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铭(1925年1月5日-2017年2月4日),江苏无锡人,中国传热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和教育家,中国传热学教学的开拓者之一。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53年获得美国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
交通大学和
西安交通大学,担任原西安交通大学热工教研室(现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主任,后调至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任教授。编著了中国第一本《传热学》教材,对中国热工课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6年至1948年继续就读于交通大学,获
学士。1948年,杨世铭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
1949年,入美国凯思理工大学学习,1950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入美国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师从国际著名传热学领袖人物Max Jakob(1879-1955)攻读博士学位,1953年获博士学位后,谢辞了Jakob教授的挽留,毅然回国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1985年,学校为照顾杨世铭丧偶之痛,同意他调到
上海交通大学,他去沪以后仍然十分关心传热学的发展及西安交大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建设,把在担任国际期刊编委时期所收集的全部原版国际期刊都捐赠给了西安交大图书馆(后存放于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且把《传热学》教材版权处理事宜移交给了他的弟子、中科院院士
陶文铨教授。
杨世铭在相变换热、高热负荷表面热电偶测温误差分析、多孔介质中的传热传质问题、有限空间中的自然对流及大空间自然对流流态的转变等方面都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被命名为Jakob准则的显热与
潜热之比这一无量纲数,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是最早确认这一无量纲数对相变换热影响的文献之一。
杨世铭于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65年培养研究生4人,分别是
陶文铨(200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林汉涛(曾任上海开能新技术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李长发(曾任
鞍山钢铁集团副经理),易希朗(曾任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1958年他出版了我国学者自行编写的第一本传热教材。60年代初杨世铭与我国前辈学者陈大夑、
王补宣、
夏彦儒诸教授一起制定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学的教学大纲,组织出版了一批我国学者编写的教材,奠定了我国热工类课程的教学基础。
杨世铭曾任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教委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传热传质期刊荣誉编委,国际传热传质中心理事等职。
杨世铭教授是中国传热学教学的开拓者之一。在传热传质物理研究方面有相当贡献。对中国热工课程师资队伍的成长和热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及能源动力类多个专业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评)
杨世铭为中国高等教育热工教材的建设、热工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奠定了中国热工课程发展的基础,是中国传热学科创始人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
杨世铭是家中的长子,祖父杨心梅是靠行医为生,后改行在南京义兴
转运公司做个小职员。父亲杨畴伯是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职员。杨世铭的母亲陈润珍知书达礼,贤淑聪慧,一生操劳家务。外公陈然,原名善,字献可,是清末秀才。杨世铭的夫人林菊媛也在
西安交通大学工作,她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林梅宾是上海天星糖果饼干厂的老板。1982年,林菊媛在去
上海市探视杨世铭患病母亲的过程中不幸去世。
2018年2月4日,杨世铭逝世一周年纪念暨其传热学文集发行座谈会在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
陶文铨教授组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和
苏州大学等高校与杨先生有着深厚渊源的学者,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委员会、
高教社代表,杨世铭先生亲属、学生等各界人士,学院领导及师生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