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雅·班第达(1599-1674)是一位语言学家、佛学家和翻译家,出生于
和硕特汗国部。他是明末清初
藏传佛教高僧,也是使卫拉特蒙古人信仰藏传佛教的重要人物。在17世纪早期,藏传佛教传入卫拉特后,卫拉特四部首领商定各派一子为僧,班第达便是其中之一。他前往
拉萨市学经近二十年,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并获得
罗桑·却吉坚赞的赏识。1635年,他从
阿旺罗桑嘉措那里受到比丘戒。1638年,他代表五世达赖喇嘛回到卫拉特部弘法。1640年,他参加了蒙古喀尔喀部、厄鲁特部领主会盟,调解了卫拉特与喀尔喀间的矛盾。会后,他前往喀尔喀部传教,成为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的
上师,并由扎萨克图汗赐予“咱雅班第达”称号。他还曾前往土尔扈特等地弘法。 咱雅班第达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在1648年根据胡都木蒙古文创建了托忒蒙古文,因为卫拉特与蒙古的发音不同,所以需要编写新的蒙古文。1650至1662年间,他用托忒蒙古文翻译了172部藏文佛经。1662年,他在前往
西藏自治区途中在
青海省圆寂。 咱雅班第达是最杰出的
和硕特汗国部佛教学者之一,他的工作促进了
藏传佛教在西蒙古的传播。他还发明了清字体,这是一种用于写蒙古文的字体。他的贡献对于蒙古和
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岁去拉萨学佛学,获拉布札木巴学位。1639年返回卫拉特。他调解卫拉特内部、卫拉特和喀尔喀上层之间的矛盾,防止了蒙古内部的封建混战。在卫拉特、喀尔喀各地进行传教活动,是蒙古地区的早期宗教活动家,为在蒙古地区传播藏传佛教起了积极作用。1648年,他创制托忒蒙古文,拼写卫拉特方言。1650-1662年,用托忒蒙古文翻译藏文佛经一百七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