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
十六国时代慕容鲜卑建立的民族政权
前燕(公元 337年—公元370年),又称慕容燕,是十六国时期由慕容鲜卑族的慕容皝在龙城建立的政权,以古燕国为国号。自慕容起,前燕共历三主,国34年。
晋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慕容部鲜卑酋长慕容涉归的儿子慕容廆接管慕容鲜卑部的统治权,通过不断与周边部落的战争,逐步扩大了慕容鲜卑的势力范围,先后掌握了辽东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成为平州最大的势力。慕容廆之子慕容皝继承慕容部的统治权后,先平定了慕容仁之乱,又于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自称燕王,置百官,并在次年灭掉鲜卑段部,使疆域西扩与后赵相接。东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东晋正式加封慕容皝为燕王,随后慕容皝迁都龙城,运用军事打击迫使高句丽向其称臣,并灭掉宇文鲜卑部,完成对东北地区的部署后,慕容皝图进中原。
晋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慕容皝的儿子慕容继燕王位后,出兵后赵,攻占下章武、城、河间、幽州郡等后赵属地,并迁都蓟城。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慕容俊点兵出将灭掉冉魏,正式入主中原地区,并于同年正式称帝,改元元玺,国号称”燕“。之后,慕容儁继续南下扩张之路,降服前秦、东晋等诸郡,使前燕的势力版图再一次得以扩大。东晋升平元年(公元 357年),慕容儁再次迁都邺城遗址。慕容儁去世后,十一岁的儿子慕容暐继承帝位,改年号为建熙。慕容暐在位初,前燕与东晋交战不停,先后夺取了东晋大片城池,并攻入洛阳市,掠地至、渑,使前燕疆域范围达到鼎盛。
辅政大臣慕容恪去世后,前燕政治、经济走向衰落。前燕建熙十年(公元369年),前秦借前燕失信为由,发兵攻打前燕,前燕不敌,被俘或战死的士兵达十万余人;次年,前秦攻入邺城,慕容暐被俘,前秦封慕容暐为新兴郡侯,至此,前燕灭亡。
前燕疆域鼎盛时占有今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领有12州、157郡、1579县,所辖人口近1000万。前燕效仿魏晋,设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制系统、军事系统和法制系统。前燕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次之,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并使用中原王朝流行的五铢钱。前燕重视官学,推行汉化,推崇儒学,统治者都有较高的文学成就。前燕与东晋高句丽后赵及周边鲜卑等政权都有往来,但多以战争为主。
国号
前燕本名“燕”,其国号源于慕容廆的封爵名。慕容廆率部迁居于大棘城后,自立为“大单于”,并向东晋朝廷奉表称臣,司马睿拜其为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等,但慕容廆以“位卑爵轻”为由,坚持不受,并呈书东晋朝廷,以慕容鲜卑所占据的地方为古燕国旧地,要求封其为“燕王”。“前燕”一名始见于《十六国春秋》,目的是为了有别于“后燕”“南燕”“北燕”和“西燕”的别称。
前燕又称为慕容燕,引自清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是在“燕”的国号前冠以王室姓氏而成的别号。
开国时间辩证
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政权应从什么时间开始算起,目前学者间存在不同认识。史书中也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说法: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中,以慕容廆继任慕容部首领的时间,记为前燕立国的开始,即认为前燕始于公元284年,共存在86年;《晋书》《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中则是以慕容廆称公的时间记为前燕立国的时间,即认为前燕始于公元285年,共存在85年;《通志》《小学绀珠》《中州名贤文表》《资治通鉴》则是将慕容皝称燕王之年,视为前燕立国的开始,即认为前燕始于公元337年,共存在33年;《御定骈字类编》《读书纪数略》等史书则是将慕容俊称帝之年,视为前燕立国的开始,即认为前燕始于公元352年,共存在18年。
