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湾村位于
朝阳区,东邻水南庄,西至深沟村,北与熏皮厂接壤,南抵东石门,村域呈散列形。
20世纪90年代初属
南磨房乡,有120多户,以农业生产为主,21世纪初这一地区被逐渐开发,而今村落已消失,成为百子湾社区。
“百子湾“村名来历据传有三:从
高碑店乡至东便门原有一条土路,蜿蜒似蛇,弯道近百处,故称百子湾;曾名败子湾,后嫌此名不雅,取谐音为‘百子湾’;原为一片低洼地,只能种植子,故有‘稗子湾’名。1948年定今名”。据传,早年间这一带人烟稀少,稗子丛生,形成
聚落称“稗子庄”。稗子是一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繁殖能力极强,其形状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的养分,因此被视为恶性杂草,
植物学上称“
禾本科杂草稻稗”,俗称“败子”“稗草”。据传俗语“败家子”中的“败”字就是从“稗子”演变过来的。另传,此地曾有旧河道,自西向东十余里,沿河道有土路,随河道而曲曲弯弯,俗称“百道湾”,附近形成聚落称“百道湾村”,后谐音为“百子湾”。
解放初期,百子湾曾作为棉麻仓库,保证了北京全市的布匹供应。之后,百子湾继续发挥这仓储功能。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百子湾仍被称为“东郊仓库”,为铁道部及各部委的物资储备基地。
20世纪90年代初属
南磨房乡,有120多户,以农业生产为主,21世纪初这一地区被逐渐开发,而今村落已消失,成为百子湾社区。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33.8~35.1米,
聚落海拔35米。
通惠河流经村北部。1987年通惠河泛滥成灾,农作物严重欠收。
百子湾村原有清
爱新觉罗·裕兴德昭墓,生前袭信郡王,谥恪,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追封豫亲王。墓现已无存。
百子湾路在朝阳区中南部,通惠河南岸,东起百子湾北巷,中与西大望路相交,西至东三环中路。长3800米,车行道宽22米。沥青路面、原为农田,1963年筑。1965年以附近百子湾村命名。两侧有乐器、啤酒、水磨石、木材、构件等厂及仓库。通公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