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镇
贵州省毕节市下辖镇
大银镇,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地处七星关区西北部,东与燕子口镇对坡镇接壤,南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母享镇毗邻,西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坡头镇交界,北与林口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99.39平方千米。清代时期,属八夷屯;1994年,毕节市撤县设市时改大银镇。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镇常住人口18473人。截至2020年6月,大银镇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羊桥社区。 2011年,大银镇财政总收入410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1%。农民人均纯收入3615元。  2018年,大银镇有工业企业1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地理气候
大银镇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喀斯特石灰岩溶山区,地上多奇峰、怪石、峭壁,地下多暗河溶洞。地形西北低东南高,海拔差大,最低处中山村李家寨海拔高度为1168米,最高处黄塘村海拔高度1998米。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平均降雨量1000毫升左右。大银镇风景旖丽。境内有水质纯净的初都河,有神韵独具的月亮山景观,有姿态万千的石门大山地下溶洞,有壁立千仞的尖山河湾峭崖。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银镇下辖以下9个行政村:羊桥村、高峰村、尖山村、保旺村、木瓦村、新丰村、黄塘村、石营村、半林村。
截至2020年6月,大银镇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羊桥社区。
教育
小学:大银镇中心校高峰小学场坝小学等
中学:大银中学
经济发展
大银镇荒山荒坡多,荒山草坡面积2万余亩,适于发展林、果、药、茶等绿色产业。年产牧草0.96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各类秸秆2.02万吨,农副产品也很丰富,千亩以上连片草场有10多个,宜于发展畜牧养殖业。
资源概况
水文资源
大银镇河流属水文属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河流落差小,深切于四周高山峡谷之中,山高水位低。全镇9个村属喀斯特地貌,水源匮乏,干旱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生长主要靠天然降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土壤资源
由于受生物气候、地貌组合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大银镇土壤属地带性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全镇土壤有黄壤、黄棕壤和棕壤地带之分,属垂直分布与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植被资源
大银镇为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区,四周地势急剧下降,立体气候明显。
物产资源
物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有烤烟干果有核桃、板栗、辣椒等;畜牧业以养殖为主。
民俗文化
在大银镇高峰村月亮山组,居住着一群苗族同胞,他们的先辈出于躲避战争,在很久以前就搬到这个地方居住。每逢节日盛世,他们就穿着苗族服饰、唱着苗歌,出来表演。一是表达他们高兴的心情,二是欢迎来到他们这里的客人。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八夷屯。
中华民国,属对坡乡。
1950年,属何官屯区。
1952年,建对坡区大坡村。
1954年,大坡村改乡。
1956年,撤销对坡区,大坡乡划归何官屯区。
1958年,成立何官屯区大坡公社。
1959年,改为何官屯公社大坡管理区。
1962年,恢复何官屯区大坡公社。
1966年,何官屯区大坡、初都、保旺3公社划归林口区所辖,同时将大坡、初都并入大坡公社。
1982年,大坡公社改为林口区大营乡。
1992年,林口区大营、场坝乡合并为大银乡。
1994年,毕节市撤县设市时改大银镇。
人口
2011年末,大银镇总人口2648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033人,城镇化率83.2%。另有流动人口4966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291人,占87.95%;有苗、白、彝等4个少数民族,共3192人,占12.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2.14‰,人口死亡率6.04‰,人口自然增长率6.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3人。
截至2018年末,大银镇户籍人口为29762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镇常住人口18473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银镇有小学10所,在校生5026人,专任教师14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35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7%,小升初升学率98.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5%;民办学校1所。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大银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人,经营管理人才30人,技能人才40人,农村实用人才3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银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9个,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藏书2.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5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芦笙、民族歌舞、民俗音乐等。2011年末,开通有线广播站,有广播喇叭8只。羊桥村开通有线电视,有86户农户安装有线电视。
2011年末,大银镇有体育场地6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银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病床50张,公立卫生机构床位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9张,固定资产总值10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235人,参合率79%。
2011年,大银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5户,人数50人,支出6.95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03户,人数2705人,支出23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11.6万元;临时救济支出8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48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8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260人,参保率4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银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6千米,投递点9个,乡村通邮率100%。
交通
2011年,大银镇境内有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42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大银镇有又名大坡寨,因古时此处炼银而得名。
参考资料
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2021-06-29
目录
概述
地理气候
行政区划
教育
经济发展
资源概况
水文资源
土壤资源
植被资源
物产资源
民俗文化
历史沿革
人口
社会事业
交通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