当代学者何宁生则认为前燕政权应该从慕容廆建立政权算起,即始于公元317年,至公元370年为前秦所灭,历时54年。但公元337年认为是前燕立国的开始这一说法在目前学术界的影响比较大,如当代历史学家姚宏杰就认为,此时慕容皝自称燕王,标志着慕容鲜卑独立政权的开始。当代历史学家郑天挺谭其骧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一书中,也是将337年,视为前燕立国的开始。
历史沿革
慕容廆掌权
慕容廆出身鲜卑族慕容部族,他的父亲是慕容部鲜卑酋长慕容涉归,兄长是慕容吐谷浑政权建立者慕容吐谷浑。曹魏初年,慕容廆曾祖父莫护跋由右北平市上谷郡一带,迁至辽西省。曹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莫护跋又率族迁于辽河西昌黎郡的大棘城以北,并在棘城以北建立政权。慕容廆的父亲慕容涉归继部族首领之位后,于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率族迁至辽东北。
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3年),慕容涉归去世,其弟慕容耐篡夺了慕容部鲜卑酋长之位,并要杀害慕容廆,慕容廆被迫出逃,藏匿到辽东人徐郁家中。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慕容耐被慕容鲜卑部众所杀害,慕容廆被迎回并接管了慕容部的统治权。
慕容廆扩张
因父亲慕容涉归鲜卑族宇文部有仇,慕容廆继位的当年,就对西晋朝廷上表,请求率兵讨伐宇文鲜卑部。司马炎为保持两部均衡,拒绝了慕容廆的请求,慕容廆随即私自率军侵犯宇文鲜卑部的辽西郡,遭到晋朝幽州诸军的讨伐,慕容廆大败。此后,慕容廆屡次率众劫掠昌黎郡,又荡平扶余国。西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慕容廆进犯辽东,再次被西晋的军队所败。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慕容廆派遣使者向西晋投降。同年,慕容廆率部从辽东北迁,回到辽水的西昌黎郡徙何青山。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慕容廆率部从青山迁回到大棘城
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宇文鲜卑部将领宇文素延发兵十万围攻棘城。此役慕容廆俘斩宇文鲜卑部万余人,控制了辽东原宇文部的地域。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两年后,慕容廆又出兵击斩了辽东周边素喜连、木丸津二部,掳掠了两部三千余户百姓,得到了辽东郡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从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至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间,晋愍帝先后拜慕容廆为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承认了慕容廆对昌黎、辽东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西晋建兴五年(公元317年),西晋丞相司马睿自称晋王,授予慕容廆节仗,封他散骑常侍、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等官职,并封其子慕容皝为振武将军,以笼络归附晋室的鲜卑慕容部。慕容廆接受了任命,并以晋室的名义开始征讨诸部,势力愈加强大。
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在东晋平州刺史崔毖的授意下,高句丽、宇文鲜卑部和段氏鲜卑部三方势力合兵进攻慕容廆。慕容廆在大棘城闭门据守,并在联军之间施以离间计,使得联兵大败,慕容廆俘虏了宇文部数十万士卒,实力迅速膨胀。此后,慕容廆又兼并了崔毖的部众,成为平州地区最强大的势力。东晋太兴四年(公元321年)十二月,东晋又对慕容廆“加使持节、都督幽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进封辽东郡公,邑一万户,常侍、单于并如故;丹书铁券,承制东海,命备官司,置平州守宰”。慕容廆于是“备置僚属”,立慕容皝为世子。
慕容皝平乱
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去世,世子慕容皝继承了慕容部的统治权。同年八月,慕容皝发兵讨伐宇文鲜卑部,夺取下榆阴、安晋两城。
慕容皝即位之初,用法严竣。慕容廆的庶长子慕容翰战功卓著,担心为慕容皝所不容,携子出逃到了段氏鲜卑部。慕容皝的另外两个同样军功显赫的兄弟慕容仁慕容昭也担心被慕容皝所忌,便决定合力取慕容皝而代之。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闰十月,慕容仁在平郭起兵,与慕容皝派来查探实情的使者在险渡县潢水附近相遇。慕容仁得知事情败露,于是杀掉使者,回兵平郭。慕容皝先杀了慕容昭,又派出五千兵士讨伐慕容仁。讨伐军大败,建武将军慕容幼、广威将军慕容军被俘,辽东佟寿投降了慕容仁,慕容仁占据了辽东之地。此后一年间,慕容皝先后数次进攻慕容仁,均被击退。晋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慕容皝再次出兵辽东,慕容仁东夷校尉翟楷、辽东相庞鉴逃走,居就令刘程投降,慕容皝重新夺回辽东地区的控制权。
