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骐(1923年2月—2020年2月2日),男,祖籍
河南省封丘县,生于河南许昌,曲剧表演艺术家、曲剧泰斗,曲剧马派创始人,戏曲踢靴功创始人。
1940年,马骐拜马文采学戏。1949年,马骐回到河南“灵宝曲剧团”当演员,被剧团定为演
老生行当。1953年,马骐在渑池县曲剧团担任团长。1956年,马骐参演《寇准背靴》,剧中马骐用“踢靴子”“弹胡子”“耍帽翅”等特技表演,为饰演角色“寇准”增添不少特色,其演唱版本被中国唱片社灌成唱片;同年,加入中国剧协。1973年调洛阳地区曲剧团当演员,1978年被任命为该团副团长,同年出席了省第八次工代会。1983年元旦,马骐前往北京演出《寇准背靴》,获誉为“活寇准”。2006年5月,他在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上被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2008年,马骐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2月2日,马骐在河南
洛阳市辞世,享年97岁。
在河南曲剧洛阳小调流派中,马骐的老生唱腔独树一帜。他演唱以本嗓为主,中音结实洪亮,低音浑厚有力,高音轻轻掠过,表现出一种风趣诙谐的情调;表演方面,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善于把生活点滴融入艺术创作中,其“踢靴功”与“帽翅功”“台步”并称为马派“三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马骐1923年2月出生于
许昌市一个贫寒的家庭,7岁入私塾读书,15岁入许昌同心协花行当学徒。他自幼热爱戏剧,但因家庭经济条件拮据,没钱买戏票,就时常钻进大人的大衫里混进剧院看当时的名角儿
赵义庭演戏。有时从小阴沟里穿进戏园看戏,结果弄得满身污泥、 一身臭气,为此挨过母亲的打骂。母亲见他对戏曲如此痴迷,就把家里的废铜烂铁换卖成钱后给他买了一场戏票。
1940年,18岁的马骐被抓壮丁到
重庆市,潜逃后参加当地的一个曲剧团,拜马文采学戏。1949年,马骐回到
河南省到灵宝文化剧团当演员,从此走进了戏曲的门槛,23岁的他被剧团定为演老生行当。
舞台生涯
1952年年底,马骐到渑池县曲剧团,1956年加入中国剧协,同年,马骐唱了一段六七分钟的《寇准背靴》,剧中马骐用“踢靴子”“弹胡子”“耍帽翅”等
特技表演,为饰演角色“寇准”增添不少特色,其演唱版本被中国唱片社灌成唱片,在河南电台的戏曲时段播出后,在较短时间内便迅速传遍了中原城乡,众多的戏迷知晓了有一个叫马骐的唱家。也因为这段戏广受欢迎,渑池曲剧团接着排演了《寇准背靴》全剧,马骐兼任导演。这一年马骐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荣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马骐被错划成右派,两年后恢复原职。
1958年,马骐与
周玉珍合作的《
寇准背靴》,他饰演寇准,依据剧情人物的需要,吸取了
京剧中的“踢飞枪”的技巧,将最初设计的坐在台上“脱靴”改为“踢靴”(将靴子踢出落到肩上)。为了练踢靴,他不知被近一斤多重的厚靴砸了多少回,甚至肩头都被砸肿、出血都是咬紧牙关,一直练到随心所欲的程度。1959年,在洛阳谷水剧院演出《寇准背靴》时,马骐首次在舞台上将脱靴改为背靴。自此,马骐的名字与《寇准背靴》紧密相连,而这部剧也成为了“马派”表演艺术的经典代表作品。
1973年,洛阳地区成立洛阳地区曲剧团,马骐被调入该团并成为骨干。1975年主演的现代戏《柜台内外》代表
河南省参加全国戏曲调演,深受好评。1978年任该团副团长,同年出席了省第八次工代会。1982年,由马骐主演《寇准背靴》搬上电影银幕,成为原洛阳地区第一部戏曲电影,并获得全国戏曲电视
一等奖。1983年
元旦,马骐进京演出《寇准背靴》,誉满京城,原文化部中国剧协联合为《寇准背靴》进京演出举办研讨会,《
人民日报》《戏曲电影报》等撰文盛赞,称赞演员马骐是“活寇准”。
晚年经历
晚年的马骐,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生、带徒弟上。2006年5月,他在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上被原
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2008年,他被原文化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马骐被授予
洛阳市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
2020年2月2日凌晨4时许,马骐在河南
洛阳市辞世,享年97岁。
社会任职
马骐曾任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剧协理事、洛阳市曲剧团副团长、名誉团长。
主要作品
参演舞台剧
马骐先后在150多出戏中饰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整场的《寇准背靴》他演出了3600多场,其中《花园》一折演得更多,有8000余场。
(资料来源)
电影作品
艺术特点
在河南曲剧洛阳小调流派中,马骐的老生唱腔独树一帜。在唱腔方面,以大本嗓为主,二本嗓仅作补充,中音结实洪亮,低音浑厚有力,而高音有时采用脑后的唱法,使其刚健挺拔,有时则采用高音轻过的唱法,以表现其风趣诙谐的情调。他的唱腔,风格别致,特色鲜明,在
河南省曲子的洛阳曲子流派中,其老生唱腔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在表演方面,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不拘泥于程式化的表演,善于把生活点滴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又是戏曲“踢靴功”的创始人,很多剧种都借鉴了“踢靴功”,“踢靴功”与“帽翅功”“台步”并称为马派“三绝”。
主要成就
马骐先生被誉为“曲剧泰斗”,是马派艺术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河南曲剧艺术节“终身荣誉奖”,曾被誉为“活寇准”。在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马骐先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宝贵的艺术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派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寇准背靴》《九龄救主》《血染玉璧书》《十五贯》《攀龙附凤》《孙安动本》《四进士》《赵氏孤儿》《白毛女》《柜台内外》等。
在80年的艺术生涯里,马骐先生不仅才华出众,德行高尚,还乐为人师,诲人不倦,培养了一大批曲剧表演人才,为曲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马骐还是曲剧界灌制唱片的第一位男演员,名字和艺术成就已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词典》《当代名人大辞典》和《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名人录》等书中。
荣誉奖项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马骐从艺几十载,其为河南曲剧的发展做出巨大了贡献。(央广网 评)
在近百年的曲剧发展史上,马老的须生表演是其中一座高峰。马老将曲剧表演实现了从程式到人物的升华,将
寇凖演绎得活灵活现、深入人心。(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李学庭 评)
唱腔浑厚壮实,音域宽广,表演朴实无华,善用唱、念、做表现人物形象,在河南曲剧中独树一帜。(
西工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马骐传》 评)
人物纪念
2023年2月2日,在马骐逝世三周年,其追思仪式在洛阳仙鹤园举行,同时马骐亲传弟子于2023年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三天在洛阳仙鹤园献上曲剧表演。
2023年9月,
渑池县纪念马骐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召开。座谈会上,马骐弟子、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邵建章介绍了马骐生平及曲剧马派艺术弘扬传承情况;其他相关同志结合自身实际,介绍了近几年的非遗传承工作、剧目创作情况以及未来几年的创作发展规划。
相关作品
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李学庭曾在2015年马老舞台生活八十周年之际,与胡顺建出版了《“活寇准”马骐》一书,该书详细记述了马老的一生和《寇准背靴》这部剧背后的故事,成为了解马老生平经历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