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光(法名净亮,艺名张轩鸣),1962年4月生于中国玉都
揭阳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非遗“阳美翡翠玉雕”市级
传承人,经鼎玉器创始人。
张炳光高中毕业后,师从国画家魏明亮,金漆画艺术家陈晨光、陈惠标学习国画、油画、壁画、漆画、灰塑等艺术技法,做修补祠堂、民居等工作,后来又加入了
广东省古建筑修复队。20世纪90年代初,玉文化吸引了张炳光,不顾家人反对,他拜从事玉雕事业的师兄林潮明为师,从零开始学习翡翠雕刻。6年后顺利出道,于1996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2002年,张炳光的作品参加首届阳美玉器节
玉器百花奖评比,获得银奖。2004年,张炳光与合伙人合开了自己的玉雕玉器店。2008年,其作品首次获得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2010年,张炳光的独立工作室——经鼎玉器正式开张。2014年,张炳光革新了“
浮雕拖底机”,于2015年被评为实用新型专利。2017年,张炳光当选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第二届玉器专业委员会主任。2021年其
翡翠作品及个人事迹入编中国大百科玉雕卷。2023年7月,张炳光被任命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终身名誉主任。
张炳光创作的原料大都属于高档翡翠,提出了翡翠以“气”为贵,“气”是高档翡翠价值核心的理论,在构思时遵循“温、良、恭、俭、让”的心法,雕刻时运用“色、透、均、型、工”的工法,创作遵循心法和工法统一。其作品《廉洁清风》《卧虎藏龙》在第十二届、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美术工艺金奖;《天上人间》《乾坤明素》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中国玉石雕刻“
天工奖”金奖。张炳光先后获得中国“百佳新闻人物”、亚洲玉雕大师、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神工价值人物等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2年,张炳光出生于
广东省揭阳市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的张炳光对画画富有兴趣,经常用瓦碎在邻居家的墙上画画,高中毕业后,18岁的张炳光在家中兄长的引荐下,向揭阳有名的国画家魏明亮拜师学画,又先后师从著名金漆画艺术家陈晨光、陈惠标(后来两人都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当徒工。传统漆画工艺复杂,学起来难度大,张炳光不仅坚持了下来,还给自己加压,同时学习壁画和图案设计。经过在家一年多的临摹作品与绘画,张炳光通过陈惠标师傅的考核,成为古建筑修复施工队的一员。经过数年磨炼,他不仅掌握了漆画、壁画的绘制技能,还懂得“古建”图案设计的要领,这为他日后在玉雕艺术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张炳光主要工作就是跟着师父在民居、祠堂里完成墙壁、屋檐的装饰工作。后来又加入了
广东省古建筑修复队,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东西。由于张炳光技艺精湛,很快便声名在外,请他出工的人络绎不绝,月收入有1000块钱左右,家庭条件开始慢慢变好。
转行经历
在所有人以为张炳光会继续沿着
工艺美术之路走下去时,师兄的一句话,意外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炳光,我看你美术功底不错,过来学玉雕定会胜人一筹。”在师兄的工作室里,玉文化的神秘性,玉雕创作的灵活性、自由性深深地吸引了张炳光,让他瞬间萌生了转行的念头。
张炳光认为“做古建筑修复,环境比较固定,即便完成了一幅巨大墙绘,能看到的人还是有限的。但玉雕更为灵活,能不断的创新,为更多的人所观赏。”回去后,张炳光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家人和师父。一边是在
揭阳市积淀多年的名气,一边肩负着全家的经济开销,张炳光的决定引来一片反对声。顶着巨大的压力,接近而立之年的张炳光毅然拜师兄林潮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届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