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十月,慕容皝正式得到东晋的封拜。同年不久后,慕容皝遣军赴平郭,杀死曾与慕容仁联手的段氏鲜卑部和宇文鲜卑部的使者;次年,慕容皝奇袭慕容仁,慕容仁因轻敌兵败被俘,之后被慕容皝赐死。
慕容皝称王
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在镇军左长史封奕的建议下,慕容皝于十月十四日在文德殿即燕王位,大赦境内,又建文昌殿,乘金根车、驾六马、出入警,至此,慕容氏割据政权正式建立,但没有获得东晋朝廷认可。
称燕王当年,慕容皝先向后赵称藩,并请求与后赵共同出兵,讨伐段氏鲜卑部首领段辽。燕赵联军大败段氏鲜卑部,瓜分了段氏的地盘,迫使段辽举族逃向了密云山。同年,后赵以攻打段部时,慕容皝独吞了段氏鲜卑部在令支以北的诸城为由,发兵攻打慕容皝,占据了慕容皝三十座城池。同年十二月,慕容皝又与投降的段辽合击后赵。东晋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四月,慕容皝再次派军袭击后赵辽西,掠压后赵千余户百姓;次年,慕容皝又掠夺了后赵幽冀地区三万余户百姓。在与后赵激战的同时,慕容皝还对宇文鲜卑部、高句丽等发动数次战争;又通过和亲的方式,与拓跋部结好。
晋朝咸康五年(公元339年),慕容皝遣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前往建康请求燕王的封号东晋以异姓不能为王而拒绝,而刘翔则辩称,慕容氏父子剪除凶逆、殄灭强敌,平定长江以北之地,可堪燕王封号。双方争论持续一年有余。东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二月,东晋正式加封慕容皝为侍中、 使持节、大将军、大单于、燕王等官爵,封其世子慕容俊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并赏赐慕容皝军资器械千万。慕容皝以常德市之北、龙山之南为福地,修筑龙城;同年十月,慕容皝正式迁都龙城,并大赦境内。  
东晋咸康七年(公元341 年),慕容皝率四万精兵讨伐高句丽,在木底城大败高句丽兵,乘胜攻入了高句丽首都丸都城 ,并掠夺了高句丽国所存的珍宝及五万余户百姓,焚烧了其宫室,毁灭了丸都城。次年二月,高句丽王钊遣其弟入燕称臣,并贡献大量珍奇宝。 至此,慕容皝基本实现了对高句丽的控制。
随后,慕容皝开始全力谋取宇文鲜卑部。晋朝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慕容皝率军分三路讨伐宇文鲜卑部,宇文鲜卑部不战而溃,燕军乘胜追击,攻克其都城,宇文鲜卑部单于宇文逸豆归逃走漠北,宇文部由此散亡。慕容皝占据了宇文鲜卑部的畜产和物资,又将五千余户宇文鲜卑部众迁徙到昌黎。
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十二月,慕容皝以古代诸侯即位,均各称元年为名,停止使用东晋年号,自称“十二年”。
慕容儁称帝
东晋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八月,慕容皝因狩猎落马受伤,一个月后不治身亡,世子慕容儁继燕王位,加封其弟慕容恪为辅国将军、叔叔慕容评为辅弼将军、阳骛为辅义将军,又以弟弟慕容垂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率兵二十余万,与前凉一起,准备出击后赵。东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慕容儁的军队先后占领后赵的蓟城、幽州郡县、章武、河间、渤海乐陵市等地。慕容儁对后赵的胜利,使得后赵境内少数民族部落纷纷降附,至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慕容儁扫平了勃海郡、幽州地区的未服力量。
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慕容俊将军中文武兵民家属迁到蓟城。回到蓟城后,慕容儁派遣慕容恪相国封奕率兵,进攻冉魏政权。此时,冉闵驻军于安喜,慕容恪率兵抵达时,他不得不退往常山,又被慕容恪追到魏昌附近,双方交战十次,燕军都未能取胜。慕容恪根据所率军士多为步兵的特点,将冉闵军引到平地,兵分三路,各个击破。激战之下,冉闵大败被擒,士卒死者有七千余人之多,冉魏政权的主力被消灭。冉闵被送到蓟城,后被斩于龙城。之后,慕容儁又在邺城遗址擒获冉闵的皇后和儿子。
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十一月,原后赵将领拥兵自重者见前燕兵威甚盛,均纷纷降燕。至此,除还在鲁口据守的后赵吕护外,后赵所辖之地大部分为前燕占领。
