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乡,位于
屏边苗族自治县东北部,乡政府驻地戈几街距县城112公里,距个开蒙滇南中心城市—
蒙自市县城48公里。东南与和平、湾塘两乡隔河相望,西与蒙自县期路白乡、
芷村镇接壤,北与蒙自县鸣、老寨两乡毗邻,乡政府驻地戈几街村介于东经103°41′—103°50′,北纬23°12′—23°19′之间。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全乡地形呈长条形,东西最大横距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6公里,乡政府驻地海拔1780米。国土面积190.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全乡国土面积的100%。最高海拔2291.6米,最低海拔718米,相对高差1573.6米。
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566.6小时,无霜期363天。
土地资源
土壤大部分为赤红壤、红壤,北部大部分地方为喀斯特地貌,土壤为石灰土,在这些地区,地表径流流失严重,地下水位较低,造成严重缺水。新华乡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适宜发展“三七”、
烤烟、八角等经济作物;全乡有森林面积27496亩,森林覆盖率20.1%,活立木蓄积量237600立方米,主要是
杉木、旱冬瓜等。水力资源丰富,乡内主要河流有独家河、
南溪河、大桥河,水流湍急,水质好、落差大。全乡共有荒山荒地7509.43公顷,可开发利用6744.81公顷,主要分布在岩峰、菲租、西沙、
马鹿塘乡、
师宗县5个村委会,部份可作为草场利用发展养殖业,大部份适宜种植旱冬瓜,发展林下
草果种植等药材产业。昆河铁路沿线的荒山荒坡,气候炎热,适宜种植
龙眼、荔枝、
麻竹等
热带经济作物。
行政区划
全乡辖9个村委会,分别是岩峰村委会、菲租村委会、阿母黑村委会、河南村委会、戈纪街村委会、师宗村委会、马鹿塘村委会、估村委会、西沙村委会,95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
经济
地方财政收入109.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35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5元;粮食总产量801.23万公斤,人均吃粮340公斤;生猪存栏20006头,
仔猪生产6941头,生猪出栏11589头。注册登记个私经济167户,从业人员313人,注册资金82万元。2005年,推广种植杂交玉米4375亩,
杂交水稻3520亩,种植三七1300亩,经济林果1454亩,
烤烟4000亩。
人口民族
2004年末全乡总人口16060人,农业人口15295人占95.2%;人口自然增长率3.08%。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华乡人口数为13562人。
社会
基础设施
交通:
昆河铁路穿过西沙、倮姑、
马鹿塘乡三个村委会,芷白公路贯穿东西,挖通了9个村委会的乡村公路,全乡乡村公路里程达234.15公里,95个自然村有81个通公路,自然村通路率达85.2%。
水利:修复大小沟渠63条,坝塘5个(库容22.6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360亩;拉通了82个自然村的自来水,特别是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乡集镇发展的机关吃水困难问题,吃水极为困难的双包瑶、猫狸山、桃树冲三个自然村的联办饮水工程正在进行中,村民小组清洁水普及率达85.4%。
能源、电气化:建设沼气1832口,节能灶815眼,安装
太阳能812平方米,架通95个自然村的输电线路,自然村通电率100%;完成16个村民小组866户的农网改造;引进外资开发了倮姑、
四岔河两个电站。
集镇建设:完成新华集镇农贸市场第二轮新区开发和阿母黑农贸市场建设。
通讯、广播电视:开通戈纪街、阿母黑、倮估、岩峰、菲租、
西沙群岛6个村委会部分地方的无线通讯网络;安装了阿母黑、大路脚、老龙树、
马鹿塘乡等10个村的有线电视,建成“211”工程37座,开通
阿母黑村卫星电视加密频道和乡政府所在地、烂泥坝、新寨、扎带3个自然村的有线电视光纤联网。
乡村建设:完成了8个村委会办公用房的建设,建成戈几街、马鹿塘、老戈几、
河南省、老龙树、阿母黑、田尾巴、潘家屋、五里冲等12个自然村约5万平方米的文明卫生路建设,实施安居户215户,异地搬迁28户。
全乡有中学1所,中心完小3所,全日制小学15所,教职工134人,小学入学率99.25%,初中毛入学率97.67%,基本普及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有乡级卫生院1所,白玉兰卫生室4所,乡村卫生室已实现一体化管理,群众看病有了基本保障;积极开展文明乡镇、文明社区、“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1999年被州精神文明办评为文明乡镇。群众法制意识、思想道德素质有所提高,随着村务、政务公开的规范化、正常化,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文化
乡内居住着苗、汉、彝、壮四种民族,其中以
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
壮族泥巴架等,其中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两种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弘扬。每年
春节都是苗家人最高兴的日子,苗家咪哆、咪彩欢聚在“花杆”脚下,开展各式各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比赛项目有对歌、跳芦笙、打磨秋、打陀螺、打鸡毛毽、斗鸡、斗鸟、爬花杆等20多个,特别是
斗牛比赛,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爱好者前来观看,使花山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春耕时节,壮家人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打泥巴架来祈求金秋的丰收。菲租彝家的“三道红”民族服饰参加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展示活动,其中绣花马夹获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