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朱维特(1958年— ),英国伦敦出生的美国天文学家,专攻
太阳系的小天体。他在天文学界因与简·卢共同发现了继
冥王星和
冥卫一之后的第一个克伊柏带
天体而闻名。朱维特曾任教于
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现在在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
地球、
行星和太空科学系、天文学系教授,同时也是
地球物理学和行星物理学研究所和行星与外星行星研究所的成员。
朱维特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中长大,他的早年教育是在当地的公立学校接受的。他的科学兴趣在中学时期被一位物理老师所点燃。1976年,他在
伦敦大学学院接受了
天文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教育,并在1979年以一等荣誉毕业。在UCL的迈克尔·德沃雷茨基教授的推荐下,他前往
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并在那里获得了天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朱维特的职业生涯始于1983年成为
麻省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1988年,他迁至
夏威夷大学,并在1993年被提升为天文学家。2009年,他回到美国本土,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教授,并在2010年获得了物理和天文学系的教授职位。2011年,他成为了
行星和
外行星研究所的所长。
朱维特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
柯伊伯带、星周盘、
行星环系统等多个方面。他与简·刘在1992年发现了15760阿尔比恩,这是继
冥王星和
冥卫一之外首个被发现的柯伊伯带
天体。他们的发现促进了对柯伊伯带天体分类的理解,并对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新的认识。朱维特还发现了70多颗行星
卫星,并在1986年重新发现了
哈雷彗星。朱维特曾在
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夜空》和《地平线》中讨论他的哈雷彗星发现经历,并在25年后的《地平线》节目中再次被采访。他还在公众讲座中分享了他对超
海王星天体的研究。
朱维特对于冥王星是否属于
行星的争议持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一个“基本上是虚假的”问题,但最终接受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2006年对冥王星的重新分类。
他和天文学家珍妮·刘一起于1992年发现了继
冥王星与查龙之后(当时冥王星仍被视为
行星)首个
海王星外
天体1992 QB1。另外他和斯科特·谢帕德(Scott S. Sheppard)一起发现了多颗
外行星的
卫星。他对民主和科学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并在2014年被邀请预测地球的未来。
朱维特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
夏威夷大学的杰出研究奖章、ARCS基金会的夏威夷年度科学家、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杰出科学成就奖章、
伦敦大学学院的荣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荣誉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台湾台湾中央大学的兼职教授。他还与简·刘共同获得了肖奖和
卡弗里奖,并成为挪威科学与文学院的外籍院士。
The
细胞核 of Comet 48P/Johnso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27, Issue 3, pp. 1784–1790 143P/Kowal-Mrkosand the Shapes of Cometary Nuclei,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25, Issue 6, pp. 3366–3377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 (20000) Varuna,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23, Issue 4, pp. 2110–2120
种群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Small Jovian Trojan Asteroid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20, Issue 2, pp. 1140–1147 Particulate
质量 Loss from Comet Hale-Bopp,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17, Issue 2, pp. 1056–1062 Cometary Rotation: an Overview,
地球, Moon, and Planets, v. 79, Issue 1/3, pp. 35–53 Large Kuiper BeltObjects: The Mauna Kea8K CCD Survey,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15, Issue 5,
PP 2125–2135 Protostars and planets V Tucson :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7) ISBN 9780816526543 (co-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