随着前燕势力的不断发展,慕容俊开始为称帝制造各种舆论。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十一月,慕容儁先置百官,以国相封奕太尉慕容恪为侍中,左长史阳骛为尚书令,右司马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十三日,慕容儁正式在蓟城正阳前殿即帝位,大赦境内,改元元玺。次年二月,又将政治中心从龙城迁往蓟城。
慕容儁迁都
前燕元玺二年(公元353年),东晋宁朔将军荣胡带着徐州市和鲁郡向慕容儁投诚并献地;次年,后秦将领姚襄又以梁国投诚。前燕元玺四年(公元355年),前秦河内太守王会、浚县太守韩高、东晋兰陵县太守孙黑、济北太守高柱、建兴太守高瓮都携所辖郡投诚归附前燕。同年,鲜卑段部的段龛指责慕容俊非正统帝王,慕容儁派慕容恪慕容尘出兵讨伐鲜卑段部。翌年,慕容恪在淄河迎战段,并擒获了段龛的弟弟段钦,俘虏全部士众,段龛则逃回了广固城,慕容恪率军包围广固。在被困七个月后,段龛向东晋求援未果,不得不出降,后被前燕封为伏顺将军。
前燕元玺六年(公元357年)五月,慕容儁出兵塞外,攻下丁零、铁勒,俘获斩杀丁零、敕勒兵十余万,攫取了十三万匹马和亿万余头牛羊。次月,慕容儁下令杀死段龛及部众3000余人。不久后,匈奴单于贺赖头率部落35000人降于前燕。同年十一月,慕容俊正式迁都邺城遗址,改国号光寿。至此,前燕的政治中心南移到了中原的核心地带,成为拥有幽、冀、并、平、青诸州之地的强大帝国,与东晋相向而立,并争夺河南省(黄河之南)、江北等地。
前燕光寿二年(公元358年),东晋因慕容儁攻陷冀州区诸郡而下诏安县西将军谢奕、北中郎将荀羡北伐。前燕转败为胜,占据了晋朝许昌市颍川谯郡沛县等地。称帝建都后,慕容儁对前燕的中央职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封授了一批王侯。又进一步扫清了后赵冉魏的残余力量,同时与关中前秦交战、与拓跋代国、高句丽等继续维持友好关系。
慕容暐执政
前燕光寿四年(公元360年)正月,慕容俊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授命慕容恪阳骛慕容评慕舆根等人辅政。不久后,十一岁的世子慕容暐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元建熙
慕容暐性格庸弱,不受群臣看重,国家政事都委托于慕容恪。慕與根自恃勋贵旧臣,嫉妒慕容恪把持朝政大权,便以皇帝年幼小、太后干政等理由,煽动慕容恪自立为帝。在被慕容恪拒绝后,他又与左卫将军慕與干密谋诛杀慕容恪和慕容评,以篡夺皇位。于是二人进言皇太后及慕容姓,诬告慕容恪及慕容评预谋不轨。慕容暲识破了慕舆根的阴谋,没有允许。慕容恪得知这一情况后,密奏慕舆根数条罪状,并遣皇甫真、右卫将军傅颜等诛杀慕舆根及其 妻子、党羽。此时正逢大丧,慕舆根被诛杀一事,使内外恐惧,慕容恪采取了镇之以静的对策,才逐渐稳定了朝政。
前燕建熙二年(公元361年)二月,东晋人张平举郡投降于前燕,而原前燕河内太守吕护又请降于东晋。吕护打算利用前燕新丧之机,引晋兵偷袭邺城。事情露后,慕容恪以退为进,将吕护的军士围困于野王,又用高官厚来离间吕护部众。围困五个月后,吕护派遣张兴率领7000士兵突围,却被傅颜斩杀。吕护借机逃去了东晋。不久后,吕护又叛晋归燕,被封为广州刺史。次年,前燕令吕护与傅颜进攻洛阳,前燕胜利在望,但东晋增兵救援打破了前线形势,前燕进攻洛阳的目标最终失败。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前燕一直与东晋交战不停,先后占领了东晋的密城、许昌、汝南、陈郡各地,前燕建熙六年(公元365年),前燕太师慕容恪、吴王慕容垂攻下洛阳,掠地至崤、渑,关中大震。次年,前燕巡抚将军慕容厉攻陷兖州诸郡;同年十二月,东晋南阳郡督护赵亿以宛城区投降于前燕。至前燕建熙八年(公元367年),前燕疆域范围达到鼎盛,所控制的地域“南至汝、,东尽青、齐,西抵崤渑,北守云中”。
 前燕的覆灭
前燕建熙八年(公元367年),慕容恪、阳骛先后病故,慕容评以太傅之名主持朝政。该年五月,渐强盛的前秦准备进攻前燕,苻坚授意匈奴右贤王曹毂遣使者和西戎主簿郭辩一起前往前燕朝贡,以观望前燕虚实。郭辩到达前燕后,拜访公卿,并游说皇甫真叛秦;皇甫真大怒,要求慕容姓暲将郭辩治罪,但被慕容评阻止了。郭辩回前秦后,指出前燕朝廷无纲纪可言,能臣仅皇甫真一人,由此坚定了苻坚灭燕的决心。同年,东晋再次进攻前燕宛城区,守将赵亿逃走,赵盘在雉城被擒。同年七月,慕容厉等再次出兵攻破代国的铁勒,虏获马牛数万头。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大怒,于八月率兵攻打前燕,平北将军慕容望弃城而逃。
前燕建熙九年(公元368年),前秦魏公苻度以陕城投降前燕,并请求前燕出兵接应。苻坚担心前燕乘机入关中,于是派重兵屯守华阴。前燕慕容德上书请求出兵前秦,以一统北方。但被慕容评以“前燕君臣智谋不足以平灭前秦,主张闭关息旅,保宁疆场”为由拒绝了,最终前燕没有出兵救援苻度,并错失了击败前秦的机会。同年,尚书左仆射悦绾因前燕王公、贵戚占民为营户、荫户,使国家控制 户口少于私家,导致国库空虚,用度不足,上书慕容暐,要求罢除军封,严明法令,以清四海。慕容暐同意了,并让悦专门负责此事。 悦绾制定的严苛规制使满朝生怨,慕容评更是大为不满,并找借口杀死了悦绾。
