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奔龙(学名:Oryctodromeus)是
鸟脚亚目棱齿龙科的一属,化石发现于美国
蒙大拿州东南部的Blackleaf
地层和Wayan地层,
地质年代为
白垩纪晚期(坎潘阶或森诺曼阶),约9,500万年前。掘奔龙是种行动敏捷的小型恐龙,也是第一个发现有穴居生活证据的非鸟类恐龙。其学名意为“挖掘的奔跑者”,反映了其可能的穴居生活方式。
掘奔龙(学名:Oryctodromeus)意为“挖掘的奔跑者”,是鸟脚下目棱齿龙科的一属,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东南部的Blackleaf地层,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坎潘阶),约9500万年前。掘奔龙是种行动敏捷的小型恐龙,也是第一个发现有穴居生活证据的恐龙。
掘奔龙的正模标本(编号MOR 1636a)是一个成年个体的部份骨骼,包含以下部分:前上颚骨、部分脑壳、3节颈椎、6节背椎、7节荐椎、23节尾椎、
肋骨、肩带、前肢(缺乏
手掌)、两个
胫骨、一个不完整的
腓骨、一个骨。除此之外,还发现两个幼年个体的标本(编号MOR 1636b),体型大约是正模标本的55%到65%之间。掘奔龙的尾巴缺乏骨化肌腱,与大部分
鸟脚类恐龙不同,但这特征却适合它们的穴居生活。掘奔龙的颚部、前肢、骨盆、尾巴有许多特化特征,有助于它们挖筑洞穴、在洞穴中生活。
研究人员指出,与
鼹鼠、
针鼹、
袋熊等善于挖掘的穴居动物相比,掘奔龙的前肢挖掘洞穴能力较差。相反地,掘奔龙的四肢使它们既可快速奔跑,又具初步的挖掘能力,如同今日的
土狼、
豚鼠、
鬣狗科、以及兔子。由于掘奔龙是二足恐龙,前肢的挖掘能力,并不影响后肢的奔跑能力。
研究人员同时提出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发现掘奔龙位于
鸟脚亚目的基底位置,并是奔山龙与
西风龙属的近亲,这三个属都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
蒙大拿州。奔山龙与西风龙也具有可能适合穴居生活的特征,例如宽广的口鼻部。此外,奔山龙的标本也发现于类似的
地层状态,显示它们也有可能是穴居动物。早在1998年,
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便提出
德林克龙可能是穴居恐龙,德林克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
掘奔龙的三个标本被发现于掩埋在地里的洞穴。这三个标本聚集在洞穴中、关节脱落,显示它们是死在这个洞穴中。洞穴的内部充满砂,因此现在形成内部为
砂岩,外部包覆者泥岩、
黏土岩的状态。
这个洞穴长约2公尺,宽70公分,有两个弯道,洞穴的大小与宽度符合成年掘奔龙的体型。另外,研究人员发现洞穴连接者数个小型的圆柱状砂岩,直径只有数公分宽,可能是由共生的小型穴居动物挖掘而成。
如同其他
棱齿龙科恐龙,掘奔龙是种小型、行动敏捷的草食性恐龙。研究人员根据其挖掘洞穴与善于奔跑的特性,将模式种命名为洞穴掘奔龙(O. cubicularis)。成年掘奔龙的身长可达2.1公尺,重量达22到32公斤;幼年掘奔龙的身长约1.3公尺。由于同时发现成年与幼年的化石,科学家认为掘奔龙可能具有亲代养育现象,或是成年掘奔龙会挖掘洞穴以养育幼年个体。从幼年掘奔龙的体型,显示它们有长时期的亲代养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