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忿生(?—?),己姓,苏氏,有苏氏之后,周朝初年司寇,与妲己同族。西周开国功臣之一,与周公、召公齐名。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也是我国最早历史文献《尚书》中记载的苏姓第一人。灭商后,周武王任命苏忿生担任司寇,相当于后来的刑部尚书。当周朝建立时,因有苏氏有功,武王赐封苏忿生以家乡十二邑建苏国,官授司寇(负责刑法 牢狱)之职。苏忿生决狱牢案,明察秋毫后世尊为狱神。
生平简介
苏忿生【周】生卒年月不详,周司寇,河南省博爱县苏家作村人。苏忿生是周武王时所任命的司寇(古代最高级别的司法长官),封于苏,国于温。因为苏忿生在周国威信很高,所以又称其为苏子,所以古温国又叫苏子国。古温国的辖区有十二个:温、原、絺、樊、隰、攒茅、向、盟、州、陉、聩、怀。这十二邑当中,除了攒茅、聩属于汲郡(今卫辉市)之外,其余的都是河内郡所辖的沁阳、博爱、济源、孟县、温县、武陟、修武的属地。西周是苏子国和苏姓的重要发展时期。苏子国与周王朝的关系密切,苏忿生担任大司寇,掌管全国刑狱司法。《尚书·立政》载:“大司寇苏公,效法谨慎,使各种法律规定用得适中,能长久在全国实施。”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周公在告诫成王的《立政》篇中盛赞司寇苏忿生。因此,苏忿生在朝威望及地位很高,有与周公、召公齐名的苏公之称。
到了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的礼乐制度发生动摇,周天子的神圣地位受到挑战,尤其是周平王将国都从长安东迁洛阳后,古温国与东周国都仅一河之隔,苏国成为重要的王畿之地,其互相间的关系日益恶化,矛盾加剧。主要矛盾来自郑国。郑国国君姬友是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初封在关中西周王畿之地,后郑武公随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在新王畿建立郑国,地域与苏子国接壤。郑国势力不断扩张,不仅先后吞并了周边的郐、虢等国,还企图挤掉苏子国。周平王去世,周桓王即位,在郑庄公的胁迫下,周桓王擅自将苏子国部分领地划给郑国,引起苏子国与周王室不和。
苏子国与周王室和郑国的矛盾的加深,使苏子国不得不加强与西北少数民族夷狄的来往,以减少来自周国与郑国的压力。但是,苏子国与夷狄的交往原则是:“不即于狄。”即,就,迁就,就是说苏国并不一味迁就夷狄,于是引起了夷狄的不满。这种矛盾导致了夷狄的入侵。“僖公十年秋,狄灭温邑。”在夷狄入侵的时候,周王室又坐视不管,致使夷狄灭温。
主要事迹
苏忿生是华夏苏姓第一人。苏姓出于己姓,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生子伯称,称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重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祝融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吴回继任祝融。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为六个姓族。陆终的长子樊,为己姓族,居于昆吾,史称昆吾氏,为己姓。夏朝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苏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温,古温国的地域包括2000年的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一部分。公元前650年苏国灭于狄。从帝颛顼,到祝融氏,到昆吾氏,到有苏氏均不是以苏作姓,只有到了苏忿生,才第一次正式以苏为姓,苏忿生是苏姓的第一人,被后人祭祀为苏姓始祖。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苏忿生。周武王时司寇。能敬狱事。封于苏。”《中国地名大辞典》在介绍苏的时候说:“苏,古国名。巳姓,夏殷时本封在临漳县西。苏忿生为周司寇。国于温。《孔传》忿生为武王司寇。封苏园。”明确告诉我们,苏忿生的家园叫苏园,博爱县苏家作村《毋氏族谱》提供了苏园的确切地点。《毋氏族谱》载,始祖“名宾古,宋朝真宗时在汴梁作官,因居大河(黄河)忧患,因事适河北(黄河北),欲卜地,以河内地处山麓,非河南下洼者,比行至苏家作村,有碣石云:‘周司寇苏忿生故园。唐朝仪凤三年立。苏家作村。’因相阴阳,北高亢则峣角难耕,惟此地折中焉,山水映带,灵秀钟毓,显得可以居业。”从这个记载,清楚的记载了苏园的位置和来历。这说明,苏园就是现今的河南博爱县苏家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