前燕建熙十年(公元369年),东晋大司马桓温、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率五万兵众攻伐前燕,前兖州区刺史孙元也起兵响应。慕容暐部下慕容忠慕容厉傅颜等人先后败于东晋军,这让慕容暐十分惊惧,谋划逃往和龙。在慕容垂的劝阻下,慕容暐解留了下来,并任命慕容垂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慕容德为征南将军,率兵五万迎战桓温,同时派散骑侍郎乐嵩前往前秦,以割据虎牢以西土地为代价,请求苻坚出兵相助。在援兵的合击之下,桓温大败,东晋军战死超四万人。此战之后,慕容垂功勋卓著、威名显赫,引得慕容评不服。前燕可足浑太后也不喜欢慕容垂,两人合计,打算杀掉慕容垂。慕容垂得知后,带着儿子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侄子慕容楷等人逃往前秦只身逃往前秦,秦王苻坚加封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宾徒侯,慕容楷为积弩将军。而前燕的范阳王慕容德及车骑从事中郎高泰等因慕容垂关系密切,受到诛连,皆被免官。
东晋伐燕的战事结束后,慕容暐反悔,并未兑现承诺,使得苻坚大怒,遣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率步骑三万,讨伐前燕。前燕建熙十年(公元369年),王猛兵进洛阳市。次年,王猛劝降前燕荆州刺史慕容筑,占领洛阳。 慕容暐遣大将军慕容臧前往救援,但遭到了梁成、邓羌的阻杀。慕容臧只得进屯荥阳市,又被邓羌、梁成击退。同年七月,王猛和镇南将军杨安兵分两路,进攻壶关县太原市。太傅慕容评率三十万精兵前往抵抗。八月,王猛、杨安攻克晋阳,俘虏前燕并州刺史慕容庄。十月,王猛在潞川与慕容评对峙。慕容评本打算以持久战占拖垮前秦,但其为人贪婪,将山泉水、粮草等卖给属下部众,使士卒斗志全无。王猛得知后,遣游击将军郭庆率五千骑兵偷袭慕容评重。月底,在慕容暐的责令之下,慕容评与王猛交战,慕容评大败,前燕被俘斩十五万余人,慕容评只身逃回邺城遗址。二十六日,秦军长驱东进,到达邺城。
前燕建熙十一年(公元370年)十一月,苻坚率精兵十万助攻邺城。六日,慕容桓率五千鲜卑兵退保龙城。七日,前燕散骑侍郎余蔚率夫余、高句丽上党郡戍卒质子五百余人,趁夜开邺城北门投降。慕容暐与太傅慕容评、乐安王慕容臧、定襄王慕容渊、左卫将军孟高、殿中将军艾朗等逃奔龙城。十日,苻坚进入邺城皇宫,并遣游击将军郭庆追击慕容暐一行,慕容暐最终在高阳被俘;慕容评逃到高句丽后,被高句丽执送到前秦。苻坚将慕容暐及其后妃王公以下并鲜卑共四万余户迁到长安,封慕容暐为新兴郡侯,至此,前燕灭亡。
 疆域
疆域变化
晋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慕容廆占据了昌黎郡,前燕开始开疆拓土,从辽东一带南下向中原发展。
慕容廆去世时,慕容鲜卑的疆域东包晋辽东郡,以及玄菟郡西部地区;北部即晋昌黎郡界;西到大凌河上游向南与昌黎郡西界相接;南到海。
慕容皝去世时,前燕疆域东以玄菟、辽东两郡与高句丽接;北到老哈河流域威德城一线;西部仍以北平市辽西地区两郡;中部与后赵对峙;南到海。
慕容俊去世时,前燕疆域四至为东北仍以玄菟、辽东两郡与高句丽接;北到老哈河流域威德城一线;西北黄河控制陕北上郡一带,与拓拔代国相邻;西到太原市西部黄河;西南到司州(中原地区)河内郡地;南方到河南省中部颖川、梁、谯、沛诸郡一线;东南到徐州彭城、兰陵县到海一线;东到大海。
前燕建熙七年(366年),前燕疆域达到鼎盛时期,占有今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领有12州、157郡、1579县,所辖人口近1000万,成为与南方的东晋、西部的前秦鼎足而立的强大势力。
行政区域
前燕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管理制度,设置了一个司隶部和九个州,统管国境范围内的所有郡县。《晋书》中记载,前秦苻坚攻陷邺城之后,阅其名籍,名籍上记载前秦有157个郡,1579个县;《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汇集前燕可考的政区,共有10州(含司隶部)、55个郡(含都尹)、59县,共计124个政区。出土文献(含传世史籍))补充了燕、定两州,武平、海冥两县,共计4个政区。
人口与民族
人口
前燕的人口构成主要有鲜卑慕容部的原著民、以主动归附或掠夺来的外来人口。《晋书》中记载,前秦苻坚攻陷邺城遗址之后,阅其名籍,名籍中记载前燕当时全国的总户数为2458969户,总人口为9987935人。
民族
前燕是为慕容鲜卑族所建,其国内主体为鲜卑族外,还有大量的外族居民,包括汉族朝鲜族扶余国人、丁零人等。这些人口一部分来源于主动归附,一部分是被掠夺,还有一部分是不同民族或政权的质民。
