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石,因外形酷似元宝而得名,亦称砑光石、踹布石、扇布石、踩布石或飞雁石,是古代染布作坊中的一种特殊工具,主要用于碾整染布成品。元宝石通常由上下两个部分构成,重量差异较大,轻者约五六百斤,重者可达千余斤。
元宝石由两部分组成,上爿为一元宝形石片,一般厚约30公分,高约70公分,长约100公分。下爿为一长方形垫石,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上爿元宝形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合。碾布作业时,下置磨光石板为承,取五色布卷木轴上,上压大石如凹字形者,重可千斤,一人足踏其两端,往来施转运之,则布质紧薄而有光。
元宝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据明代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乃服》记载,元宝石在当时的松江织造业和芜湖浆染业中广泛使用。宋应星指出,使用元宝石碾布可以使染过的织物“缕紧不松泛”,并且选用江北性冷质腻的石材制作元宝石,能够防止长时间碾压导致的热量积累,从而保护织物不受损。此外,他还提到
芜湖市的大型印染店非常重视元宝石的质量,愿意花费高价购买优质的元宝石。
明清时期的文献中有多次提及元宝石及其使用的场景。例如,
汪道昆的《
太函集》记载了徽商
阮弼在芜湖设立染局的情况,显示了当时染业的繁荣景象。
松江区和
苏州市等地的染坊也非常兴盛,反映了元宝石在染布工艺中的重要地位。
清代的《
棉花图》中也有对踹布工劳作场面的描绘,以及皇帝对此的题诗。
除了在工业上的作用外,元宝石也在文化领域有所体现。在北京西山的一处石头因其自然形态类似元宝而被称为元宝石,这一名称甚至可能启发了
曹雪芹创作《
红楼梦》中的角色“
贾宝玉”。
在一些风景名胜区中,有一些自然形状神似元宝的石头,被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旅游者称为元宝石。例如,
西山上就有一处石头拥有此名。相传曹雪芹受此石启发,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形体倒也是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好处。”由此给书中主人公起名“贾(假)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