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简称教总,是一个由马来西亚全国各地区华校教师公会及州级华校教师会联合会组成的联合体,成立于1951年12月25日,目前共有36个属会成员,即:玻璃市、吉北、吉中、吉南、槟城、北吡叻、江沙、怡保、华怡乡区、曼线、金宝、巴登马当、下吡叻、吉隆坡雪兰莪州、森美兰、马六甲、麻坡、柔中、笨珍、柔南、居銮昔加末、东彭、淡马鲁、文冬、劳勿、立卑、而连突、金马仑高原登嘉楼州吉兰丹州诗巫以及吡叻、柔佛王国彭亨州三州教联会。
简介
世界大战前的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存在,原来不过是联络同道感情,谋求同人福利的联谊性组织。1951年初,英殖民政府通过巴恩报告书欲消灭华文教育,迫得华校教师们团结起来寻求对策,教总即应厄运而诞生。
教总于成立后,即以“合理的要求,合法的步骤,坚决的态度”负起谋求同人福利、发扬中华文化,特别是争取华文教育以至华裔国民在马来(西)亚平等地位的重任,数十年来,未渝此志。
历史
教总的历史,是一部反对民族压迫、争取人权与民主的斗争史,其基本信念是:人皆生而平等,而作为马来(西)亚三大民族之一的华裔公民是建国功臣之一,其权利与义务更应该一律平等;唯有平等共存才能团结共荣。在语文教育问题上,教总认为:母语是最自然、直接、有效的教学媒介;接受母语教育是基本人权;华文教育必须纳入国家教育主流;拥护巫语为国语,但华。印语文亦须列为官方语文之一。教总和董总因联手争取民族权益而发展成为亲密战友,合称“董教总”。董教总于1966 年合组“华教工委会”;1968 / 69年成立“独大筹委会”及“独大有限公司”;1973 年组织“独中工委会”;1994 年组织“华小工委会”。1994 年独大有限公司与董教总再联手成立董教总教育中心有限公司(非营利),目的即为创办一所多语言媒介的“新纪元学院”。
发扬中华文化
1951年1月,英殖民地政府通过一份叫“巴恩报告书”的建议书,欲取消被当时殖民地官员视为方言学校的华校,迫使各地华校教师们团结起来,寻求相应对策。其实,早在1950年12月,当时在平民学校任教的马六甲教师公会主席沉慕羽就前往吉隆坡,会见吉隆坡教师公会主席的林连玉,力陈团结马来西亚全国教师的重要性,并倡议筹组全国总会。 1951年“巴恩报告书”公布后,林连玉挺身而出,召集全马华校教师公会代表大会,反对“巴恩报告书”,并于同年12月25日成立教总,自此华教运动就有了一个司令部。林连玉是在1954年第3届起接任教总主席职,直至1961年第10届,之前的主席是槟城的陈充恩及黎博文,以及霹雳州的蔡任平。由于林连玉为领导教总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包括被剥夺公民权,而被华教人士乃至整个华社视为华教斗士和族魂,因此,每年在他的冥纪日举行公祭仪式,并定这一华教节。
详细情况
教总全名为“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注册于1951年,最早的办事处设在吉隆坡东姑阿都拉曼路教总大厦内,2007年始迁入独大独中加影行政楼,即加影武吉律LOT5的董教总教育中心A座。教总成立前,马来西亚许多地区已先成立了教师公会,时间可以追溯到最早的1937年。当年马登巴冷区先成立教师公会,随后麻坡、槟城、马六甲诗巫、泗里街也相继成立,直至教总于1951年成立时,马来西亚共成立了20个地方性的教师公会。如今,教总拥有属会共44个,最后成立的属会是砂拉越州民都鲁教师公会。初期成立的教师公会主要是联谊性质,联络同道感情和照顾彼此的福利,而教总成立的宗旨除了维持这方面外,最重要是发扬中华文化,研究并促进教育,特别是争取华文教育以至华裔国民的平等地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
发扬中华文化
详细情况
参考资料