内政
官制
慕容廆统领慕容鲜卑时,采用了中原完备的职官制度,并逐步用州、郡、县的地方官制代替了原有的部落制;慕容皝继位后,在慕容廆所创建的职官制度基础上,又以晋室所属地方军政长官的名义,在慕容鲜卑内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统治系统;慕容皝称王后,其职官体系仿照汉魏旧制进一步完善。
前燕的官员选任方式多仿自魏晋,主要有九品中正制、察举、考试和拔、因军功晋升或帝王宠信而任用等几种方式。但由于当时时政动荡、战乱频繁,并且权力集中于君主,故在官员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随时和随意性。尽管前燕还设置了御史等官吏监督机构,但对于官吏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并不健全,监察机构多为徒有其表。
前燕出身于鲜卑,因此在军事将领和中枢要职官员的选任上,多重用鲜卑贵族,鲜卑贵族在任职者的数量上也远大于汉族。而地方职官系统则沿袭汉魏晋所行州、郡、县制,州官设刺史和刺史,郡官设尹、知府、内史等官,县官设令,此外还有各级地方属官;同时,前燕也设立了带有鲜卑特色的地方行政制度。
权爵制
前燕的爵制分为王、公、侯三级:
王:前燕封王对象主要是宗室成员,主要来自东晋的册封,也有自己封授的。前燕元玺三年(公元354年)四月,慕容俊曾对宗室成员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分王活动,此次获封爵位的前燕宗室成员共有24人,主要是慕容儁兄弟及诸子。
公:前燕时期,年龄较长的宗室诸子封王,年幼者则皆封公爵。
侯:前燕的侯爵有两类,一是承袭魏晋王朝“五等爵”中的侯爵,二是汉朝时就存在的关内侯之类的散侯。
胡汉分化制
前燕早期实行胡汉分化制,设置了俟厘、都尉、城大、城郎等、自上而下管理少数民族的职官系统。前燕的最高统治者受到东晋册封,但并不实际参与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而是由储君或宗室出任左贤王一职来加以管理;其下又有分部管理的俟厘、都尉等官职;而在具体城市之中又设立城郎、城大等类似郡县的鲜卑特色管理机构,来管理具体的少数民族部落。在慕容俊进入中原称帝之后,胡汉分化制被逐渐取消。
继承制
慕容廆之前,慕容鲜卑并未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度。晋朝太兴四年(公元321年),慕容廆“立子皝为世子”,学者李海叶认为,这一举动标志着慕容氏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子继承制,并在后续的慕容氏所建立的王朝中确定并沿袭下来。
人口管理制度
流民管理
前燕的人口除强制迁徙来的之外,还包括大量流亡人口。到慕容皝时期,流民的数量比慕容鲜卑原部落人口多出十倍有余。流民中,包括举宗而来的华北士族,因此,针对众多的人口流入,前燕设立乐浪等新侨郡,来安流辽东流民;前燕予民为耕地,,并赐给贫穷的无资产者耕牛,以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安抚流民,同时也能促进生产。
整体措施
除流民外,前燕还设置了人口管理的一般制度,来管理包括由各北方胡族组成的部落民、分布于内地的郡县民以及坞堡民。采用胡汉分制的方法,对部落民设置专门机构,实行专门管理;设置户籍管理制度;同时,对国境内的人口进行分业管理,既将境内的编民按照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学五类,以农业人口为主外,严格控制了其他行业的从业人数;在对豪族的管理中,前燕对于前来归附的豪族,一般任命其为本地官长,与他们采取合作的态度。
赋税
晋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慕容皝听从封裕建议,实行屯田制,既放一定数量官方圈占的苑、牧地给贫民耕种,作为屯田;同时,将官方的牧牛租给无牛的屯田民使用。对无田者,国家收取所得的八成作为税费;对有牛而无地者,则收取七成所得作为税费。
法律
史书中曾记载,前燕政权建立后,经历了三次立法过程:一是慕容廆时期,著《家令》阐述自己的治世原则,对当时的慕容鲜卑具有行为规范的作用;二是西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年),慕容廆创定府朝仪法;三是慕容俊在位时,下令“燕平上冠”。除“燕平上冠”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外,前两次均无考。
前燕推行法峻刑严的法制原则。史书上记载,慕容皝继位初,用法严峻,国内百姓人人自危;慕容儁在位后,曾想恢复肉刑,而且曾用“具五刑”治罪。前燕有死刑、鞭刑、徒刑、禁、削黜等刑罚手段;有谋反罪、妖言犯上罪、恶逆罪、妄言惑众罪、行贿受贿罪、举非其人罪、逃避徭役罪、不修辟农田罪、巫蛊罪、贼盗罪等罪行。
