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朝晖
柳朝晖
柳朝晖,男,1972年12月出生,工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以及“华中地区学者”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湍流两相反应流体力学、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等。
学术成就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致力于用直接模拟、大涡模拟和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等现代数值模拟和测量手段发展和检验湍流两相反应流模型的基础研究。在煤粉燃烧和气化、灰沉积与结渣等过程的数值模拟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近年来关注温室气体和超细颗粒物减排过程的基础问题。
在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研发上开展了具体而有成效的工作:2006年建成了当时国内目前最大的300kW富氧燃烧及污染物协同脱除试验系统;2011年底主持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世界第三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3MW全流程富氧燃烧试验/示范系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35MW富氧燃烧工程示范于2015年建成并全面达到预期指标;国家能源集团200MWe预可研也于2015年底完成。通过十余年的研发,团队引领了国内富氧燃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和国际水平基本保持同步,与包括神华集团、东方电气集团在的相关企业组建了包括“学研产用”的新型产业创新联盟,并与ALSTOM、B\u0026W等国际企业发展了合作关系。35MW富氧燃烧工程示范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成果展,围绕该示范装置,团队不仅突破了富氧燃烧器和锅炉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还在系统集成设计和运行上实现了4个国际“首次”:首次按照空气-富氧燃烧兼容方案设计,首次兼具干烟气和湿烟气循环能力,首次配备了低能耗的三塔空分系统,首次实现了82.7%的烟气二氧化碳高浓度富集。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SCI收录论文60余篇,并合著专著一本。
学术兼职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中美清洁能源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总体工作组成员,亚洲开发银行技术咨询专家,中国神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特聘专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研究方向
学术成就
学术兼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