力寨),右源于
西充县人和寨。全长61公里。版本二:源于
伏虎镇刘家沟村,向南经西充县
罐垭乡,至鸣龙乡西2公里处折向东北流经义和、中南等乡,入
南部县境内
龙凤乡,继向东北至建兴场,纳源自西充县义兴乡的巡按河后,再东北经三官、大王两乡,至定水场南0.5公里注入西河。全长63公里,南部县境内流长约45公里,平均宽约60米,深约1.5米,比降0.16‰,总落差37.5米,年径流量1.19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3.78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11.2公方公斤。集雨面积495平方公里。版本三:流域面积541.60平方公里,河长81.90公里,南部县境内河长34.90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56立方米/秒。
灵宝山
灵宝山,亦名龙宝山,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已名龙宝山,至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仍名龙宝山。传说山上出现过
灵芝宝草,故名灵宝山。覆盖面积约2500亩。古森林茂密,1983年时为草山。在
大王镇、三官镇境内。海拔526.8米。宝马溪,宝马井均在其下。
燕子山,与灵宝山对峙,四川盐课提举司故城。
石牛山,亦名请雨山。顶上有石牛长八尺高五尺。
红军遗址
红军遗址,位于灵宝山村4社。遗址高山路险,总面积有近10亩地。由红军足迹为标志的纪念碑,红军炮台、红军机枪阵地、红军战斗遗址、红军书写的标语、保存完好的红军指挥阵地等部分组成。但红军是否经过三官镇存疑。
文昌宫村中间大院
文昌宫村中间大院,位于文昌宫村2社。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15平方米。为川北古建筑风格,呈不规则
多边形,四周由5米多高的风火砖墙围绕,4道大门,呈一把椅子形状。10余间房屋组成,中间有个花园。
文昌宫村四合院
文昌宫村四合院,位于文昌宫村5社。占地1.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为川北古建筑典型风格,呈不规则多边形,四周由6米多高的风火砖墙围绕,2道大门,四周都是建筑物。近20余间房屋组成,中间有个花台。
猕子垭寺庙
猕子垭寺庙,位于红岩村7社。始建于
清代,有300多年历史,占地15000余平方米。
枇杷产业基地
枇杷产业基地,位于朱家梁村,占地325亩。基地内道路宽敞整洁,建筑错落有致。集旅游、采摘、观光、垂钓休闲于一体。
开心农场
开心农场,位于灵宝山村,占地80多亩。是体验式草莓采摘、生态养殖、茶坊会务、儿童游乐、运动休闲、自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绿油绿花椒产业基地,位于九龙嘴村,占地380多亩,产量达500吨。
鲜仕君带队的川剧坐唱、打锣鼓、唱歌跳舞,非物质文化遗存。在黑白喜事等活动都会有相应演出,还有专门的文艺演出,表演频率高、适宜绝大多数观众观赏。其唱式有独唱、领唱、和唱、对唱等。
地名来源
代表人物
曾烈光(1949~),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通信网络及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先后荣获1987年度、1990年度、2002年度三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荣获省部级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8项;1992年荣获首届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发表论文约150篇,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朱耍儿
朱耍儿(1906~1987),字明矩,外号“耍儿”。慈善家。他先后在三官、大王、建兴、义丰、石泉等乡镇倡建石平桥两座,培修石桥8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