在前燕的刑法制度中,官僚贵族享有特权。慕容俊的“燕平上冠”就是要求司法官依据冠冕服制所显示的权贵职级等次来酌情治罪,以保护官贵享有司法特权。
军事
武官官制
军事装备
1988年,在中国辽宁朝阳地区,出土了中国第一副甲骑具装实物,经考古专家研究,该甲骑具装应该是前燕建国前后的骑兵装备。甲骑具装是防护装具的一种,包括用铁甲片编缀成的兜和马胄。前燕的铁兜整顶部用圆形整体铁甲片做成平顶,压住最上一层,以下几层也是上层压下层,第二、三、四层前部正中一片压在左右两片上,依次编到脑后,压在正中一片上收拢。的资料。马胄由面罩、护颊板、护唇片三部分组成,两侧护颊板与面罩前端的护唇片均用铁销连接,不用时可以折叠,并有用于扎结的带扣,而且还采用了铆接技术,制作工艺比较先进。
对外关系
东晋
前燕与东晋一度建立了臣属关系,慕容皝被封燕王后,前燕成为东晋的宗藩;慕容俊称帝后,东晋与前燕走向全面对立,冲突、战争不断,双方关系骤然敌对。
晋朝建兴五年(公元317年),慕容廆遣使江东司马睿进帝位,前燕向东晋称臣,接受东晋封爵赐官。
慕容皝即位之初,沿袭了其父慕容廆在位时与东晋的外交政策,继续向东晋称臣请封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称燕王后,引起东晋忌惮,一直不肯为其正式加封。而慕容皝则向后赵称臣,并和其合击击败段部后,东晋故意将本属后赵控制的幽州地区赐赏给慕容皝,以此分化双方。之后,东晋见前燕势力强盛、无法控制,为防激怒慕容皝,便正式封慕容皝为燕王。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3年),前燕兼并了宇文部、灭掉高句丽,不再听命于晋。
慕容俊称帝后,东晋与前燕处于政治、军事对立关系。前燕不断南进,占据黄河以南、淮北市地区,与东晋隔淮对峙,东晋也数次北伐前燕。枋头之战后,前燕的国力遭到严重削弱且内部矛盾尖锐,最终被前秦所灭,东晋与前燕的敌对关系才正式宣告结束。
后赵与冉魏
慕容皝即位之初,双方之间又隔着段氏鲜卑部等势力,不曾发生正面冲突。慕容皝称燕王后,为联合后赵击败段部,曾向后赵称臣。段氏鲜卑部离散后,前燕领地与后赵相接,发生利益冲突,经常战争不断。慕容皝因后赵势强,曾献出归降慕容部的段氏鲜卑部数十人首级示弱求和,却被后赵拒绝。于是,慕容皝于东晋咸康六年(公元340年)主动进攻后赵,因实力相当,双方互不能灭,此后陷入小规模拉锯战当中。
高句丽
慕容廆时期,慕容鲜卑和高句丽同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在慕容鲜卑发展过程中,高句丽曾想联合其他势力吞并慕容鲜卑,但并未能成功。慕容皝时期,前燕逐渐强盛,高句丽在与前燕的战争中无法取得主导地位。慕容皝迁都龙城后,对高句丽进行了多次的军事打击,迫使高句丽称臣,而高句丽也最终成为了前燕的藩属。至此,双方由此前的平等关系转变为宗属关系,由相互战争转化为相对和平。之后,前燕北并宇文鲜卑部,西平段氏鲜卑部,实力强盛。直至前燕灭亡,前燕与高句丽始终保持着宗属关系,双方使者往还,和平相处。
北魏
前燕和北魏晋朝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至前燕建熙十一年(公元370年),和亲往来不断,在和亲的基础上,双方关系十分亲密,且避免了战争。东晋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北魏代王拓跋什翼犍向前燕求婚,慕容皝将亲妹妹嫁给什翼犍做皇后。两年之后,昭成皇后去世。慕容皝又派使臣向北魏朝贡,并再次将女儿嫁给什翼犍。东晋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慕容皝又派重臣带着厚礼向北魏要求交换婚姻,什翼犍在同年九月把北魏烈帝的女儿嫁给了慕容皝。
周邻鲜卑
前燕之与宇文鲜卑部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争战不断。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前燕定都龙城后,东破夫余与高句丽,攻灭宇文鲜卑部。次年,宇文鲜卑部首领宇文逸豆归派国相莫浅率兵攻燕,反被前燕所败。一年后,慕容皝率兵攻打宇文逸豆归,大破宇文鲜卑部,宇文逸豆归败逃,死于漠北,宇文姓从此散亡。
前燕和段氏鲜卑部同样争战不断。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段氏鲜卑部曾联合高句丽、宇文鲜卑部谋攻慕容廆,反被慕容廆所败。东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年),段氏鲜卑部欲夺取柳城西曲水,慕容皝率五万步骑迎战,段氏不战而逃,后又被封奕偷袭大败。次年,段部助乙连攻打前燕折冲将军兰勃,被兰勃击获;之后助乙连又与慕容皝之子慕容遵激战于五官水。唐国内史阳裕曾上谏慕容皝,试与段氏鲜卑部联姻以避免战争,但遭到了段氏鲜卑部的拒绝。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慕容皝在令支城大败段氏鲜卑部,迫使段辽逃至密云山,后投降于前燕。次年,段辽因密谋反叛,被前燕诛杀。前燕光玺二年(公元352年),段辽的侄子段龛在绎幕称帝,四年后,慕容恪平定段龛所辖齐地,将旗下3000余户迁至蓟城,段氏鲜卑部灭亡。
