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慧珍,女,教授,1933年11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专业,留校工作至1994年退休。她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高强混凝土,先后承担过海军后勤部的高强混凝土、
北部湾海上采油平台高强流态混凝土等科研任务。廉慧珍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建筑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物相研究基础》等,其中与
吴中伟院士合作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国内同类书籍中最具特色的专著,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荣获国家科技图书奖。
上世纪70年代初即开始研究高强混凝土,先后承担过海军后勤部的高强混凝土、
北部湾海上采油平台高强流态混凝土等科研任务,80年代开始先后承担“七五”和“八五”国建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研究燃煤脱硫废渣的利用,中试产品用于
延庆八达岭缆车索道支柱锚杆锚固、
1990年北京亚运会自行车训练场跑道不裂面层和刚性防水屋面城市道路等多项工程,并指导一名博士生完成了膨胀剂材料设计模式和结构构型的研究,和课题组一起受到国家科委、计委和财政部的联合表彰。90年代初和
吴中伟一起,最早在全国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并一直和同事们一起致力于宣传、推广和工程指导工作,退休后承担过多项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施工的指导任务,并先后结合施工单位合作进行过自密实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和施工。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开创性地使用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满足了由腐蚀性戒指的环境中耐久性设计要求,指导搅拌站参与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取得显著效果。除了长期工程实际经验外,有深厚的物化、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在我国最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水泥浆体微结构和混凝土界面,承担过三次国家科学基金的研究课题在矿物掺和料作用和水浆体微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过《建筑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物相研究基础》等著作,与
吴中伟院士合作出版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国内同类书中最具有特色的专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获国家科技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