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村位于
赣州市寻乌县晨光镇东部,距离镇政府19公里,地处高山下河谷小平地。村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全镇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250米。村东南与留四镇的飞龙、余田村接壤,西部与
菖蒲乡水塘村相邻,北部与本镇金星村相连。
龙图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晨光镇镇东部,距镇政府19公里,处高山下河谷小平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居全镇海拨最低处(250米)。东南同留四镇的飞龙、余田村交界,西与蒲乡水塘村相接,北连本镇金星村。
该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3户,人口1180人,该村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6亩,主种
脐橙、
蜜桔、水稻。
龙图位于
从江县贯洞镇北面,座落在黎从公路线上,宰门、腊全、腊水三村的总称。2005年共676户,2897人(其中:腊全227户、1160人,腊水136户、571人,宰门263户、1166人)。
龙图是县境内六洞地区的侗寨之一,是侗戏之乡。侗戏自侗戏祖师
吴文彩(约1978—1845)将
汉族说唱《朱砂记》和小说《二度梅》移植改编为侗戏《李旦凤姣》、《梅良玉》后,从江贯洞侗戏师张宏干(1779—1839)根据
侗族叙事诗《金罕》改编成第一部侗族题材的侗戏《全汉列美》,并将侗族叙事歌音调用于侗戏的开场和结尾,从此侗戏唱腔有了大歌腔。百多年来侗戏在南侗地区久演不衰,同时造就了一大批侗戏师及其传人。龙图侗戏戏师
梁普安和梁维安是他们的佼佼者。梁普安(1992— )是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文学学会会员,贵州剧戏家协会理事,出生于歌师世家,11岁学唱侗歌,18岁学演侗戏,25岁独自学薄传戏,自50年代以来,他创作改编侗戏剧本《顾老渊》、《六洞起义》、《萨岁》、《四艾传歌》、《郎夜》等十余出,还进行了大量的音乐设计和传谱,将六洞的情歌、山歌、劳动歌、礼俗歌歌曲用于侗戏,大大丰富了侗戏唱腔。
梁维安亦是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原县文化馆馆长,创作的主要剧本有《三媳争奶》、《送礼》、《古榕春色》、《古榕人家》、《官女婿》等,其中侗歌剧《官女婿》荣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创作金奖。
龙图除了侗戏演出之外,还有斗牛、斗鸡、芦笙赛等竞技活动以及祭萨、吃相思 抬官人、踩歌堂、行歌坐月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娱乐活动。龙图传统建筑和其他南侗地区相似,同样是“干栏”式吊脚楼和为侗戏提供表演场所的戏楼、井亭等建筑。据
光绪《
黎平府志》记载,光绪庚寅年(1890)龙图重修永定桥,有亭,现已无存。现遗存历史较长的建筑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宰门鼓楼和1933重建的宰门花桥及安定门等古建筑及遗址。这里是秦娘美故事的发生地,至今与故事相关的石牛井、娘美亭依然完好。村寨四周树林、石林重杂,可谓是林下生崖、崖上长林,被称为“林上林”景观。大小
溶洞众多。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形态各异,貌人似物,鬼斧神工。许多已被当地侗民以形态命名,如“狮子观
长江”、“雄鸡报晓”、“母鸡抢蛋”、“吴勉石门”、“勉王遗容崖”、“珠郎盼妻石”等等。不管貌人似物,且都为民间传承着各色美丽动人的故事。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横跨流水的
风雨桥、高耸入云的鼓楼壮观,构成侗寨原生态的风景线。
龙图人种植椪柑,种出了省级文明村寨,种出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2000年
从江县第二届椪柑节成功在这里举办,
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亲笔在寨头公路牌枋上写下了“椪柑第一村”五颗醒目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