传承人)为师,从零开始学习翡翠雕刻,再度从学徒做起,他以超乎常人的勤奋,日复一日地沉浸于精雕细琢。每周一到周五,他深居简出,专心学习玉器雕琢技术,周末则拾起老本行,做些工艺美术补贴家用。他从当时并不流行的
翡翠牌子入手学习,“翡翠牌子的雕刻与我早期所学的绘画较为接近。它是书法、
国画、篆刻等艺术的集中展示,承载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张炳光凭借自己多年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雕刻技法,依照原料色彩、质地,灵活地将山水、花鸟、书法的题材组合成为一体。
1993年,玉雕的镂空技艺还只能靠人工通过特定钢绳进行拉磨操作,费时费力。张炳光在摩托车修理店时无意中看到一个曲轴转动的设备,这给他带来灵感,张炳光让修摩托车的师傅做出一个小型“
翡翠钻孔机”,从此
玉石镂空这项技艺就能通过机械完成,效率大大提高。
顺利出道
转行6年后,张炳光顺利出道,于1996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进军玉雕行业。工作室刚成立时候条件很差,房子是传统的潮汕民居,前面有天井,后面有猪圈,怪味弥漫整个屋子。有些熟人和朋友好心介绍了客户给张炳光,客户闻到了臭味连门都不肯进。那时,张炳光一个月大概只能赚三四百元,还不及6年前从事
工艺美术时的一半。但因为对玉雕行业的热爱,张炳光选择咬牙前行。
1997年,张炳光花费1500元,在市场上买了一块三角形的小料,很多人说张炳光买贵了,但他根据色彩的自然分布,将这块料子顺势做成了市场少见的仿古斧头,并在上面雕刻起传统典故《刘海戏金蟾》的图案。第二天被客人出价8000元成交,张炳光当时兴奋极了,仿佛做了一场美梦。
快速发展
有玉雕大厂聘请张炳光去厂里做玉雕师傅,但张炳光不甘居于人下,坚持自主创业。为了尽快在市面上树立自己的口碑,张炳光的玉雕加工不定价,而是走出成品后,让客户自己看着给。长期累积下来的口碑让张炳光的事业蒸蒸日上,慕名而来把优质
缅甸翡翠原石带给张炳光做玉雕的人越来越多。
2002年,张炳光的作品参加首届
阳美玉器节
玉器百花奖评比,获得银奖。2004年,张炳光与合伙人合开了自己的玉雕玉器店。2008年,张炳光的作品首次获得金奖,张炳光也于次年获评为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张炳光的独立工作室正式开张。其作品《廉洁清风》《卧虎藏龙》在第十二届、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美术工艺金奖;《君子牌》《湖光秀色》圆璧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3年7月,张炳光被评为中国“百佳新闻人物”。
2014年,张炳光的文章《让瑕化为神美》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十五版中华瑰宝栏目刊登,其作品《天上人间》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同年张炳光革新了“
浮雕拖底机”,将皮带传动改为碳刷传动,不仅大大减小了震动幅度,转速还从原先的每分钟4000转提高到40000转,2015年,张炳光发明的这款“玉雕拖底机”被评为实用新型专利。其个人专著《
风生水自起》也于2015年7月由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总结了张炳光二十余年创作心得的学术类著作,梳理了翡翠创作从买料、看料、设计到雕刻的整个过程,被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山大学地质学院等多家高校作为课外参考教材使用。
2017年11月18日,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
揭阳市召开,张炳光当选第二届玉器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8年6月,张炳光获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成为揭阳工艺美术界、广东玉石雕刻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同年,其作品《乾坤明素》荣获中国玉石雕刻“
天工奖”金奖。次年,张炳光工作室入驻
抖音,以短视频和直播呈现玉雕之美。
2020年,张炳光受邀参与
故宫博物院和保利玉石文化有限公司为纪念紫禁城建城600周年“二十五宝玺国宝再造”项目,张炳光负责再造的《敕正万邦之宝》玉玺,同时享受故宫博物院颁发的荣誉证书;2021年其
翡翠作品及个人事迹入编中国大百科玉雕卷。
2023年7月,张炳光被任命为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终身名誉主任。