经济
货币
前燕承袭了中原王朝使用铜钱的习惯,所使用的货币为五铢钱。慕容鲜卑从晋朝时起,就开始使用铜钱;前燕政权建立后,慕容皝在采纳封裕的建议后,为鼓励臣下进言,“赐(封裕)钱(铜钱)五万,明宣内外”;在辽宁朝阳袁台子前燕墓中,曾出土了7枚属于东汉后期的五铢钱;而属于前燕的李廆墓也曾出土了33枚钱币,绝大部分是五铢钱。
农业
前燕重视农业的发展。慕容廆时期,曾“教以农桑”;慕容皝继位后,采纳了封裕的建议,将农业作为一项国家大政来对待,不仅发布了劝农令,还于春耕前,前往农田示耕。为发展农业,慕容皝还下令“浚治沟法”兴修水利以应对旱涝灾害。此外,属于前燕时期的墓葬中,也曾出土了大量农具,包括铲、斧、刀等。
畜牧业
前燕的畜牧业在游牧民族时期,是主要产业,其畜养的马匹作为部落常备骑兵的装备,而牛等畜类则用来支持农业;进入中原地区后,前燕的畜牧业相对萎缩,但仍保持着狩猎及畜养猎物的习俗。史书中曾提到,在慕容皝晋朝顾和的书信往来中,曾允诺赠送顾和“十斤”奶产品;而在辽宁等地出土的前燕的墓葬物件中,均发现有牛、羊、狗骨等家畜动物的遗骸,随葬的金牌等饰物中,也有马、鹿等动物的形象出现。
手工业
前燕妇女多从事毛纺织、刺绣等手工生产,男子则制造武器及马具,而且懂得金属锻造的技术。前燕的手工业多为家庭性质的小手工作坊。前燕还建立了专门负责手工业的生产机构,并设置官吏加以管理,如材官将军、将作大匠等,主土木建筑一类的事,同时兼管官营手工业的生产。
从辽宁朝阳、北票的墓葬中出土的前燕文物来看、包括陶器、铁器、铜器、金银器、马具、带具、兵器、漆器、货币、食具等,种类多、数量大、工艺水平较高,运用广泛。特别是铁器,出土的物件包括刀斧、容器、剑、刀矛、镞、马镫、街、环等。前燕的铜器制造业也较突出,其铜马具制作水平较高、技术娴熟、装饰繁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记室参军封裕上书论前燕经济时,曾提到应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从业人数,其余人员应回归到农业。慕容皝采纳了这一建议。慕容皝不仅依照封裕的建设,限制了手工业者的数量,还为他们设立单独的匠籍,以此来受到国家的监督与限制。
商业
前燕的商业最开始只是与周边民族政权、部落的通商、互市,换取生活所需的粮食以及金属等物资;随着前燕侵入中原、疆域版图的扩大,逐渐转变为与周边政权交换马匹等畜牧、渔猎产品。同手工业一样,前燕对从事商业的人员数量也有严格的限制,并对这部分商业从业者实行了专门的户籍管理制度。
教育
慕容姓鲜卑入居辽西地区后,文化教育中出现了汉文化元素。慕容廆受封辽东公后,大力推广儒家文化,在他的助推之下,前燕出现了以儒家经学教授为核心的官学教育,并且官学教育成为慕容鲜卑人出仕为官的基础。此后前燕统治者也积极建立官学,发展教育,其中经学教育是前燕官学教育的主流。慕容皝曾赐其大臣子弟为官学生者高门生,并在旧宫设立学宫,并每月亲自考测学生的优劣;慕容皝本人也经常亲自前往涿州学宫讲学,学生多达千余人;慕容皝还曾作《太上章》代替《急就章》,以及《典戒》十五篇,作为慕容氏子弟的启蒙教材。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慕容皝亲临学宫考察学生,选拔其中的优秀者,作为自己的近待。前燕光寿三年(公元359年),慕容俊在显贤里设立小学,以教育慕容氏贵胄子弟。慕容暐时期,立国子祭酒、国子博士专司学校教育,本人热衷于对儒学经典的研学。
文学
前燕留世的文学作品不多,创作者主要集中在统治者和皇室成员。史载慕容廆曾创作《阿干之歌》,又著了类似于训诫文的《家令》,而今存世的作品仅有《与陶侃笺》。《与陶侃笺》全文共645个字,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和激昂的感情,表达了愿意为东晋复兴竭尽全力。慕容皝存世的文学作品有《上晋成帝表》《上言征慕容仁》《下令赐封裕》《下令罪宋该》《与庚冰书》及《与顾和书》5篇,其中最为称颂的是《与庾冰书》,文中用豪迈科技的语言,表达了愿为朝廷效力锐意进取,同时强调了开疆拓土的决心。慕容皝第四子慕容恪留文有《因水旱表请逊位》,文章整体典雅整饬,有汉代儒者典雅醇厚的文风
君王世系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国号
开国时间辩证
历史沿革
慕容廆掌权
慕容廆扩张
慕容皝平乱
慕容皝称王
慕容儁称帝
慕容儁迁都
慕容暐执政
 前燕的覆灭
 疆域
疆域变化
行政区域
人口与民族
人口
民族
内政
官制
权爵制
胡汉分化制
继承制
人口管理制度
流民管理
整体措施
赋税
法律
军事
武官官制
军事装备
对外关系
东晋
后赵与冉魏
高句丽
北魏
周邻鲜卑
经济
货币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商业
教育
文学
君王世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