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娜
爱尔兰约翰·班维尔所著小说
《雅典娜》是著名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框架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证词》和《幽灵》。本书讲述了两次意外的机会,一次让他找到了工作,一次让他得到了美人。
创作背景
在《框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中弗莱迪已经改名成了“莫罗”,意为“明天、未来”。那么他的未来是什么昵?这次的他又无奈地陷入了一场阴谋。在都柏林一间闲置的房子里,他遇到了两个人:一位给了他一份可疑的工作,为一些偷来的、甚至有可能是赝品的名画做鉴别和编写目录等工作;另一位给了他一段莫名的爱,他迷上了一位年轻的女子,该女子和被他所谋杀的女仆有几分相似之处。虽然对该女子的描写是如此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小说的情节依然游离于现实和想象之间。以至于一开始我怀疑弗雷迪是否依然还在监狱中,这是他杜撰的另一番复杂玄妙的想象人生。随着翻译的进行,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差别已经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
约翰·班维尔的笔触依然圆润、优美、巧妙,对于天空、云团、气候、光线、街道、人物神情等细节的描绘是如此活灵活现,仿佛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它们就在你耳畔喃喃自语,让人触手可及。身为读者完全可以任由自己被这种奇妙的氛围牵引着,陷入他悉心编织的情节网络中。就像班维尔自己对《时代》杂志说的那样:
“《幽灵》和《雅典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想象力的一种探索和研究。我们太过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自己看清了眼前的事物,但事实上想象在不断地挑选场景的碎片并精心地将它们植入我们所谓的‘眼见为实’中,我一直对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非常感兴趣。读者相信他从书中汲取到的所谓事实,同时却又清楚地意识到这只不过是小说——换句话说,所有这些仅仅是预先编织的错综复杂的谎言。”
无疑,约翰·班维尔清楚地解释了他的这种创作意图,这种试验性的描写手法只能让我们心悦诚服地匍匐在他的笔端之下,摸索前进。现实和想象之间的混乱让整个叙述风格充满了辛辣尖锐的渴望,渴望鲜活的体验,渴望真正的情感,然而,这种渴望又被深深地藏了起来,只能从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偶然窥见。
班维尔对绘画的热情在三部曲中被淋漓尽致地释放了出来,特别是在这部《雅典娜》中,对于那些作为引子的名画的阐释和描述几乎达到了专业艺术鉴赏家的水平,而这些名画也仅仅是他丰富想象力的产物,却又和书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小说的情节精巧地结合了起来。
内容简介
《雅典娜》中,偶然的两次机会,无所事事的主人公莫罗站在了都柏林一幢空旷房间的楼梯,在这里,第一次他得到了一份可疑的工作,第二次他甚至得到了一位陌生女子。
作品鉴赏
《框架三部曲》是非常生动形象的名字,“Frame”在英文里有“框架”、“画框”、“画面”等意思。
首先,绘画是三部曲的中心主题,每一部小说都以相当的篇幅描绘了各种绘画作品。其次,故事都由一位罪犯但也是绘画爱好者娓娓道来。
约翰·班维尔的小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他并不注重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性格,在超越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同时,打破了传统文学遵循的叙述风格。作者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具体的内容全凭读者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观者站在画前,凝视画框,思想走入画框、进入画面,完成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随后走出画框,回到现实世界。同时,画中人物似乎也能跨出画框,变成有血有肉的真人,模糊了艺术和想象、现实和虚构的界限。
其实,绘画和文学都能够“创造想象人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在情意境界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文学作品总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读起来才更耐人寻味。约翰·班维尔的表现手法更强调主观想象。更执著于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小说中的绘画似乎取代了情节。人物等一切传统小说所必备的元素,更确切地说,是将这些元素移位了,将它们置于小说的边缘地带,几乎达到了无足轻重的地步。
绘画就整体表现性来说,和文学一样都是虚构的。我们经常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每一段情节,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来,又是高于生活的。三部曲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创作的基本框架,让我们用自己的想象来创造艺术和生活之间的人物,如何利用真实生活的各种素材、如何来虚构,我们只是从作品中得到了几分引导和启发。约翰·班维尔的小说就像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经历:不要过分确信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也许我们也只是画框中的小人物,有人正透过画框窥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作者简介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年12月8日出生于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曾担任《爱尔兰时报》文学编辑。2005年获得著名的英语文学奖——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现居住于都柏林。班维尔是一位敏锐而多产的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多次获奖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主题涉及面广,创作技法新颖脱俗,语言清晰流畅。
主要作品
《朗·莱金》(1970年首部小说作品)
《夜卵》
白桦林
《哥白尼博士》(1976年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获奖作品)
《开普勒》(1981年卫报小说奖获奖作品)
《牛顿书信》
《梅菲丝特》
《证词》(入围1989年布克奖提名,1989年吉尼斯·皮特航空奖获奖作品)
《幽灵》
《雅典娜》
《无法企及》
《蚀》
《裹尸布》
《海》(2005年英国布克奖获奖作品)
《布拉格》
其中《证词》《幽灵》《雅典娜》被称为“框架三部曲”
获奖经历
2005年10月在伦敦市政厅,维尔爆冷力挫被英国媒体及书商一致看好的大热门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与“宿敌”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凭小说《海洋》(The Sea)获得5万英镑奖金。约翰·班维尔曾在1989年“杀”入“布克奖”的最后入围名单。布克奖评委会认为,《海洋》这部小说有着漂亮的散文手法,“足以代表班维尔写作的高峰”,并称该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作风格之一”。
《海》运用了约翰·班维尔精准而优美的散文体语言,既包含着对人生缺失的妥协,也有对记忆和认知的非同寻常的反思。它完全令人信服、又有着深刻的感动和阐述,毫无疑问,是伟大的语言大师最好的作品之一。《海》对悲痛、记忆和冷静的爱进行了精妙的探讨。在约翰·班维尔的作品中,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詹姆斯·乔伊斯、贝克特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影子。
——英国布克奖评委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简介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
获奖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