人物作品
雕刻作品(部分代表)
出版书籍
论述文章
发明
创作特点
张炳光创作的原料大都属于高档翡翠,既要保料又要彰显艺术性,需要权衡兼顾很多方面。他提出了“翡翠以‘气’为贵,‘气’是高档翡翠价值核心”的理论,认为高档翡翠必须具备“种、水、色、气”四个显著特点,其中,“气是高档翡翠的灵魂”,翡翠以“气”为贵。为此,在突显高档
翡翠材质价值方面要“四调”,即“调种、调水、调色、调气”,其中“调气”最要下功夫。
张炳光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岭南画派的美学原理,逐渐形成了自己艺术创作风格,总结了自己的创作体系—心法和工法:在构思设计时运用“温、良、恭、俭、让”的心法,“温”指的是翡翠的线条要温柔、圆润、饱满,不能单薄,棱角不能显露,;“良”是设计选定的题材和采用的纹饰图案要优良;“恭”是要恭敬、尊敬,创作者应该对翡翠心存恭敬;“俭”是就工艺而言,过犹不及,设计上尽量保留
翡翠的自然精华,点到即止;“让”是避让,指的是设计图稿跟翡翠材料本身的形状有冲突就要让,必须改变思路重新设计。在雕刻时运用“色、透、均、型、工”的工法,做到“材、心、工”高度统一,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呈现翡翠的天然价值和工艺美。
相关荣誉
作品荣誉
其他荣誉
个人荣誉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炳光独具匠心、技艺精湛,他的作品价格公道、别具一格、做工精巧。(环球人物网 评)
张炳光在培养玉雕人才方面尽心尽力,无私奉献,扎根“玉都”这块沃土。他不但潜心钻研技艺,还为行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玉雕人才。(揭阳新闻网 评)
相关事件
2010年,张炳光和两位合伙人共同出资300万买下一块
翡翠料,料不大,呈梯形状,厚约五公分,表面翠绿,质地细腻,用行话来说,“色”和“种”都不错。切开后发现翡翠质地不够紧密,内部浮着大团的白色絮状物,三人估计,按原计划做成
手镯出售,只能卖100万元左右,非常失望。张炳光不断思量,最后决定把材料做成山水牌。他从玉料中切出约6公分长、4.5公分宽的一块,打胚、修整、调细节、收尾,玉牌正反两面雕山水,两侧和上下雕梅兰菊竹,张炳光的工艺完全掩盖住了“棉絮”,只留下玉的翠绿澄澈。在进行最后一步抛光工序时,作品被顾客以300万元的价格定下。一块不够优质的玉料,被张炳光的技艺盘活了。
有一次张炳光得到一块
玻璃种翡翠,上部晶莹剔透,中间部位有一抹飘绿,下部一侧呈飘绿,一侧是玻璃种,掺杂零星的斑点。张炳光根据原料的质地和形状,采取
浮雕技法,雕刻出一幅“卧虎藏龙”的画面:将几抹飘绿,刻成一只在空中游动的蟠龙,洁净的玻璃种部分变成了天空;原料下部分,刻成早春山峦,一只老虎纵跃山涧。龙腾虎跃的瞬间,被张炳光雕刻在
翡翠上,方寸间见大千世界。
有一块翡翠料,身上有紫、黄、绿三色。其中,紫色部分比较淡,包含着一些小裂纹;左角上边有点
黄皮色,不浓郁;而绿色部分生硬、不柔和,浓淡不一,相融分界比较明显,最浓郁的地方还夹带些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张炳光画了很多张草图,无法彻底消化掉这块原料原有的瑕疵。直到有一天,他面对这块翡翠神思,突然发现此玉乃是一首诗,
李白在月下独酌。这一刻,张炳光和唐代诗人心灵相约,月下对酌。翠绿上方的淡白、那浅浅的紫色、那泛黄的痣点、那毛茸茸的纹理,在张炳光心里,瑕疵变成了线条或色彩,于是“举杯邀明月”的主题出现了。
翡翠上的潜影,成了醉酒当歌的诗人,“影徒随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张炳光胸有成竹,巧妙地运用天然的瑕疵布局,用浅浮雕及微雕技法,线条刚柔并用,构图主次分明,有虚有实有序,佳境为瑕疵所补救,也正因为这些瑕疵,给翡翠牌营造出了闲逸、自由奔放的氛围。
张炳光在面对一块质地洁白细润、带色部分为豆阳正气的
翡翠玉石时,发现裂纹太多,影响整体观感,有人主张把这块玉石锯片去白取绿,做成常见的小摆件,张炳光认为像羊脂白一样的玉石在翡翠中极少见,锯片做摆件就糟蹋了它的“生命”,于是把瑕疵看成这块石头的亮点,把瑕疵变成白鹭、莲花,用镂空的雕刻技法着重调水调色,强调作品的层次感,让
玉石晶莹灵动、色泽饱满,莲花、莲叶与白鹭营造出一股舒畅的气韵,张炳光耗时近10个月,完成了作品《廉洁清风》。
个人工作室
张炳光于1996年创办工作室,2010年,张炳光的独立工作室“经鼎玉器”正式开张,2015年被评为
广东省玉器行业2014-2015年度领军品牌。2019年,工作室入驻
抖音,以短视频和直播呈现玉雕之美。2022年,工作室从3个人发展到100多人的规模。截至2024年3月,工作室抖音账号“经鼎玉文化”粉丝量达76.9万,获赞量超600万。
参考资料
天上人间.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