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
中国湖北古代地方行政区名
江夏郡是指中国湖北古代地方行政区名。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历经两汉至唐朝,是湖北东部、河南南部重要的行政单位。唐乾元元年(758),江夏郡被裁撤。
历史
两汉时期
江夏郡:古郡名。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部
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新洲区境内),属荆州刺史部。亦有西汉治于安陆市(今湖北省安陆市),东汉治于西陵区一说。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清西陵竟陵郡、西阳、襄、、、鄂、安陆、沙羡县、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省襄、钟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羡念邑音,县治在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市旧城。
南朝隋唐
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涂口,今金口)。当时,江夏郡与汝南县在涂口为郡与县两政府并治,郡为侨置郡所。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
隋炀帝时及唐朝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三年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区”自隋开皇九年(589年)起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武汉市市域内较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治涂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晋朝末,汝南郡民流寓涂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代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人口
刘衎元始二年(2年),江夏郡有56844户,219218口。刘志永寿二年(156年),江夏郡有58434户,265464口。司马炎太康三年(282年),江夏郡有24000户。刘骏大明八年(464年),江夏郡有5072户,23810口。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江夏郡有13771户。李隆基天宝十三载(754年),江夏郡有19190户,84563口。
参考资料
读懂汉代凉州刺史部.今日头条.2023-12-01
目录
概述
历史
两汉时期
南朝隋唐
人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